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懷著愉快的心理,認認真真寫好漢字,寫規(guī)范字,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边@是《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生寫字提出了新的要求。崔巒老師在一次人教版實驗教材教學觀摩研討會做總結性講話時也指出:“字是一個人的另一張名片,是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的一部分,我們要讓孩子踏下心來,好好地寫字,我們的老師也要寫好字?,F在,我國弘揚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不能丟掉這一傳統(tǒng)。評估語文課的質量,不要忽視這一點。”扎扎實實地開展書法教育勢在必行。
如何讓學生掌握漢字的寫法,提高寫字水平是我校書法教育課題的重頭戲。經過兩年多的書法教學實驗,本人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一、從點畫學起
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睂W書法要懂得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學書法先學點畫。可從點、橫、撇、捺、提、折、勾八種基本筆畫入手,基本掌握后再學習常見的偏旁,然后進行整個字結體訓練,結構教學按獨體字、左中右結構、上中下結構、半包圍結構、不規(guī)則結構等逐步推進,先學獨體字,后學合體字,再學復雜結構,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并對特別難寫的字作重點講解。這樣的教學按一定的規(guī)律上升,同時也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學習點畫時,也可結合一些簡單的結構來教學,如每學一種筆畫后,可寫一些帶有該筆畫簡單的常見的字。這樣,既能使前面所學得到鞏固,又能將結構教學由此筆畫教學引申、過渡。八種點畫、常見偏旁學完后,基本結構也學了不少,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打下了基礎,這同時也可避免學生學習點畫時滋生枯燥乏味的情緒。
二、由臨摹學起
臨摹是傳統(tǒng)沿襲下來學習書法的唯一途徑,臨摹需要有耐心、還要有規(guī)則。按一定的次序即遵循由摹到臨的規(guī)則。對于一個書法練習者特別是初學者而言,向前人、向名家學習—摹帖與臨帖是學好書法的關鍵,也是學好書法的必然途徑。在教學中,教師選擇符合小學生當前書寫水平的名家楷書字帖,適當教授讀帖、背臨、意臨、精臨的基本方法,使他們掌握“看一想一臨一比一改”五步臨寫法,讓他們在臨摹中不斷提高書寫水平。當然,臨摹的最終目的是制作,創(chuàng)作是教學的關鍵一環(huán),學生最終學得怎么樣,老師教得怎么樣,都能在其中反映出來,創(chuàng)作不是空中樓閣,它必須以大量的臨摹練習作積累,必須有扎實的臨摹功底,先臨摹后創(chuàng)作,邊臨摹邊創(chuàng)作。
三、授予寫字方法
在教學中,要注意本節(jié)課所教授的基本筆畫、偏旁、結構與熟字之間的內在聯系,注意辨別和遷移。寫前要認真觀察字形特點,觀察漢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寫后也要和范字對比起來觀察。我們的寫字教學應當教給學生科學的寫字方法。
(一)觀察、比較
觀察是一種有意的、有計劃的,比較持久的知覺。但許多事實證明,兒童的觀察字的時候,常常離開筆畫,結構之間的關系,而把觀察的放在局部筆畫的單純形態(tài)上。要培養(yǎng)兒童對字的觀察力,則要教會他們如何“看字”除了讓他們注意觀察點畫的空間及其形態(tài)外,還要讓他們在注意筆畫的關系上分析字的結構。用直觀對比的方法來培養(yǎng)觀察力是很有效果的。
(二)領悟、發(fā)現
要提高寫字能力,在寫字的時候就應該做到反復比較、反復推敲,去領悟、去發(fā)現。在指導學生書寫的同時,要注重引導學生“悟”出漢字的書寫特點,及每個字各部分之間的搭配關系。學一個帶動一串,從自己熟悉的課本內找出與本節(jié)課結構相同的生字,讓學生掌握方法,歸納出書寫要點,幫助他們準確把握書寫規(guī)律。
四、合理的練習
練習方法不當,就會事倍功半;合理的練習,能立竿見影,縮短技能形成的過程。在練習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明確練習的要求。目的性越明確,練習的效果就越好,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訂每次或每階段的目標。在規(guī)定目標時還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少而精。二是循序漸進。三是難易適中。合理的目標使學生能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進步,這樣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掌握技能的自信心。第二,科學、合理的設計練習方法。習的內容可由簡趨繁、由易到難分為四個階段既:點畫-部首-單字-詞組。在具體方法上,各階段都應貫徹先摹寫后臨寫的原則。第三,及時分析、糾正練習,提高自檢能力。為提高練習效果,老師應及時分析、評改作業(yè),讓學生了解的結果。及時地鞏固成績、糾正錯誤就能加速分化過程,促成好技能的形成。在分析練習的優(yōu)、缺點的過程中,還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我檢查的能力、自我分析、尋找差距的能力。為此平時就要要求學生對點、畫結構的基本形態(tài)有異常清晰的印象,這樣才能做“意在筆先、心中有數”訓練學生的自檢能力也就是練學生的“眼”力。學生一旦養(yǎng)成自檢能力,則會受益終生。第四,學以致用,激發(fā)興趣。寫字是很枯燥的,要讓學生長期保持寫好字的好習慣,變“要我寫好”為“我要寫好”,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十分重要。首先,要形象生動地向學生介紹書法的有關知識,歷代書法家的掌故逸聞,宣傳寫好字的必要性,激起學生的自豪感,啟發(fā)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其次,調動一切新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興趣。在教學實踐中,多開展寫字競賽活動,通過比一比,看一看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在競賽活動過程中,人的威信動機和自尊、自信、自我求成的需要得到強化而競爭心理又會反饋為學習動機的形成和興趣的提高。
掌握漢字的寫法,提高寫字水平是我校開展書法教育所追求的目的之一,但我們更期望的是學生能從寫字中學會更多,領悟更深。學生在練習寫好字的過程,他們的觀察力、注意力、意志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必將得到一定的鍛煉,與此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嚴謹、細心、認真、專心致志精神。小學生通過寫好字的過程形成一系列良好的心理品質后,無論是對所有學科的學習還是個人的未來發(fā)展,都能起到正面遷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