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軍目前暫時面臨因財政投入的風險給未來發(fā)展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但陸軍航空兵裝備已經在數(shù)量規(guī)模上實現(xiàn)了重大突破,四大主力裝備——CH-47“支努干”系列運輸直升機、UH-60“黑鷹”系列多用途直升機、AH-64“阿帕奇”系列攻擊直升機和OH-58“基奧瓦”系列武裝偵察直升機都在緊鑼密鼓地展開各階段升級改造。因此,美軍對未來陸航裝備發(fā)展的總體評價是:正在取得重大突破,但也存在不確定因素。
CH-47:尋求裝載和生存能力的提高
雖然美軍面臨財政緊縮的壓力,但其裝備技術儲備實力雄厚,政府和企業(yè)間始終保持著頂尖技術的研發(fā)水平,一旦資金問題等不確定因素得以解決,將可以迅速提高陸航武器裝備作戰(zhàn)能力。
CH-47F “支努干”項目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證。在2013年6月軍方與波音公司簽訂了第二份長期交付合同后,很快便完成了對該型直升機機身、通用電子設備結構體系座艙和緩沖系統(tǒng)的改進升級,從而為美軍作戰(zhàn)人員提供了突破性的作戰(zhàn)能力。
該項目計劃完成總共464架CH-47F型運輸直升機,美軍與波音公司在2008年簽訂了第一份長期合同, 2013年6月又簽訂了第二份長期合同。第二份合同中包括為美軍裝備155架CH-47F型直升機和用來進行對外軍售的其他60架。該型直升機將同時裝備到現(xiàn)役軍隊、國民警衛(wèi)隊和陸軍預備役部隊,統(tǒng)一使用相同型號的直升機。
此次交付的CH-47F運輸直升機與先前交付的裝備在構造上的重要區(qū)別,是加裝了貨物裝卸載系統(tǒng)(COOLS,Cargo On/Off Loading System),另外在駕駛員座艙軟件上也做了小的修改。貨物裝卸載系統(tǒng)大大提高了直升機的裝卸載速度,美軍目前計劃將所有的CH-47運輸直升機都進行貨物裝卸載系統(tǒng)的改裝升級。
這項技術改進,是在對阿富汗戰(zhàn)場上運輸直升機的實踐經驗總結基礎上形成的。美軍對所有從戰(zhàn)場回來的陸航部隊,都會進行一次作戰(zhàn)行動之后的重新審視評估。從CH-47使用者中聽到的主要批評意見之一,是前線部隊迫切需要一套自動裝載和卸載貨物的系統(tǒng),因為有很多士兵在裝卸載貨物時扭傷了腰。貨物裝卸載系統(tǒng)與C-17運輸機上鋪設的滾裝系統(tǒng)十分相似。當需要裝載貨物時,便可以暴露出滾裝設備;而當裝載人員或車輛時,則可以將滾裝設備隱藏起來。這套系統(tǒng)只需要兩個人花費大約一分半鐘的時間便可完成整個系統(tǒng)的轉換。貨物裝卸載系統(tǒng)的一體化設計也便于根據(jù)所承擔的任務靈活選擇其結構組合,并可快速轉換直升機工作方式。
CH-47運輸直升機可以將防彈裝甲板嵌裝在機艙地板下層,這層裝甲板就如同小塊木地板一樣可以進行拼裝,既可以鋪設整個機艙地板進行全面防護,也可以鋪設在重要部位進行局部防護。加裝防彈裝甲板后,會導致有效負載能力的減少,因此可以根據(jù)實際負載情況來決定需要安裝多少塊防彈裝甲板。
另外,美軍還積極利用國際合作項目“借雞生蛋”推進直升機裝備技術研發(fā),以彌補自身經費的不足。最近完成的一個國際項目是在2013年6月,波音公司向加拿大空軍交付了15架新型CH-147F“支努干”運輸直升機。該機型是CH-47F“支努干”運輸直升機的最新改進機型,是根據(jù)2009年與加拿大簽訂的中重型直升機合同,首先交付加拿大空軍使用。通過這樣的國際項目為美國陸軍“支努干”系列直升機未來發(fā)展找到了新的經濟途徑。
裝備加拿大空軍的CH-147F型運輸直升機主要改進,包括采用了現(xiàn)代化的機身、帶有遠程供給功能的燃料系統(tǒng)、升級的電氣系統(tǒng)、配備完整一體的通用航空電子架構系統(tǒng)的駕駛員座艙和數(shù)字式自動飛行控制系統(tǒng)。直升機平臺在生存能力上也進行了改良提高,配備一個定向紅外對抗系統(tǒng)。
該合作項目生產的新機型被認為是非常高效的產品,探索應用了多項創(chuàng)新性技術。比如通過擴充燃油箱增大了續(xù)航距離,升級了電氣系統(tǒng)。從當今直升機發(fā)展趨勢看,如果要使直升機各部件不斷向數(shù)字化發(fā)展,就需要使用更清潔的能源。既然這一新機型已經升級了電氣系統(tǒng),那么這些技術就能夠被迅速轉移應用到美軍未來直升機升級改進中,從而為美國陸軍航空兵發(fā)展提供捷徑。
目前人們都非常關注“支努干”的替代者——美軍下一代運輸直升機的發(fā)展,而根據(jù)美軍目前的計劃,CH-47F機型至少要用到2045年。
為延長“支努干”運輸直升機的服役期,美軍正在加強對其技術升級改造,特別是在動力傳動系統(tǒng)上做了改進。提高運輸直升機性能的重要指標,也是升級改造的焦點,就是提高有效負載能力。一方面為提高直升機的性能,許多新技術的不斷采用必然會增加直升機自身重量;另一方面,又要滿足軍方的需求提高有效負載和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的能力。從目前看解決這一矛盾主要途徑有兩個,一是通過改進動力傳動系統(tǒng)提高有效負載,二是降低直升機平臺自身重量,或者是把兩者結合起來。美軍計劃2016年前研發(fā)出一種新的旋翼槳葉用于“支努干”運輸直升機。根據(jù)風洞測試顯示,這種新槳葉與老槳葉相比可提高1970磅(894千克)有效載荷。
UH-60:探索新機型的更新?lián)Q代
據(jù)2013年7月美陸軍雜志文章統(tǒng)計,UH-60“黑鷹”系列直升機——包括UH-60A、UH-60L和UH-60M,所有這些型號的直升機占了美軍直升機總量的50%,可見“黑鷹”系列直升機在美國陸軍航空兵中的地位。
目前美軍與西科斯基公司簽訂的長期生產合同進展非常順利,UH/HH-60M型直升機正在不斷生產和裝備到美軍陸航部隊。
2013年,第500架UH-60M直升機生產下線并交付使用。按照航空技術發(fā)展各階段計劃,西科斯基公司下一步將主要聚焦到兩個關鍵項目上,一是準備在2014年下半年新型直升機S-97“侵襲者”的首飛,二是CH-53K“超級種馬”原型機的首飛。
“侵襲者”直升機是根據(jù)陸軍作戰(zhàn)概念中“武裝空中偵察”進行角色定位的,同時也涵蓋執(zhí)行其他作戰(zhàn)任務的需求。該機型的設計是基于西科斯基公司研發(fā)的X2技術樣機進行改進的。X2技術樣機的最大特點是具有飛行速度快的優(yōu)勢,其測試的飛行速度超過250英里/時(402千米/時),非正式地打破了旋翼機最高速度紀錄。CH-53K運輸直升機預期將成為美軍海軍陸戰(zhàn)隊新的重型運輸直升機,計劃于2019年形成初期作戰(zhàn)能力。
AH-64:傾力打造網絡作戰(zhàn)能力
2013年9月,隨著波音公司最后一架AH-64D型直升機的交付,標志著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項目完成了一個重要的階段性使命——AH-64D型生產線將就此宣告關閉。雖然對波音公司來講,根據(jù)預先計劃按時關閉一條生產線是件十分痛苦的事,但該公司認為,這不是最終的結束,而應當是新的開始。根據(jù)美軍攻擊直升機發(fā)展規(guī)劃,將加速AH-64E型攻擊直升機的交付。因此,波音公司已經開始了生產線的轉換,在關閉AH-64D生產線的同時完成了AH-64E生產線的改裝。按目前的生產進度,每3天就有一架直升機通過工廠各站下線。2014年度,將生產交付超過50架AH-64E“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在加速向美軍交付該機型的同時,波音公司也利用其產能優(yōu)勢擴大國際客戶訂單,包括韓國陸軍和中國臺灣地區(qū)軍隊。
第一批24架AH-64E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已經裝備部隊,第二批24架也正在進行裝備交付,換裝的部隊是駐科羅拉多州卡森堡的第25航空團第1營。
美軍對AH-64E目前的使用狀況非常滿意,認為它將超過該型直升機的設計預期。AH-64E攻擊直升機采用復合材料主旋翼、新的傳動系統(tǒng)和性能全面的GE-710D發(fā)動機,新技術應用使該型直升機表現(xiàn)近乎完美。目前該機型正在進行第4批次的產品生產,將于2015年交付該批次的第一架直升機。第4批次機型采用了嵌入式故障診斷系統(tǒng),增強了直升機的可維護性。此外,還引入了固定翼機上常用的Link 16數(shù)據(jù)鏈,配備了提高射程和海上工作能力的APG-78“長弓”火控雷達?!伴L弓”雷達與AGM-114“海爾法”導彈配合使用,可以對登陸艦和小型戰(zhàn)艦實施攻擊。未來AH-64E直升機還將采用主動式相控陣雷達,安裝計算機輔助決策系統(tǒng)(CADS),對飛行員和機組人員進行相應的決策支持,從而使該機型在戰(zhàn)場上形成網絡作戰(zhàn)能力。
OH-58:聚焦高精端偵察技術的應用
OH-58D“基奧瓦”項目在2013年的階段性成果,包括在4月底完成了OH-58F“狐步舞”第一次飛行、對駕駛員座艙和偵測傳感器進行了升級,9月份獲得了陸軍新的訂貨合同。該合同將于2015年1月向陸軍提供12套“新金屬”機艙。
OH-58F“狐步舞”項目涉及到多個政府組織參與,還包括貝爾直升飛機公司、雷神公司、霍尼韋爾公司等大企業(yè)。該項目包括從機頭到機頂都加裝了移動目標偵測傳感器;整合了雷神公司通用傳感器包,飛機起落裝置延長4英寸(102毫米)增強地面清障能力,以便于保護機頭下部加裝的偵測傳感器;更改機艙結構以支持機頭偵測傳感器的加裝;采用了更加可靠的側梁和移動梁;改進了“玻璃駕駛艙”,用8英寸(203毫米)彩色顯示器取代了原來的6英寸(152毫米)顯示器,構建了數(shù)字化的內部通信系統(tǒng);改進了武器艙,使其具備未來應用數(shù)字化“海爾法”導彈的技術升級能力;配備了應急備用設備系統(tǒng)和一體化的直升機生存能力顯示裝置。
該機型在進行第一次飛行時,美軍便確認了最終將OH-58D武裝偵察直升機全部改裝為OH-58F結構的項目計劃,并提出最終實現(xiàn)裝備368架OH-58F型武裝偵察直升機的設想。
美國陸軍對未來武裝偵察機寄予很高期望,提出了各種各樣的作戰(zhàn)需求,就如同想在武裝偵察機有限的空間放下一頭大象或是800磅(363千克)的大猩猩。2012年秋天,美軍對所有候選的現(xiàn)有或在研飛行器進行了一次自主飛行展示。一些參與競標企業(yè)私下批評該項目缺乏明確的發(fā)展指向。然而,在對這些飛行器性能展示的評估中,美軍航空項目執(zhí)行官認為,這正是軍方期待軍工企業(yè)去做的。這次飛行展示表明,雖然今天還沒有確定具體的理想裝備,但是,當你想象到了它應該是什么樣了,便可以說完成解決方案的百分之八十。武裝偵察機的研發(fā),既要考慮其性能先進,也要考慮其資金投入和后續(xù)的維護升級,使陸軍航空兵部隊能負擔得起。陸軍航空兵經費一直是美國陸軍財政預算的主要部分,加上任務式指揮系統(tǒng)和地面系統(tǒng),僅這三個項目就占了美國陸軍預算的一半。因此軍費預算縮減對航空兵影響首當其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