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117200
摘要: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發(fā)展史上看,我國在很早的時候就建立了都江堰,它是我國非常著名的水利工程建設,為我國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的發(fā)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偠灾姽こ痰慕ㄔO主要是為了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提高對水資源的利用率,造福子孫后代,實現(xiàn)我國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本文主要就是針對水利水電施工中的導流問題進行了相關的論述。
關鍵詞:水利水電;導流問題;技術分析
概述: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具體實施工程中,要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不同情況建立不同的建筑類型,比如水閘、堤壩、渠道等等。只有建立好這些工程才能實現(xiàn)對水資源有效利用,才能達到用水的目的。但是,從我國近年來的水利水電工程來看,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依然伴隨著一些問題,下面就對導流問題進行一下論述。
一、我國水利水電施工的特點
從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角度進行分析,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大多建筑在大的江河支流或者內陸河流上。從我國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階段來看,我國修建了大量的水利水電工程,不僅提高了對水資源的利用率也解決了河流本身的問題。水利水電工程與和河流的地理位置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造成了水利水電工程的具體差異,對工程的工期、成本、消耗都會造成不同的影響。我們還要考慮到上述的特點可能造成的成本問題。因為施工規(guī)模大、工期長必然會造成施工的成本的增加,還有施工中要考慮到河流附近居民的安置問題。所以這些因素都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造成了影響,在施工的工程中,這些問題也都必須要考慮到,并予以妥善的解決。
二、影響水利水電導流的因素
1.水文因素
從導流施工方案本身來說,能夠對其造成影響的一個主要因素便在于水文條件,例如結冰、流冰、洪水、水流量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如果說沒有加以考慮,都極有可能會對于整個導流方案的建設造成極大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河流流量大并且河道寬敞的情況下,便可以使用分段圍堰的形式來處理,而如果說是由于水文變化較大的河流,那么就應當采用基坑淹沒法,利用這這兩種不同的措施在施工中,都能夠切實有效的是讓河水的流量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控制。此外,如果說施工現(xiàn)場的河流存在枯水期,那么就應當利用枯水期的時間段來進行迅速的施工。
2.地形地貌因素
水利工程周邊的地質地貌條件,也同樣是導流方案選擇過程中所必須要加以重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說河流的河床極為寬敞,但是在施工期間河流本身有著通航或者其他物體通過的需求,那么就應當采取分段圍堰的措施。如果說在河道之中存在著天然的石島或者是沙洲,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分段圍堰的方式來進行布置,特別是利用縱向圍堰的方式,能夠切實有效的達到施工目的。而當河道之中存在堅硬的山巖或者是河道狹窄的情況下,就應當使用隧道導流的方式來進行施工。在河岸較為平坦并且還能夠在施工期間對河道進行利用的情況下,那么就應當使用明渠導流的方式來進行施工處理。
3.地質與水文地質因素
水利工程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其自身所可能遭遇到的地質面貌以及水文地質現(xiàn)象都是多樣化的,通常情況下,在河道兩岸所具有的抗壓強度足夠的情況下,便可以直接使用隧洞導流的形式來進行相應的處理。而在河岸風化嚴重的情況下,并且沉積層厚度較大,就只能夠采取明渠導流的方式。河床的束窄程度決定了過水斷面的面積與水流流速,為避免河床不被過分沖刷,進而掏空圍堰基礎,應以河床的地質條件為依據(jù)來確定河床束窄程度。巖石河床具有較強的抗沖刷能力,其河床的允許束窄也就相應較大,而當河床覆蓋層較厚時,其抗沖刷能力就較弱。
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常用的解決導流問題的方法
在利用該技術進行實際施工的過程中,能夠明顯的發(fā)現(xiàn)導流施工所涉及到的情況較多,各個方面的影響因素都較多,甚至有可能由于導流的原因而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施工,所以,必須要對其慎重的對待。
1.明渠導流
傳統(tǒng)來講,此法多用于兩岸較緩,有較寬的灘地或是兩岸有溪溝、老河道等,施工時導流流量較大,地形和地質條件利用于布置明渠的工程等。另外,此法比一般的涵洞導流少,過流能力還大,施工也是較為方便,如果具備了導流的基本條件,宜采用明渠導流。當前,世界上最大的河床明渠導流是印度大比河烏凱土石壩導流明渠,全長有1372m,梯形斷面,渠底最大寬度235m 等。
2.全段圍堰法
主河道為圍堰一次性攔斷,同時水流被導向旁側的泄水建筑物而下泄的導流方式。通常要根據(jù)泄水建筑物的不同,一次攔斷導流再進一步劃分為隧洞導流、明渠導流、涵洞導流的方式。通常對于流量很大,河槽較深窄的情況,而且河槽的一側還有較寬臺地,埡口甚
至是古河道的壩址,可以采用一次攔斷,明渠導流的方式。導流流量小的,通常指不超過20~30 立方米/ 秒的小型工程的枯水啟動導流通常是用渡槽。
3.分段圍堰法
此法需要用圍堰將全部河床的水工建筑物的分為若干段,分期分段完成整個工程的施工。可以先圍住河床的左岸或兩岸,使河水從束窄的河床通過;然后可以再完全截斷河流,使全部河水從已經建成的建筑物通過。這種方法通常適用于河床較寬,流量又很大,施工期較長的工程。
4.隧洞導流
隧洞是在水利工程施工基坑的上下游修筑圍堰擋水,使原河水通過隧洞導向下游的施工導流方式。它通常用于河床外導流,山區(qū)河流,山高谷窄而且兩岸險峻,地形不利于開挖明渠則采用涵洞導流。此種方法的導流方式造價較高,另外通常將導流涵洞與永久性建筑物相結合,達到高利用的特點。
結束語:
我國在很早的時候就建立了都江堰,它是我國非常著名的水利工程建設,為我國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的發(fā)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提高對水資源的利用率,造福子孫后代,實現(xiàn)我國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通過對水利水電工程特點的詳細介紹,提出了導流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重要性。要加強對水利水電中導流問題的控制必須要結合我國水利工程建筑的相關規(guī)范,根據(jù)建筑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導流方式,提高對資源的利用率,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實現(xiàn)水利工程建設的經濟利益和生態(tài)利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廖和武,水利水電樞紐工程施工中導流方案的選擇,科技風尚,2010
[2]蘇啟鳳,“金包銀”結構圍堰在導流工程中的應用,中國西部科技,2009
[3]戴宗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研究,科協(xié)論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