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建筑工程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加強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管理。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要點,然后提出了加強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檢測;質量
1引言
通過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可以有效保障工程質量,對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也可以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建筑工程檢測還會對就建筑工程成本和建筑工程質量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建筑工程檢測是及時控制工程物資、質量、施工過程質量和工程實體質量的重要手段。檢測機構要對檢測報告負責,必須真實、準確、科學、規(guī)范,應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水平。
2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要點
2.1地基基礎檢測
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建筑工程結構整體的穩(wěn)定性具有直接關系。地基基礎檢測工作主要是保證地基基礎工程符合相關設計標準以及安全標準,地基基礎檢測屬于地基工程質量控制重要的關口,因此需要加強重視力度。目前我國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檢測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檢測機構不規(guī)范、檢測人員綜合素質偏低、檢測工作存在安全隱患等,需要加強建筑工程檢測市場監(jiān)督,不斷提高檢測人員綜合素質,加強檢測安全防護,加強各方面的溝通,確保地基基礎檢測工作高質量完成,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質量保障。
加強地基基礎檢測的具體措施:在樣品采取方面,第一,確保樣品的質量以及代表性,為地基基礎檢測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jù)參數(shù)。第二,規(guī)范取樣操作流程,做好包括鉆孔、取樣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第三,對樣品質量進行信息化管理。在樣品封存方面,對于土壤樣品,采取好的樣品,不論是原狀土還是擾動土,都應立即密封取土筒并附上標簽;取土筒所有的縫隙均應以膠布封嚴并涂上融蠟;若原狀土取樣時不滿取土筒應以擾動土充填土與筒壁之間的縫隙,擾動土應選擇近似天然濕度的擾動土。對于巖石樣品,為保持巖石樣品原有的天然濕度狀態(tài),取好的巖石試件應立即包裝封閉處理,其中硅質硬巖樣可不作處理,泥質巖樣品可用紗布包裹后全部以融蠟澆注;巖石樣品標注巖石的上下記號;無論是硅質硬巖樣其巖樣品還是泥質巖樣品均應附上標簽。
2.2樁基檢測
樁基由樁和承臺組成,是建筑的基礎支撐,承載著上部荷載。若樁基不穩(wěn)或松動,極易引起上部結構傾斜,甚至沉降坍塌。所以樁基施工完成后,需依據(jù)規(guī)定標準對其質量進行檢測。但樁基在建筑工程中屬于隱蔽結構,無法直接檢測,這就要求采用其他檢測技術。目前常見的檢測方法有低應變反射波法、鉆芯檢測法、聲波透射法等,綜合工期、成本、精確度和安全性等因素加以考慮,低應變反射波法檢測速度快、工藝簡單,可實現(xiàn)無破損檢測且成本劃算,綜合性能較好,在現(xiàn)代建筑樁基檢測中有著廣泛應用。
低應變反射波法是在應力波理論的基礎上形成的,主要用于判斷樁身的完整性,可快速查出樁長是否符合要求、樁體是否存在質量缺陷、混凝土強度等級如何。在檢測時,通常借助力錘或力棒在樁頂敲擊施加壓力,產(chǎn)生的應力波便沿著樁體向下傳播,直至樁端產(chǎn)生反射。應力波在傳播時,若中途遇到縮徑、離析等缺陷時,同樣也會產(chǎn)生反射。樁頂?shù)膫鞲衅鲃t負責接收這些反射波信號,經(jīng)專業(yè)儀器放大后加以分析處理,將信號描繪成曲線圖的形式供技術人員觀察判斷。曲線特征可較為準確地反映出樁體狀況,根據(jù)平均波速可估算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低應變反射波法的流程:在準備階段,主要是選擇并調整儀器、收集相關資料等工作,必須確保全部工作都到位,否則將給測試結果帶來不利影響。開始檢測時,需再次檢測全部用到的儀器設備,合理設定各項參數(shù);對樁基進行清理,確保樁頂平整清潔;正確安裝傳感器后,根據(jù)要求選擇能量激振;采集反射信號并進行分析,最終得出結果。
2.3建筑整體施工質量的檢測
在建筑基礎工程基本完成后,更要加強對施工質量的檢測。例如,建筑門窗質量的檢測,門窗的質量關系到建筑的安全性,決定著住戶,公司等私人及公共財產(chǎn)的安全,因此必須嚴格的檢測好建筑門窗的質量。首先要保證門窗的安全性,從表面到內部都要進行檢測,檢測所用材料的強度與硬度是否滿足要求,門窗的厚度是否恰當,防盜性能是否達標等。在鬧市區(qū)或公路邊還要保證安裝的門窗的隔音效果較好,保證住戶或者工作人員能夠安靜的進行生活或者工作。要檢測好門窗等材料的性能,例如熱脹冷縮的性能,抗打擊性能等。保證門窗不因季節(jié)變化,天氣變化而出現(xiàn)損壞。門窗質量檢測還包括表面的美觀程度,表面不能有劃痕、擦傷,缺損等。
3加強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的措施
3.1強化企業(yè)領導,高度重視質量檢測
一個企業(yè)體制是否完善,作為領導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對于質量檢測的標準化的管理,首先需要企業(yè)的加強管理,領導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合理化的管理體制。而一個強有力的管理體系的制定。需要一個全方位的有管理能力的領導來完成。所以,作為企業(yè),應該首先培養(yǎng)領導的自身素質,將其自身能力提升,進行定期培訓,有一個好領導才有好員工。領導能力的提升,帶動整個企業(yè)員工素質的提升。在質量檢測標準化進程中,領導要高度重視海量檢測,要意識到建筑工程中質量問題的重要性,對于質量檢測進行高度管理,加強其人員的調配,人員素質的提升,管理的強有力以及監(jiān)督管理體制的實施。
3.2儀器設備管理
凡對檢驗準確性和有效性產(chǎn)生影響的測量和檢驗儀器設備在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校準或檢定,檢定可采用自校和測量兩種方法,檢定或校準合格的儀器設備應貼上合格標簽。(1)按計劃購買儀器設備。儀器驗收報告、合格證、圖紙、技術資料要存檔,制訂和執(zhí)行儀器設備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建立使用情況登記和效益考核制度。(2)正確使用儀器設備。不以粗代精、不超負載使用。檢測設備的校準或檢測應送至具有校準資格的計量單位;個人對自己使用的儀器做好安全管理,防盜、防火、防水、防爆。(3)發(fā)生故障應及時查清原因。應由有相應維修能力的技術人員進行維修,并詳細記錄維修情況及修復后性能檢測情況。
3.3建立檢測檔案
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比較長,為確保檢測試驗工作按照檢測試驗計劃和施工進度順利實施,做到不漏檢、不錯檢,并保證檢測試驗工作的可追溯性,對檢驗頻次較高的檢測試驗項目應建立試樣臺賬,以便管理。檢測試驗結果是施工質量控制情況的真實反映,將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的檢測試驗結果及處置情況在臺賬中注明,將臺賬作為資料保存,不僅能真實反映施工質量的控制過程,還能為檢測試驗工作的追溯提供依據(jù)。
3.4提高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
(1)技術水平的提高。實驗室技術人員應積極鉆研業(yè)務,開展本崗位的科學研究,積極探索試驗的新思路、新方法,實驗室管理的新措施、新模式,提出創(chuàng)新性的設想或建議。(2)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檢測的管理。室內室外檢測分開,將檢測項目細化,實行專人負責。質量監(jiān)督員必不可少,主要負責對檢測人員是否執(zhí)行相應的計量檢定規(guī)程、標準或技術規(guī)范進行檢測實施監(jiān)督,保證其準確無誤。(3)正確掌握檢測方法。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應掌握認證的基本知識、崗位責任和授權范圍的檢測方法;檢測員上崗培訓應根據(jù)檢測項目合理配置,內審員培訓一般不少于兩名,設備管理員不少于一名。
結論
質量檢測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水平,必須首先加強質量檢測管理,完善質量檢測制度,這不僅關系著建筑工程事業(yè)的安全發(fā)展,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最基礎的保障。
參考文獻:
[1]侯偉生.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技術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
[2]孫玲.我國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的現(xiàn)狀及應注意的問題研究[J].現(xiàn)代裝飾,2011(2).
[3]王翠環(huán).探討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的重要性[J].科技與企業(yè),2013(22).
[4]張廣益.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對滲漏的防治措施[J].中國科技投資,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