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希望從這里開始”這一課是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11課。主要分為兩個框題的內容,第一框《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第二框《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巳n時的時間完成,前兩節(jié)課完成了兩框的教學工作,最后一節(jié)課為練習課,加強學生的知識,鞏固這一課的知識。
關鍵詞:課堂;高效;反思
第一框《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主要分為三大板塊:(1)我國公民享有的受教育的權利有哪些。(2)為什么要享有受教育的權利。(3)怎樣享受受教育的權利。第二框《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分為四大板塊:(1)我國公民履行受教育的義務有哪些。(2)為什么要履行受教育的義務。(3)義務教育的相關內容。(4)怎樣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在于:在知識傳授上,基本上達到了《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探究學習,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教學過程中我利用了探究活動法、討論法和講授法相結合。在處理教與學的關系上,我充分考慮到尊重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又不失教師的主導性,調控好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及時地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偏頗、誤區(qū)和不完善的觀點進行有效的點撥和指導。
一、課堂上存在的不足
1.對于學生的學情把握不足
本課的內容是初一學生第一次接觸法律方面的相關知識,因此學生在理解某些關鍵詞的概念上存在著很大的誤區(qū),如“教育”與“受教育”的概念混淆、“權利”與“義務”的理解不清、“權利”與“權力”區(qū)分不足,所以導致學生學習后不能很好地理解書本上學到的內容,并內化為自己的情感價值觀。
2.課前預習作業(yè)設置不合理
本課的課前預習作業(yè)我選擇了同步練習上的作業(yè),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同步練習上的課前作業(yè)填空題過于簡單,學生很快就理解了,但是選擇題與判斷題設置過難,沒有起到預習的作業(yè),反而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學生在答題時會將受教育對公民的重要性寫上去,但是卻忽視了李某說的這句話“學習是我自己的私事,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這是說學習只是自己的事情,而忽視了對國家的重要性。其次,這道題目還提到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
二、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反思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夯實基礎,通過對以上幾點不足的思考,我覺得在將來的教學中要做到幾下幾點,具體要做到:
1.注意概念的講解,幫助學生走出誤區(qū)
由于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不理解,所以對于某些觀念了解不清,因此我覺得很有必要在上課前對某些概念進行分析和講解,幫助學生區(qū)分。比如,如何理解權利和義務,同時注意區(qū)分。可以從主體的角度來看,權利是自己享有的,義務是他人保障我擁有的。
2.適當補充書上沒有的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在講到義務教育時,有些學生對于義務教育的性質不能理解,所以可以將老教材上關于義務教育的性質適當補充一下,強調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這樣就可以理解義務教育是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yè)。
對于怎樣對待受教育的權利,可以聯(lián)系九年級書本上關于如何對待權利的相關知識。首先要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其次,當受到侵害時,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利。
3.教授學生解題技巧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還要教會學生掌握各大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學生在做練習后,教師要及時講解,并且在其中探索解題方法。在做選擇題時,要注意步驟:(1)排除。排除本身錯誤的選項。(2)觀察。找到題干中的關鍵字,每一個選項都要看是否正確,是否和題目有關。(3)選擇。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
在簡答題和材料分析說明題時,要側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答題時可以分為四個步驟:(1)認真讀題,理解題目所給材料的內容,以及所提出的問題。(2)仔細思考,即尋找關鍵詞,明確題目的要求。(3)聯(lián)系書本,即將題中關鍵詞與課本知識以及自身的實踐經驗等進行聯(lián)系,尋找相關的知識點。(4)結合答題,即對前面分析、聯(lián)系所得到的知識點和認識進行總結,組織好答案。只有這樣堅持不懈地訓練,逐步掌握解題的規(guī)律性,才能提高答題技巧和審題解題能力。
作者簡介:夏怡辰,女,1989年1月28日生,就職于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胥口中學,研究方向:中學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