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自古如此。
風(fēng)氣開放、血脈酣暢、元氣淋漓的唐代,盡情盡性的光輝照耀之下,花花朵朵得到了從未有過的重視,開得從未有過的鮮潤、艷麗、恣肆,而且“似這般姹紫嫣紅開遍”,并不是“都付與斷井頹垣”,直至今日,她們依舊在唐詩里盛開著,芳香四溢——國色天香的牡丹花,嬌俏可愛的桃花、梨花、李花、杏花,風(fēng)韻天成的荷花,香染衣襟的桂花,孤標(biāo)自持的梅花,花中君子的菊花……
歷朝歷代,愛花的人何其多!
杜甫。這位“腸熱心清,圣德之至”的詩圣,是多么喜歡花草啊。在他筆下,簡直花影處處,花香不絕:“風(fēng)含翠筱娟娟凈,雨浥紅蕖冉冉香”“綠垂風(fēng)折筍,紅綻雨肥梅”“藹藹花蕊亂,飛飛蜂蝶多”“江動月移石,溪虛云傍花”“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鳥香”“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云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
因為惜花,難免傷春:“一片花飛減卻春,風(fēng)飄萬點正愁人?!币驗閻刍ǎ匀豢棺h折損花木:“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底還是家。恰似春風(fēng)相欺得,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p>
集中體現(xiàn)他一片愛花心腸的,當(dāng)數(shù)《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中一首是這樣的:“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面對滿樹盛開、嬌艷動人的桃花,白發(fā)蒼蒼的杜甫居然產(chǎn)生了一個孩子氣的問題:到底要愛深紅色的,還是要愛淺紅色的呢?另一首是:“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蹦敲饷艿幕ǘ洌潜粔旱玫痛瓜聛淼闹l,那時時飛舞的蝴蝶,那客來正好啼鳴的黃鶯,組成了一幅動感迷人的春日畫卷,蘊含著欣喜之情。
最見詩圣愛花之情的是這首:“不是愛花即欲死,只恐花盡老相催。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xì)細(xì)開?!钡谝痪浣忉屪约菏菒巯Я髂陼r光,不是僅僅愛花愛得要死(其實恰恰證明愛花愛得非比尋常),后面兩句說,花一旦盛開就會紛紛凋落,所以還沒開的可要商量斟酌著慢慢地開啊。這兩句是他對花愛憐的叮囑,他甚至覺得花苞們懂得“商量”,這里的花不但解語,簡直是一群機靈乖巧的小精靈。
白居易。僅看他詩集的標(biāo)題,便能感覺到他對花的感情到了何等地步:《京兆府新載蓮》《賞花》《惜牡丹二首》《秋題牡丹叢》《山石榴寄元九》《大林寺桃花》《采蓮曲》《惜花》……而他膾炙人口的名作《憶江南》第一首就是:“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江南的美景不勝枚舉,但在白居易的記憶中,首先浮現(xiàn)的就是江畔的鮮花。對花的眷戀,已不需要更多的證明。
在我看來,愛花的白居易的另一個偉大功勛,就是他影響了蘇軾。凡喜愛古典文學(xué)的人,幾乎沒有不熱愛蘇軾、崇敬蘇軾的,大家都習(xí)慣稱他“蘇東坡”,但許多人不知道,這“東坡”二字恰恰和白居易有關(guān)。元和十三年,白居易在被貶為江州司馬幾年后改任忠州刺史,任期三年,忠州是個偏僻的小地方,詩人自然思鄉(xiāng)且寂寞失落,但他能自我排解,他排解的方式就是種花樹——“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遠(yuǎn)誰能念鄉(xiāng)曲,年深兼欲忘京華。忠州且作三年計,種杏栽桃擬待花?!保ā斗N桃杏》)在沒有花草和園林的地方,自己種下桃和杏,耐心地等待它們開花。他還寫了《東坡種花》,其一為:“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但購有花者,不限桃杏梅?!ㄖκa我頭,花蕊落我懷。獨酌復(fù)獨詠,不覺月平西。巴俗不愛花,竟春無人來。唯此醉太守,盡日不能回?!弊约悍N花,自己賞花,獨自在花樹下終日徘徊,這是何等詩意而忘憂的境界?他又有《步東坡》詩云:“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步。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種植當(dāng)歲初,滋榮及春暮。信意取次栽,無行亦無數(shù)。綠陰斜景轉(zhuǎn),芳?xì)馕L(fēng)度。新葉鳥下來,萎花蝶飛去。閑攜斑竹杖,徐曳黃麻屨。欲識往來頻,青蕪成白路?!苯K日流連,關(guān)切的無非是東坡之上的花花葉葉。就是這些詩,讓蘇軾給自己取了“東坡”的號?!抖咸迷娫挕份d:“白居易為忠州刺史,有《東坡種花》二詩,又有《步東坡》詩……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原必起于樂天忠州之作也?!薄锻踔狈皆娫挕芬噍d:“東坡平日最愛樂天為人,故有詩云,‘我甚似樂天,但無素與蠻’。又,‘我似樂天君記取,華顛賞遍洛陽春?!?/p>
蘇東坡。這位“賞遍洛陽春”的大文學(xué)家,寫到花草的筆墨分外清麗動人:“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保ā遁娌荨罚百p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保ā顿p花》,這是一首回環(huán)詩)而《次韻子由岐山下詩》是組詩,共21首,其中寫花木的占了14首,詩前有序,說他到了岐山下,要居住一個多月,因為所住的地方北邊有一塊空地,于是他在這里既鑿池又建亭,同時遍植花木。詩人特意說到,“又以斗酒易牡丹一叢于亭之北”,如此苦心經(jīng)營之后,詩人就在這個世外小桃源中與花共語、細(xì)推物理、樂而忘返了。
蘇東坡最鐘愛海棠花。在 《記游定惠院》一文中,開篇就是:“黃州定惠院東,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歲盛開,必攜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痹娭幸捕啻螌懙剑骸敖堑卣无菽?,只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鞒菩堰€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被貶黃州后,他仍然對海棠舊情不移、愛之更甚:“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保ā逗L摹罚爸豢忠股罨ㄋァ?,癡絕,亦韻絕,遂成賞花惜花的千古絕唱。
張岱。這位小品文集大成者,本就是明末的賈寶玉,極性情、極風(fēng)雅妙人,對花草自然不會不耽溺。《陶庵夢憶》中《天臺牡丹》描寫牡丹花團(tuán)錦簇之美;《朱文懿家桂》記載了一株特別茂盛、自開自謝的桂樹;《金乳生花草》寫種花高手金乳生,勾勒傳神;《梅花書屋》記錄自己的梅花書屋四周為牡丹、海棠、茶花、西番蓮、薔薇等密密環(huán)繞;《不二齋》的內(nèi)外則有翠竹、臘梅、建蘭、茉莉、菊花、水仙、芍藥;《一尺雪》寫芍藥的異種(珍稀品種);《菊?!肥琴p菊的驚嘆;《范與蘭》寫植蘭高手與他的蘭花……張岱是如此的愛花,以至于即便是寫風(fēng)土人情時也常?;ㄓ皳u曳、花香漂?。骸拔彷吙v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深愜。”(《西湖七月半》)
周瘦鵑。當(dāng)代愛花而得名者,大概就數(shù)這位蘇州文士了。可憐他生不逢時,親手創(chuàng)建的“周家花園”在“文革”的風(fēng)暴中被摧毀,他本人也如蘭草被風(fēng)雨摧折,但是他深愛過的花草們至今在他寫的《花木叢中》一書里徑自芬芳,風(fēng)雨不驚。幸虧這位愛花人、種花人,不然國人愛花的風(fēng)雅傳統(tǒng),要中斷更多年了。
上世紀(jì)八十年代,終于進(jìn)入可以光明正大種花、堂堂正正愛花的時代。人性回歸,性靈復(fù)蘇,花草明媚,搖曳春風(fēng),爾來三十年矣。到今天,誰能說清天下有多少愛花人?
比起祖先和先賢,今天的愛花人是更有福了。不用說可以踏遍世界各地的千山萬水尋芳賞花,單說今年秋天,盛大的第八屆花博會就在江南開幕——恍若仙笛一聲,云霞飛降;花徑花山,花島花田,花溪花谷,滿眼花光,目不暇接;呼吸之間,香沁肺腑,舉步之際,如入夢境。
正是:無限芳菲安排就,喚取天下愛花人。
(選自《文學(xu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