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花錢大手筆,講究排場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尤其是在足球賽場上最為明顯。眾所周知,英超聯(lián)賽的四大豪門轉會費向來高居同級別聯(lián)賽榜首,動輒5000萬英鎊的轉會費讓當年的西班牙金童托雷斯成為歷史上身價最高的球員。而在英國車身上,我們也看到了同樣高昂的消費門檻,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品牌溢價吧。
小到MINI系列,大到捷豹、路虎,以及對大多數(shù)消費者近乎天價的阿斯頓·馬丁、賓利、勞斯萊斯、邁凱倫等等,與同級別競品相比,他們在動力總成、空間、舒適性、配置相當?shù)那闆r下,卻總要比對手貴出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價錢。消費者買英國車,就必須要為英國車那引以為傲的皇室血統(tǒng)、復古設計、甚至高端品牌手工打造的人工和材料費來買單,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這樣低性價比的產(chǎn)品,換來的究竟是個性、是品位、還是其他的東西呢?因此,很多人認為,理性消費向來與英國車無緣。
路虎攬勝極光
在大街上出鏡率較高的路虎攬勝極光,與同樣豪華品牌中型SUV奧迪Q5、奔馳GLK、英菲尼迪QX50、沃爾沃XC60比一比,我們就有答案了。奧迪Q5和奔馳GLK的最低配版本已實現(xiàn)國產(chǎn),40萬以下的售價讓它們極具競爭優(yōu)勢,這個我們暫且按下不表。但與同樣進口標配的英菲尼迪QX50和沃爾沃XC60相比,兩款車型的廠家指導價均未超過42萬,而極光52.8萬的起步售價讓其門檻高了不少。而對比一下幾款車的三圍尺寸,極光卻是其中車長和軸距最短的。雖然動力總成和四驅系統(tǒng)讓其占有一定優(yōu)勢,但配置卻并無太大差距。如此低的性價比卻并未影響到其在華的銷量,極光的熱賣還讓該款車型的國產(chǎn)也進入了指日可待的地步。究其原因,討人喜歡的外觀設計與路虎自身高傲的品牌價值,是最核心的因素。
捷豹F-TYPE
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甚至不惜請來貝克漢姆這樣的明星助陣,捷豹對F-TYPE這款量產(chǎn)跑車寄予厚望。捷豹將其標榜成一款令人血脈僨張的跑車,3.0升V6機械增壓,操作輕松,性能出色,瞬時響應,操控準確,而且日常實用性強,精細美觀。這樣的廣告語,讓F-TYPE聽起來趨于完美。不過相比同樣是雙座敞篷跑車的寶馬Z4,奧迪TT等車型,F(xiàn)-TYPE突破100萬的售價基本上是同級別車型的一倍左右,所以在銷量上也多是相形見絀。由于4S店少,捷豹后期相應的維修保養(yǎng)成本也會較高,并且不少零件都要從海外進口,維修周期也被無形加長。綜合來看,這款跑車的性價比不僅比同級對手低,而名聲上也不及對手響亮。也許,F(xiàn)-TYPE剩下的就是它尊貴的英倫血統(tǒng)和討人喜歡的外觀設計了。
手工One-77
阿斯頓·馬丁一直是一個以大手筆著稱的品牌,旗下除Cygnet和V8 Vantage外,其它車型均搭載了V12型發(fā)動機。大排量發(fā)動機的使用自然就意味著成本的增加,搭載了V12發(fā)動機的車型售價全部在300萬以上,Zagato的1200萬和標價4700萬的限量版One-77,讓阿斯頓馬丁賣的已不僅僅是車,而是一種完美的手工造車理念,以及堅持英國最高水平的手工造詣。
英國人對手工勞動的追捧和講究細節(jié)的性格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奢華的汽車品牌,除了英國汽車之外,你很難再找到如此“講究”的制造標準。為了追求One-77完美的車身曲線,車廠拒絕使用機器來拼湊車身,每一條弧線和接縫都是技師們手工勞作的結晶。
從一體成型的車尾面板即可看到One-77對手工打造的崇尚,不僅是取消的行李箱,而且整個車尾沒有任何折線、切口或縫隙,充滿曲線和弧度的側翼子板與尾部融合在一起,這是用機器無法實現(xiàn)的視覺效果。但從普通者的角度出發(fā),恐怕很難會有人注意到這么一個細節(jié),更是無從知道這種追求完美的背后需要付出多么高昂的代價。但這就是英國人堅持的“講究”,也正是阿斯頓·馬丁品牌一貫堅持手工打造的核心價值觀。
不光是One-77,勞斯萊斯、賓利也有許多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車型。將巨額的金錢花在很多看不見摸不著的地方,這恰好是英國車小眾卻又高傲的緣由。它不僅對擁有者,甚至是欣賞者的水平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這其實和收藏古玩頗有些共同之處,看上去平淡的東西,往往隱藏著極大的價值。所以,高端的英倫品牌賣的往往不僅是一輛車,更是一種追求極致的信念。這種信念,與性價比無關。
人們常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英國人的戲劇演得好,文學也是出類拔萃,即使單論現(xiàn)代的時尚也是時代的佼佼者。但所有的這些并不能改變英國汽車工業(yè)的波折命運。
命運弄人,很多時候會讓人聯(lián)想到情感問題,而真相則往往是血脈相承的性格使然。有一種說法這樣提到:“德國人發(fā)明了汽車、美國人發(fā)展了汽車、法國人用科技推動汽車、英國人用精心制作汽車”,這倒是見仁見智的,但掀起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英國人在機器制造領域的傲氣確實還是有目共睹的。骨子里的傲氣與固執(zhí),倔強與執(zhí)著也讓英國汽車品牌從多到少,從強盛到衰落。實在要找補一下的話,只能說純正的英國車已經(jīng)很少了。
燙手的豪門權杖
幾乎所有的英國汽車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多會有一段為人津津樂道的癡迷精神,你問下度娘就知道了。我們想探討的是,為什么常常頂著爵士光環(huán)、皇室御用的英國車,在不經(jīng)意間竟會消逝得無跡可尋。這就好比世界杯賽場上,本土作戰(zhàn)的時候,憑借“天時、地利、人和”,英格蘭才捧杯成功,而此后就再沒獲得過冠亞軍決戰(zhàn)的機會。
球員問題么?英格蘭向來不乏大明星,戰(zhàn)術問題么?沒有哪個教練會傻到只會打一種戰(zhàn)術吧。大明星也得懂得協(xié)作與妥協(xié),德國隊的明星們踢的團隊足球和意志足球才鑄就了如今的輝煌,寶劍鋒自磨礪出,德系品牌ABB如今這般風光無限,它們之間競爭乃至競技的藝術才是所有車廠應該學習的地方。
以既是品牌也是集團的百年羅孚為例,最初它是生產(chǎn)安全型自行車的,一句“羅孚讓世界充滿時尚”的口號讓其產(chǎn)品賣瘋了,你能說英國人骨子里缺少營銷細胞?而永續(xù)經(jīng)營恰恰是英國人不太擅長的事,先后收購過羅孚公司的包括卡車制造商利蘭公司(1966年)、英國航空公司(1988年)、BMW集團(1994年)、中國南汽(2005年,由于商標權問題,羅孚品牌實際上已經(jīng)消失)。其間,羅孚車型的暢銷期多不超過十年,改組過程中成立的英國汽車公司(British Motor Corporation)最鼎盛之時曾坐擁羅孚(路虎前母公司)、奧斯汀(MINI始祖)、莫里斯(后更名MG)、捷豹和凱旋五大品牌,如今,僅存的品牌就剩下捷豹,其余的不是消逝了,就是變味了(凱旋現(xiàn)在賣的摩托車還是不錯的)。
事實上,英倫豪門的衣缽傳承中,接受者往往很難改變英國品牌的氣質或者性格,這種執(zhí)拗讓很多收購者也撓頭不已。相反,吸引車迷也恰恰是這種難以形容的英倫魅力。
外來和尚好念經(jīng)
在自己人手里就活不下去,別人就有得法良藥?事實上,好像還真是這么回事。在自己手里時,虧損嚴重,收支失衡;別人來操刀之時,很多時候就風生水起。BMW和大眾是收購英國汽車品牌并使之復興的代表車廠,當路虎還是羅孚旗下的越野車品牌時,就被BMW盯上了,不過德國人更有野心,他們的目標是MINI、路虎、勞斯萊斯等品類代表品牌。從1994年BMW的收購行動開始到福特將捷豹路虎賣給印度塔塔汽車公司,三次交易金額達60億美元,也足見英國車的高貴。最終MINI、勞斯萊斯在BMW集團旗下重現(xiàn)輝煌,也讓BMW集團旗下車型的市場覆蓋率更廣。
1998年,賓利被大眾公司收購,而大眾看重賓利無非是想提升集團的品牌形象,而大眾在接手賓利后不僅沒有改變賓利偏重運動的豪華車氣質,其推出的雅致RedLabel完全消除了人們的顧慮,賓利的英國皇家血統(tǒng)和手工打造工廠都足夠純正。進入大眾集團的幾年時間內,賓利不僅成功翻身,而且銷量年年攀升,2005年賓利全球銷量8627輛,2007年更是近萬輛,在近兩年的業(yè)績也是可圈可點:2013年全球超豪華車市場整體銷量同比下降6%,賓利逆市增長后,在超豪華汽車市場份額上升3個百分點,達到25%。
無解才是最難的題
財務問題、性格問題、管理問題、營銷問題,太多的問題其實都不是最大的問題。我們甚至可以得出一種大膽的推論:很多英國品牌如果當年仍在英國人手里,通過融資、戰(zhàn)略調整、模式創(chuàng)新等或許可以走出低迷,但英國人就是不愿意這么做,他們的意識里,英國人不能這么干,至少在我手里這么干了是有違英倫風范和皇家氣質的。
作為喜歡看球的人來說,每次都會在意識里給英國隊打下一個高分,結果都大失所望,它們下一次奪冠會是什么時候呢?我們還真不知道,不過值得肯定的是,英國隊的實力不俗、潛力不小、大牌不少、銀兩不缺,缺的到底是什么呢?創(chuàng)新、改變還是一如既往的堅守?哎,有趣的英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