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怎樣更有效地開展好合作小組學習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握時機,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同時教師要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
[關鍵詞] 開展;合作;方式
19世紀早期,美國的一些學者開始研究合作學習并運用于實踐,杜威創(chuàng)辦的芝加哥實驗學校就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缎抡n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jīng)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征是: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學生在討論中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xié)作(用不同形式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小組合作學習一般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優(yōu)化的“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學習小組。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是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因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盡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快樂?,F(xiàn)在廣大的教師都在嘗試運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怎樣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現(xiàn)就結合平時的聽課情況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來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優(yōu)化組合,準備“合作”
在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的組合要怎樣才能達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進呢?前蘇聯(lián)著名的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將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界定為:由獨立解決問題所決定的實際發(fā)展水平與通過成人指導或能力更強的同伴合作解決問題所確定的潛在發(fā)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在他看來,兒童間的合作活動之所以能夠促進成長是因為年齡相近的兒童間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操作,表現(xiàn)出較單獨活動時更高級的行為。長期以來關于同伴互教活動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學業(yè)成績方面,教者與被教者都能從中受益??梢娦〗M合作通常采用異質分組是有著它的科學性的。在實踐教學中,我在尊重學生自愿的原則下,盡量使各組的成員在性別、性格、個性特征、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一般由4人組成,每個小組中都有優(yōu)等生2名、中等生1名、和學困生1名組成,讓他們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學習小組經(jīng)過合理、優(yōu)化地重新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另外,各組內還設有不同的角色,如記錄員、資料員、審核員、匯報員等。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組間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無明顯差異,便于公平競爭。并要求各小組的成員相互友愛,坦誠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二、明確任務,運用“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課堂學習總的任務和目標,只有明確地提出問題,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有的放矢,分工協(xié)作。如大單元教學《報紙報道的比較閱讀》第三課時,上課之初,我便出示了這節(jié)課總的學習目標:找到兩篇報道的不同點,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接下來,為使學生更好的完成這一學習任務,我將學習任務和步驟分解:1.默讀兩篇報道,思考兩篇報道的不同之處。2.用與上節(jié)課不同顏色的筆在報道中畫出它們的不同之處,并標出序號。3.組內交流兩篇報道的不同之處,梳理出達成的共識和存在的不同意見。4.梳理兩篇報道的不同之處,用序號填寫在學習卡片三上。5.想一想,這些不同之處都分別屬于哪一方面的不同。將兩篇報道的不同之處歸類,填寫學習卡片。6.組內交流兩篇報道的不同點,修改并完善自己填寫的學習卡片。 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看似繁瑣,但降低了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難度,使學生能“跳一跳,夠得到”,每一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體會成功的樂趣,組內同學和組際同學通過合作、交流,互相修正、補充、完善自己的想法,獲得最大程度的發(fā)展。
三、方法指導,提升“合作”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與指導,對學生創(chuàng)造的好方法給與鼓勵和推廣。在每學期初,我都按照本學習的學習任務制定小組跟蹤觀察和指導的計劃,給每個小組相等的指導時間,并在課堂中按計劃觀察各個小組學習的情況。指導的方法可以是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去,為小組學習的順序、方法、態(tài)度等出謀劃策、規(guī)范引導;也可以針對組內一兩個有問題的學生給與支援指導;可以再課堂上解決,亦可在課后約談,還可以利用班會時間全班討論解決。當有的小組在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亮點時,我會讓其他小組觀摩這個小組的學習方法,并指導其他組按照自己小組的實際情況加以改革。小組學習是集體凝聚力的體現(xiàn),也是塑造集體凝聚力的有利契機,在競爭與合作中,我和孩子們在不斷成長。
四、評價激勵,延伸“合作”
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也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合理運用小組成員互評與自評,對于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尤為有效。同時,正確的評價與被評也正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之一評價可以是個人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為表現(xiàn)、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tài)度、能力的變化。獎勵,有利于激勵學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獎勵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采用口頭表揚、鼓掌祝賀、授予小組榮譽稱號等。通過獎勵使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fā)學生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fā)他們的潛能,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
以上做法只是我個人的淺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不斷探索,以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不斷發(fā)展。
附:小組合作學習技巧提示
小組學習技巧提示
交流:
①我們輪流發(fā)言,每個人都有機會。
②我們能夠自然、大方地進行交流,不躲避發(fā)言。
③我們能夠清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④我們尊重彼此的想法,適時肯定別人。
⑤我們能用恰當?shù)恼Z言指出別人的錯誤或是提出疑惑。
⑥我們在交流時能自覺控制音量。
⑦我們在交流時能自覺控制和遵守時間。
傾聽:
①我們互相傾聽彼此的想法。
②傾聽別人,我們靜悄悄。
③傾聽別人,我們不打斷。
④傾聽別人,我們有思考。
⑤傾聽別人,我們有記錄。
⑥傾聽時,我們勇于質疑。
梳理:
①梳理時,我們能夠對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分析、歸類。
②梳理時,我們能夠相互補充。
③梳理時,我們能做到快速,不拖沓。
④梳理時,我們能有意識地進行匯報時的分工。
匯報:
①匯報時,我們能大方地走到講臺前。
②匯報時,我們輪流發(fā)言。
③匯報時,我們聲音洪量。
④匯報時,我們銜接緊湊、配合默契。
⑤我們能用流暢的語言清晰地匯報小組的學習成果。
⑥我們在匯報時善于與其他小組同學有效互動。(質疑、解惑、討論)
作者簡介:袁麗敏,東北師大附屬小學,五年組教師,研究方向:合作學習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