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基礎,就需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閱讀教學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占較大比重,閱讀教學中最主要的教學形式就是課堂朗讀,因此,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就應該從朗讀教學入手,運用有效的策略提高朗讀效率。
關鍵詞:興趣;引導;感悟
朗讀作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朗讀的成功與否關乎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因此,必須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予以重視。但目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學生對朗讀興趣不夠,缺少對文章的感悟。因此,為了提高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效率,本文對有效的朗讀策略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對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還處于愛玩好動的年紀,他們的思想、心智還不是很成熟,并不能真正理解閱讀的重要性,低年級學生更多的是憑借喜好、興趣來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興趣,這樣能夠讓學生主動進行朗讀學習,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利用分角色朗讀的形式進行教學,有的學生扮演小蝌蚪,有的學生扮演鯉魚媽媽,有的學生扮演烏龜?shù)鹊?,學生都爭先恐后搶著扮演各種角色,非常投入地進行課文朗讀,學習氣氛異?;钴S。通過分角色朗讀可以將低年級的小學生帶入到課文情境當中,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在分角色朗讀過程中學生能夠更準確地抓住人物性格,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通過分角色朗讀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去感悟
在進行低年級朗讀教學的時候,培養(yǎng)學生興趣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因為低年級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并不多,不太熟悉句子結構,因此,不應該讓學生過多研究語氣詞、形容詞以及句型,而是將更多時間留給學生去朗讀,感受、理解文章的主體,學會如何在朗讀過程中抒發(fā)情感,進行情感表達。例如,在學習《秋天的圖畫》一課時,雖然學生能夠正確且流利地讀出課文,但是想要達到聲情并茂的朗讀還是存在困難的,因此,教師應該先讓學生體會到文中所表達的情感,當學生與作品達到情感交融的時候,就可以將書本上的文字通過朗讀變得靈動起來。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影音等方式,將秋天的美景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通過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讓學生真實感受到勤勞的人們對秋天的喜愛以及贊美之情,再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融入課文當中,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內心對秋天的贊美之情,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朗讀教學的效率。通過引導學生感悟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的重點內容,為了改變當前教學低迷的現(xiàn)狀,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學生去感悟等措施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通過強化朗讀教學,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知識,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接班人,因此,我們更要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基礎教育。
參考文獻:
[1]劉懿.淺談目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若干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0):218.
[2]卓嘎.淺談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傳奇?zhèn)饔浳膶W選刊,2013(7):23.
作者簡介:陳燕娟,女,1980.1,本科,余姚市姚北實驗學校,研究方向:小學低段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