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開始,江蘇省高考政治學科采用了簡析題這種新題型,可經(jīng)過幾年實踐,簡析題的得分率并不高。這是因為不少老師和同學對這種題型研究得不透,甚至有人認為,簡析題和簡答題一樣,背得熟就能答得好。自2008年以來,江蘇高考政治試題對簡析題的答題要求是:“請運用所學知識對所提問題進行簡明扼要的分析和說明?!边@個要求其實就是《考試說明》的“考核目標與要求”:獲取和解讀信息、描述和闡釋事物、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索問題。這個要求比簡答題的要求高得多,死記硬背是不行的。那么,如何解答簡析題呢?怎樣降低簡析題的失分率呢?筆者認為,關鍵是要做到認真審題和規(guī)范答題。
筆者以2013年江蘇高考政治試題第34題(簡稱例題)為例談談怎樣認真審題和怎樣規(guī)范答題。
例題:城鎮(zhèn)化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中國。今天,中國的城鎮(zhèn)人口已經(jīng)超過了農村人口,“農耕社會,鄉(xiāng)土中國”逐漸轉變?yōu)椤肮I(yè)社會,城市中國”。城鎮(zhèn)化加快了中國農村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一個全新的城市文明時代似乎正在悄然到來。
在城鎮(zhèn)化的浪潮中,大批村莊被合并,許多富有特色的傳統(tǒng)村落不斷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繪的那種“一片冬麥,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園景象日益不再。有人傷感地說:“不要問我從哪里來,因為我已經(jīng)沒有故鄉(xiāng)?!?/p>
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為什么有人會對鄉(xiāng)村的衰落感到惋惜。(6分)
(2)運用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說明如何認識城鎮(zhèn)化進程中城市文明與鄉(xiāng)村文明的關系。(6分)
一、認真審題
審題要做到“三審”:審問題、審材料、審分值。
1.審問題
審問題時要注意“三看”:
一看怎么問,是問“是什么”還是“為什么”、“怎么辦”、“怎么看”等,是問原因還是結果,問措施還是問看法,防止答非所問。例題的第一問是問“為什么”,第二問是問“怎么看”。
二看有幾問,這條題目里面有幾問,每一問里面有沒有分成小問題。例題共有兩問。搞清楚有幾問,最好能用筆把這些問題圈出來,防止答題遺漏,做到心中有數(shù)。
三看有無限制性條件,找出限制性條件可以知道題目命題所考查的知識范圍,防止“撒大網(wǎng)”和生搬硬套。要看清楚題目是要求用經(jīng)濟學知識回答,還是要求用政治生活知識、文化生活知識或哲學知識回答,哲學知識包括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唯物史觀四個部分。如例題第一問限制性條件是“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要牢牢鎖定“文化生活”組織答案,第二問限制性條件是“運用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這就要求調動和運用矛盾的斗爭性和統(tǒng)一性及其關系知識答題。知道了限制性條件就防止了答題離題萬里的現(xiàn)象。
2.審材料
審材料要注意三點:一要帶著問題讀材料,這樣就能抓住材料中的有用信息;二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中心句或中心段;三要注意“聯(lián)”,根據(jù)問題所設定知識范圍,把材料中的關鍵句、關鍵詞和所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如我們帶著例題中的第一問審材料,第一問中“為什么有人會對鄉(xiāng)村的衰落感到惋惜”要求我們抓住材料中的“許多富有特色的傳統(tǒng)村落不斷消失”和“有人傷感地說:‘不要問我從哪里來,因為我已經(jīng)沒有故鄉(xiāng)’”關鍵句。由此,我們可以把文化生活知識和這些關鍵句聯(lián)系起來思考,傳統(tǒng)村落的消失不利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不利于展示文化多樣性,而人們的傷感說明傳統(tǒng)文化消失不利于人們對中華文化產(chǎn)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樣,第二問要注意第二段材料中的“‘農耕社會,鄉(xiāng)土中國’逐漸轉變?yōu)椤I(yè)社會,城市中國’。城鎮(zhèn)化加快了中國農村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一個全新的城市文明時代似乎正在悄然到來”和“許多富有特色的傳統(tǒng)村落不斷消失”關鍵句。抓住了這些關鍵句就看到了城市文明和鄉(xiāng)村文明的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系,城鎮(zhèn)化建設不能讓傳統(tǒng)村落不斷消失,要注意二者的有機統(tǒng)一。
3.審分值
審分值是為了答題的需要,防止出現(xiàn)小題目當成大題目回答。所以一定要看清每一問的分值再答題。一般來講,分值較大,要回答的點就較多,分值小,要回答的點就較少。
二、規(guī)范答題
這一步是解題的關鍵,其實只要第一步做好了,這一步就順理成章地做好了。我們可以根據(jù)問題和材料中找出的關鍵詞、關鍵句調動所學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哲學知識,組織答案。規(guī)范答題要做到“五要”。
一要“準確”:要用教材政治術語或時政精辟術語準確地表達出題目要求回答的主要內容,切不可生造詞語或用口頭語,用語要規(guī)范準確。
二要“清晰”:要求思維層次清晰,邏輯嚴密,各要點之間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觀與宏觀等邏輯關系。
三要“完整”:要從多角度組織答案,形成幾個要點,也就是閱卷老師的“采分點”。不可遺漏知識點;不可只答其一,不答其二。每一要點都要按照“原理+方法論+材料”或“觀點+材料”的方式組織答案,也就是做到“有理有據(jù)”;每一答案要點前必須用數(shù)字表明序號,這樣閱卷老師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找到“采分點”。
四要“簡潔”:簡析題就是“簡而析之”,貴在簡潔,知識點的呈現(xiàn)和材料的引用一定要簡潔明了,切不可洋洋灑灑讓閱卷老師看不出所以然。
五要“整潔”:書寫工整,字跡清楚,卷面整潔,這樣可以讓閱卷老師心曠神怡、如沐春風,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