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綜述法、專家訪談評定法、運動生物力學分析法、數理統(tǒng)計法及實驗法,依據運動生物力學的基本原理、運動技能形成及遷移規(guī)律、教學與訓練的循序漸進等原則,研究通過漸增籃高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條件,對籃球投籃技術教學的影響。
關鍵詞:籃球;投籃;漸增籃高;體育教學
1 前言
投籃是籃球運動的重要技術之一,是得分的唯一手段,是籃球技術中最為關鍵的一項技術,也是制定籃球戰(zhàn)術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因此,投籃是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培養(yǎng)的重點訓練內容之一。同時籃球運動在大學校園中廣泛開展,投籃也是大學生最為喜歡的一項技術。筆者通過研究籃高的變化,調節(jié)投籃難度對學生投籃技術掌握程度的影響,提出淺見,從而豐富現有的籃球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了江蘇省高郵市贊化學校2個班,采用自然分組的方法,分為兩個組。隨機指定一個班為實驗組,另一個班為對照組。實驗對象均為男生。
2.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評定法、運動生物力學分析法、數理統(tǒng)計法、實驗法。
2.3 理論依據
漸增籃高進行投籃技術教學的運動生物力學依據、入籃角度、肩、肘、腕、指的技術動作、投籃用力的協(xié)調性和連貫性問題。
3.結果與分析
3.1 實驗結果
3.1.1 教學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各項條件單因素方差分析表(p>0.05)
結果表明:教學實驗后的罰球成績,無論技評還是中籃個數,實驗組都要優(yōu)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其中中籃個數差異非常顯著(P<0.01)通過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后的罰球成績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可以看出,教學實驗后的罰球成績,無論技評還是中籃個數,實驗組都要優(yōu)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其中中籃個數差異非常顯著(P<0.01)。
上表說明,在教學實驗后,單方面因素同樣決定著中籃的命中率,實驗組的數據明顯高于實驗組。
3.1.2 教學實驗后的綜合技術投籃成績,實驗組比對照組成績好。
表3為教學實驗后的綜合技術投籃成績,從中可以看出實驗組要明顯地好于對照組的成績。因此,命中率的提高,不只是單方面因素的影響,是綜合素質共同產生的化學效果。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本文依據體育教學與訓練理論中的循序漸進原則,經過對漸增籃高進行籃球投籃技術教學的運動生物力學分析以及運用運動技能形成理論進行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運用漸增籃高進行投籃技術教學是具符合運動生物力學原理和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的,它具有科學的理論基礎。
4.2 建議
⑴目前對這一方法的研究還很少,應對調整籃高進行投籃教學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⑵由于籃高升高計劃沒有實際的實例可供參考,可對漸增籃高的幅度與間隔方面做進一步分析與研究。⑶限于條件,本文的實驗對象是體育系籃球初學者,可對各層次普通學生和運動員的投籃教學與訓練作進一步分析與研究。
[參考文獻]
[1]孫民治.籃球縱橫[M].西安: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年.
[2]王賀立著.成功的秘訣—走向NBA〔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3]劉頤,王錦明,李瑞琪,戴玉生,編著.籃球技術與基本原理[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5年10月.
[4]王嶸海.籃球投籃的解剖學分析.山東體育科技仁[J].2005年.
[5]裘長城,岳志剛,徐威,等.采用不同拋物線投籃所需技術難度的技能學研究.沈陽體育學院學報〔J〕.2004年.
[6]何大生.單手肩上投籃易犯錯誤動作及糾正方法.河北大學學報「J].2006年.
[7]袁鳳生.現代籃球投籃技術結構力學分析.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2007(2).
[7]泰德·圣·馬丁,弗蘭克·佛蘭考爾,著.王定,譯.投籃的技巧〔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年.
[8〕彭聘齡,主編.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