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曦初露前,鄉(xiāng)村的夜是藍色的。
夜睡了一宿,最先醒來的是灶旁的燈光。湊近了看,木門的縫隙中溢出一圈又一圈的霧氣,是母親在煮菜粥。時至今日,母親那忙碌的背影時常出現(xiàn)在我的夢里,伴隨著那噼噼啪啪的柴火聲,還有那一碗熱氣騰騰的菜粥。
父親從田地里回來,跟在他身后的是在雞場奮斗了一夜的黃狗。父親的頭發(fā)、眉毛、手臂掛滿了霧水,就是渾身冒著熱氣的狗的鼻尖,也沾著一顆晶瑩的水珠。
太陽初升,母親為我們端來了熱氣騰騰的菜粥。父親吃菜粥很有意思,先是用筷子在碗的邊緣抹兩下,然后用手捂著碗吁一口氣,就這樣一直重復下去。我學著父親的樣子,細細地品,仿佛喝的不是菜粥,而是一壺上好的茶水。三個人呼出的熱氣悠悠地飄著,飄到空中合成一個大大的圓圈。
菜粥是鄉(xiāng)下最常見不過的粥了。只要些昨日剩下的菜湯、菜葉,母親就能讓一家人捧上幾碗菜粥。碎的葉,晶瑩的米粒,若是再有幾個米團恐怕就可以叫“白玉翡翠”的名兒了。
幾年后,我去遠方求學,母親也隨我一同離開了家。當我再次提出要喝菜粥時,母親答應(yīng)了,可喝到嘴邊的這粥,卻全然沒有了當初的滋味。我知道,母親的手藝不會變差,而我卻沒有了品味的心情。我的心里珍藏的難道只是菜粥的味道嗎?我的耳邊不再有父親喝粥時滋滋的聲響,不再有醒來時噼啪的柴火聲,那冬日里溫暖的灶臺與陽光,一家人坐在自家門沿上安然喝著粥的圖景,也隨著歲月一起逝去了。
現(xiàn)在的我倏然發(fā)現(xiàn),那珍藏著最美好回憶的是父親用他沾著露珠的大手撫過我的臉頰,是那碗冒著熱氣的菜粥。不知此時的父親,是否亦像我一樣,坐在自家門前悠然地回味著那一幅往昔的生活畫面,慵懶的日光在他身后照出斑駁的背影。
我忘不了菜粥的香味,心里則裝載著家的味道。循著這味道,即使離家再遠,都能找到回家的路,不覺迷惘。
學校:江蘇東臺市東臺中學;導師:胥照方
點評:一碗菜粥,勾起作者無限的回憶,母親做菜粥時忙碌的身影、噼噼啪啪的柴火聲,以及清早回家鼻子沾著露珠的黃狗一一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宛若一幅畫,惟妙惟肖。其中,對父親喝粥的描寫尤為傳神,“先是用筷子在碗的邊緣抹兩下,然后用手捂著碗吁一口氣,就這樣一直重復下去”,淡淡幾筆,已形神兼具。至文章結(jié)尾,作者巧妙將菜粥與父親、家聯(lián)系起來,不動聲色地完成了對“菜粥”內(nèi)涵的升華,水到渠成,體現(xiàn)出脈脈溫情,令人回味。(張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