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游戲要想盈利,必須吸引玩家在游戲內消費。但殘酷的現(xiàn)實是,很多游戲開發(fā)商苦于無法吸引玩家付費,而中國則是最不愿意消費游戲的國家。
被瓜分的亞洲市場
亞洲的游戲市場大有「趕英超美」之勢。根據4月份New Zoo最新數據報告顯示,一直占領Google Play的亞洲發(fā)行商,有三家占領了IOS前五發(fā)行商的位置,而去年同期亞洲完全未進入過前五。在IOS排行上,Supercell和King貢獻最多收入,緊隨其后是騰訊、Gung Ho 、Naver日本。
中國是最不喜歡游戲付費的國家
CNNIC發(fā)布《中國手機游戲用戶調研報告》稱,手機游戲用戶中僅有27.6%有過游戲付費行為,高達72.4%的手機游戲用戶未曾付過費,中國手機游戲用戶尚未養(yǎng)成付費習慣。
另有調查顯示,網速是手機網民使用手機上網最主要的影響因素,而流量狀況則成為用戶是否使用手機網絡游戲的決定性因素。在中國唯一能賺錢的辦法就是游戲內嵌廣告。
為什么中國玩家不愿意付費?
中國玩家認為所有游戲都應該是免費的!其實這是中國盜版盛行多年所導致的。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游戲就以盜版CD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而最近幾年,由于互聯(lián)網的普及,人們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下載自己需要的任何東西,大部分安卓游戲都能在網上找到破解版。而IOS游戲玩家則會通過越獄免費玩游戲。而且蘋果系統(tǒng)還有個漏洞,就是一款已付費購買的游戲可以在不同的設備中使用同一個賬號下載。因此有很多慷慨的玩家會把他們的賬號和密碼共享到論壇上供大家使用。甚至有人利用蘋果系統(tǒng)這個漏洞開發(fā)出許多「免越獄不花錢玩正版游戲」的應用。
內購付費與用戶參與度。
付費率:移動應用分析公司Apsalar通過分析其IOS平臺數據發(fā)現(xiàn),策略類、小游戲類、冒險類、家庭類、RPG類型游戲擁有最高的內購付費率。
時長:從平均每日單次游戲時長來看,所有游戲產品都呈現(xiàn)碎片化形態(tài),單次游戲時間都低于3分鐘。其中策略類、冒險類、家庭類、RPG類單次時間較長,在2分鐘左右。Puzzle類、教育類游戲時間最短,單次僅40秒。
游戲玩家不花錢的理由
試圖過早賺錢:
發(fā)行商和開發(fā)商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在玩家真正投入游戲前刺激他們花錢。在研究機構分析的游戲中,62%都有這個問題。
缺乏賭博機制:
對于那些付費用戶來說,這種類似于「撞大運,搏RP」的機制將鼓勵他們花錢購買額外的抽獎盒,以圖贏取稀有道具。
缺少路標:
63%的游戲沒有進入游戲商店的路標,所以玩家肯定不會買任何道具了。
缺少「奢侈品」:
對于參與度較高的付費玩家來說,高價道具必須足夠特別,能夠讓購買者從眾多玩家中脫穎而出。
糟糕的「鯨魚玩家」管理:
對一款游戲參與度最高的玩家,往往也是其最忠實的粉絲和付費額度最高的「鯨魚用戶」。所以必須獎勵他們,否則他們將帶著錢包另覓新歡。
缺乏自定義選項:
玩家需要盡可能多的讓自身游戲體驗與眾不同的方法,這可以讓玩家對游戲更忠實并愿意掏出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