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性格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小學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發(fā)育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環(huán)境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如不注意,會使部分學生,誤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造成終身遺憾。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如何在教育教學中滲透好法制教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使之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是非常重要的。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最基礎的學科,可以說學生是否學好語文,對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學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如同房屋下的奠基石一樣,奠基石堅硬、扎實,房屋穩(wěn)而不倒;奠基石松而不硬,房屋自然經不起風吹雨打,很容易倒塌。所以作為語文學科教師,更要在教育教學中抓好語文學科教學,努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固然重要,但當今社會,所需人才,必須德才兼?zhèn)?。俗話說得好:“有才有德是一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無德有才是危險品?!笨梢姡暗隆钡闹匾?,學生良好品德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同時也不能忽視法制教育,讓學生從小認識國家法律,了解國家法律相關內容,一是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一種用法律保護自己的行為意識;二是可以使學生通過學習法律相關知識,使他們知道法律的重要性,從而在自己的學習、生活等活動中,自覺地養(yǎng)成一種不違反國家法律的習慣。那么如何在語文學科教育教學中滲透好法制教育呢?下面舉兩個我在教學中遇到的例子。
例1:在上《去年的樹》時,可滲透的法制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中的第三條 國家依法實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發(fā)證制度。依法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權屬證書式樣由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規(guī)定。第二十一條禁止毀林采種和違反操作技術規(guī)程采脂、挖筍、掘根、剝樹皮及過度修枝的毀林行為。讓學生初步了解,采用的方法是:設疑解惑,討論交流。根據(jù)我校學生情況,具體做法是:(1)講童話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2)引導學生回答:聽完這個童話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讓學生各抒己見。(3)你知道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局面嗎?(這時要相機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的相關內容)(4)小組合作交流:一是如果讓你來設計這篇課文的結局,你會怎么設計?二是針對課文的這個結局,我們應該怎么做呢?通過交流討論,從而讓學生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也讓他們知道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的相關內容。達到滲透法制教育的目的。
例2:在教學六年級下冊綜合復習閱讀材料7智慧之花時,可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第七條、第十一條、第十五條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采用的方法是:滲透教學,拓展延伸。具體做法是:(1)學習到文中東北小姑娘江雪的故事時,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說一說她此時遇到了什么情況?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2)相機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內容。(3)拓展延伸。師生共同討論:一是如果江雪不制止那位阿姨買雪糕,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二是我們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是怎樣做的,以后是否會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和他人?通過這樣的討論,相信學生在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內容的同時,也讓學生知道了在生活中,如果遇到類似問題,自然會用法律來維護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權益。從而達到滲透法制教育的目的。
在語文教育教學中,能這樣滲透好法制教育,需費一定的功夫,要求我們教師做到:(1)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認識現(xiàn)行我國法律的水平;(2)認真?zhèn)湔n,找準教材中法律知識的滲透點,相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當然不是一節(jié)、兩節(jié)課就能把法制教育滲透好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現(xiàn)行法律較多,不是每一節(jié)課都滲透法制教育,即便每節(jié)課滲透,也滲透不完我國的現(xiàn)行法律知識。在教學中我們只能適當?shù)貪B透,引導學生有學法律知識的意識,從而促進學生重視法律,培養(yǎng)學生熱愛法律知識,喜歡學習法律知識,把學習法律知識的習慣,從課堂教學中,轉入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去,這樣學生就會學到更多的法律知識。從而達到學習法律知識的目的。
學生學習了法律知識,知道法律知識,知道了法律的重要性,自然會養(yǎng)成遵守法律的好習慣。學生有了這樣的好習慣,思想品德自然就有了一定的提高。為培養(yǎng)學生成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新人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