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員會于2012年6月14日宣布,關于居民的“階梯電價”于2012年7月1日在全國實施。這種社會政策對構建資源節(jié)約型和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存在巨大意義?;谥貞c市居民用電情況,建立模型,并利用Matlab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探究階梯電價與用電支出和人均GDP之間的影響,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階梯電價;用電支出;人均GDP;Matlab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11-0054-03
1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階梯電價(Multistep electricity price;Ladder-type price)是指將居民家庭的平均用電量分為若干階梯段,或者用對電價進行子級計算定價。這種分段定價是通過對市場細分條件下的差異化定價模式,有助于用電效率顯著的提高。
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段階梯,基礎電量內居民消耗的電量較少,因此電價也較低;
第二段階梯,居民消耗電量較高,電價也隨之較高;
第三段階梯,居民消耗電量更多,電價隨之更高。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隨著居民家庭戶均電量消耗的增加,每千瓦時電價也隨之遞增。
1.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目前,階梯電價政策已經(jīng)被很多國家實施。大體看來,階梯電價的檔數(shù)一般設定在2個到6個檔之間。其中,居民生活階梯電價分2檔的百分比為16%、分3檔的為24%、分4檔的為28%、分5檔的為12%、分6檔的為12%、分7檔的為4%、分8檔的為4%。具有代表性國家和地區(qū)的階梯電價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舉例來說,日本針對居民生活用電,采用分段電價制:第1檔為120kW·h/月;第2檔為121kW·h/月-250kW·h/月;第三檔為250kW·h/月以上。從而達到促進節(jié)約能源、控制浪費的目的。
美國對居民生活用電采用生命線電價政策,該政策作為對低收入居民的優(yōu)惠,對低于生命線用電量的居民用戶提供一個低價位的電價;對超過限額的居民用戶按照標準電價進行收費;再超過規(guī)定的用電量限額時,按高電價收費。這種電價遞增體現(xiàn)了超額用電對資源及環(huán)境壓力,比較合理。
1.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表2分析了城鄉(xiāng)居民家庭月均用電量的三檔情況,通過劃分基本用電需求的滿足,合理用電需求的滿足,和較高生活質量用電需求的滿足,對不同電量分檔計價:
第一段電價原則上維持比較低的價格水平。而且發(fā)改委承諾,在三年之內保持基本穩(wěn)定,不會調高電價。第二檔電價是起步階段電價,在現(xiàn)行基礎上提高10%左右。第三檔是在起步階段提高標準上不低于每度電0.2元,今后會按照略高于第二檔調價標準的原則來調整。
國家發(fā)改委這一次提供了兩個方案:按照第一個方案來算,定的基礎用電量大概是110度;如果按照方案二來算,基礎用電量是140度。按照方案一來算,一個家庭每個月的用電量是300度,他的每月電費支出會增加23塊錢;如果按方案二來算,每個月電費支出大概會增加13塊9毛錢。
截至2012年8月7日,全國29個試行居民階梯電價的省區(qū)市均已對外公布執(zhí)行方案,九成提高了首檔電量標準。一些原本未考慮季節(jié)因素對用電需求影響的地區(qū),也制定了以年為單位或區(qū)分用電高峰、低谷的方案。
直轄市、東部及東南沿海地區(qū)電量標準普遍高于其他地區(qū),首檔電量均在200度以上。其中,上海、廣東夏季標準的首檔電量均為260度,為全國之最;浙江、江蘇同為230度;重慶、福建為200度,在這三個地區(qū)中標準最低。
在除新疆、西藏及重慶以外的西部省份中,各地首檔電量標準相近,最低為青海省的150度,最高為貴州省的190度(4-11月:170度;其他月份:210度),平均為170度。
在中部六省中,安徽、江西、湖北、河南的首檔電量都至少比各自聽證方案提高了30度,平均為178度。只有山西省的首檔電量為170度,其余省份均為180度。
月用電量處于第一檔、第二檔次和第三檔的用戶的界定情況匯總如表3所示。
2 數(shù)據(jù)分析與選區(qū)
2.1 重慶市階梯電價背景
由于我國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慣、居民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差異較大,國家不會用“一刀切”的方式確定全國統(tǒng)一的居民每月基本生活需求用電數(shù),每戶每月基本生活需求用電數(shù)額將由各省份根據(jù)本地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重慶市將階梯電價主要分為三檔,第一檔月用電量為200度(含)以內的,電價仍為每度0.52元;第二檔月用電量是201-400度(含),電價在現(xiàn)有基礎上每度電加5分,電價為每度0.57元;第三檔月用電量401度(含)以上,電價是在現(xiàn)行電價基礎上每度加收0.3元,電價為每度0.82元。
家庭月用電量價格計算方法:重慶市家庭居民月均生活用電階梯式定價,對不同的用電量情況下居民用戶電費支出影響不同,居民階梯電價電費計算方式為:某居民戶某月電費=第一檔電量X第一檔電價+第二檔電量X第二檔電價+第三檔電量X第三檔電價。
2.2 具體數(shù)據(jù)
2005年至2010年,重慶市階梯電價數(shù)據(jù)如表4所示:
根據(jù)圖2所示,Q3與q成正比關系,但斜率與q則成反比關系。
綜上所述,即階梯電價施行后居民月均用電量越大,用電支出受到的影響越大。
4.2 階梯電價與人均GDP的關系
隨著經(jīng)濟的增長,電費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若使用階梯電價可保證電價所占比例始終高于普通收費標準,既能保證電廠不至于處于虧損狀態(tài),又能對用戶的用電心理產(chǎn)生一定影響,使用戶注意用電,達到節(jié)約用電,保護資源的效果。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穩(wěn)健發(fā)展,以現(xiàn)在的定價方案,電費支出占居民家庭收入的百分比勢必會相應減小如果想通過經(jīng)濟手段保證電能節(jié)儉,在此我們沒有建立相應模型對其進行求解在此簡要說明,必須在原有電價的基礎上提高第一檔的電價,以及不斷完善分檔策略,提高國民素質有相應重視。現(xiàn)行的方案可以保證三年內電價保持平穩(wěn),隨經(jīng)濟發(fā)展與科技發(fā)展,相應產(chǎn)生電力的資源的價格也會增加,如上述模型中所述企業(yè)的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也會相應增加,在基本約束條件下,保證社會福利最大化。
本文采用的是重慶市的數(shù)據(jù),將重慶市的數(shù)據(jù)帶入Matlab,可得在重慶市,階梯電價的與人均GDP相關系數(shù)是0.8951,即二者存在較強聯(lián)系,如圖3所示。
5 針對階梯電價提出的建議
(1)階梯電價中第一檔電應反映用電的真實成本;第二檔電價應反映用電的平均成本。同時,應加大對第三檔的收費力度,從而避免資源浪費。
(2)我國采取階梯電價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對過度用電實行高電價,抑制奢侈用電,促進居民節(jié)能,而現(xiàn)今所規(guī)定的階梯電價的層次相比一些發(fā)達國家來說還不足,應擴大層次結構,從而適應于不同層次人群的需要。
(3)重慶市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冬夏兩季是用電的高峰期,因為地處南方,所以沒有暖氣,冬季取暖主要方式仍然是空調、電暖器等,這是無法削減的剛性用電,200度有些偏少。因此階梯電價方案還應增加一種新方案,劃分為冬夏季標準(7月至9月,11月至次年1月)和非冬夏季標準,適當提高冬夏季標準第一檔電量。這樣讓中低收入家庭從階梯電價中受益。
參考文獻
[1]王乾坤,胡兆意,李瓊慧.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電價比較分析[J].電力技術經(jīng)濟,2009,(6):27-30.
[2]朱柯丁,宋藝航,譚忠富,吳海林.居民生活階梯電價設計優(yōu)化模型[J].華東電力,2011,39(6):0863-0866.
[3]田宗偉.未來居民用電將推行階梯式遞增電價[J].中國三峽,2010,(1):77-78.
[4]席平健.關于Ramsey模型及其改進的研究和啟示[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5,15(4):52-56.
[5]徐鋆.居民生活用電階梯電價基礎電量的測算[J].能源技術經(jīng)濟,2012,24(6):52-58.
[6]張粒子,黃海濤,歸三榮.我國居民階梯電價水平制定方法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0,(3):44-45.
[7]劉樹杰,楊娟.關于階梯電價的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0,(3):12-14.
[8]曾鳴,李娜,劉超.基于效用函數(shù)的居民階梯電價方案的節(jié)電效果評估[J].華東電力,2011,3(8):121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