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的生活化,有利于學生學習并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日積月累,增加學生詞匯量,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方法;語言環(huán)境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與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英語課堂教學為生活服務。
一、選擇與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一)與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英語教學首先要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學生最感興趣的是學校學習生活。如課堂用語“起立”“坐下”,同學們每天都能接觸到。例如 “stand up,sit down”這兩句英語口語,與漢語對照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學英語原來是如此有趣。再比如在第一堂課的單詞教學中就可以適當?shù)剡x擇一些在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植物的單詞,如“duck,monkey,dog”等。還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學過的單詞,自己編一個小故事,主題“我的小樹林”。
(二)與課堂相適應的方法
1.模仿老師
比如說“Talk about it.”這一模塊中,我們就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模仿,帶表情說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饑餓狀;“I am thirty.”可以做口渴狀,等等。還可以鼓勵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領讀句子。讓他們模仿教師平時上課時的表情、動作,鼓勵他們學著使用課堂用語。比如說“Stand up.”“very good.”“ Sit down.”“please.”
2.自我表演
例如我常用的學生自我表演法,讓學生利用每節(jié)課的前五分鐘表演鞏固已學句子,具體做法是:學習小組表演對話,能說什么就說什么,說錯也沒關系。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感到有說錯要受批評的壓力。
3.選擇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手段
(1)出示生活中的事物,貼近學生生活。如我教一節(jié)復習課時,為了避免機械枯燥的復習,事先我讓學生帶好實物apple,pear,banana等水果,還有學生現(xiàn)成的文具。上課了,我先出示幻燈,讓學生逐一讀出單詞,然后再用“show me ”句型,讓學生舉起所說的實物,最后進行聽音樂傳實物游戲,音樂停時,實物在誰手中,誰就要說出實物英文名稱。這樣,學生興趣盎然,大大提高了復習效率。
(2)利用英語幽默小故事增加課堂情趣。學生都喜歡幽默的老師,有時課堂上來個“小幽默”,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二、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在生活中積累英語
(一)創(chuàng)設課內外語言環(huán)境
英語學習必須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效果才能明顯。創(chuàng)設課內外英語環(huán)境,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老師課外帶頭說,無論在校園內外,碰到同學老師帶頭用英語打招呼:“Hi!boy,How are you?”一段時間后,同學們碰到老師,或是同學之間也會爭先恐后用英語打招呼,逐漸養(yǎng)成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習慣。
(二)英語基礎知識在于日積月累
面對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小學生,可以把句子減縮成詞,就是重點詞教學。當學生了解了“詞”,再用“詞”擴展成句。
(三)有興趣的記憶訓練可以促進英語的積累
如教listen時,我用手半握拳放在耳后,同時做傾聽的動作,反復幾次后,只要老師的手半握拳放在耳后,學生就心領神會。同樣,以雙手平攤往上一抬,學生就知道是齊讀。這樣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加大了學生聽說英語的練習密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英語,輕松愉快、樂于接受。我們只有不斷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引導他們多參與一些積極有效、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快快樂樂地獲取知識,輕輕松松提高他們的英語素質。
參考文獻:
黃焱.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 2013.
作者簡介:李永平,女,1975年3月生,學歷:大專,就職于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鐵樹學校,研究方向:中小學教育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