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得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興趣是學生認識事物和關心事物的主要動力。古今中外凡在學業(yè)中有成就的人,對學習都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對數(shù)學保持濃厚興趣的人,他會全神貫注地進行學習,千方百計地想方法去認識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平時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數(shù)學學習中去。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效果的好壞有著直接的影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無興趣,決定了他對學習的愛厭和追求。如果學生對學習不能保持興趣,就會視學習為一種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從而導致學習效果較低,成績下降。因此,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后,就更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手段來誘發(fā)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習興趣得到保持乃至高漲,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數(shù)學這門學科的抽象性決定了它有一定的枯燥感。在數(shù)學課上教師在有意識地設計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內驅力,不拘一格敲開學生智慧的大門,讓數(shù)學課充滿活力,也讓學生愛上數(shù)學這門學科。對低年級學生來說,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形成,無論干什么往往憑興趣出發(fā)。天真活潑的孩子只有對數(shù)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形成強大的推動作用,才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究新知,學習新知。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研究他們學習掌握知識的規(guī)律。
一、設計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故事對于每一個少年兒童都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不論家庭情況如何,每一個孩子在孩提時一有閑暇總會纏著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給講個故事,哪怕大人的故事編得破綻百出,他們也會聽得津津有味,并且沉浸其中。我在工作中就將教學內容滲透在故事中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了,積極性也就不用提了,教學效果也非常顯著。
二、創(chuàng)設游戲性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游戲是兒童最熟悉,最樂意參加的活動。兒童是在游戲中成長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符合兒童的游戲活動,啟發(fā)學生在喜悅中理解和掌握概念、規(guī)律,分析數(shù)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把單調,重復,類同的數(shù)學知識游戲化是調動學生積極投入學習的好方法。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數(shù)學,其注意力和觀察力都有明顯的加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容易被調動起來。
三、創(chuàng)設操作性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在很大程度上還依靠動作思維,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通過實踐操作,充分運用眼、耳、手、口等各種器官,讓兒童感知數(shù)學問題,理解數(shù)學概念。
(一)畫一畫
在學習了“認識物體和圖形”后,讓學生用學過的平面圖形畫一些圖案,學生積極性非常高,畫出了如房子、機器人、火箭、花兒等。在畫的過程中,學生加深對所學圖形的認識,同時又培養(yǎng)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擺一擺
一年級學生學習數(shù)的組成和分解、加與減時,讓學生拿出學具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擺一擺,加強感性認識,促進知識的內化。
(三)玩一玩
學習了立體圖形,為了讓學生體驗立體圖形的特點和區(qū)別,可以讓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自由地玩。學生通過搭一搭、滾一滾,加深對四種物體形狀的體驗。
(四)分一分
學生學習了分類,知道了分類的作用后,可以來一次“小鬼當家”,要求學生整理自己的書房,家里的衣柜、鞋柜等,提高學生生活的技能和審美情趣。實踐證明,重視實際操作,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讓學生親自體驗探究,能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實際動手的能力,讓學生用動促思,以思促言,達到學以致用、自主學習的境界。
四、培養(yǎng)身邊典型,激勵學生學習興趣
典型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俗話說得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件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產生我要學習的動力。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身邊的典型,讓學生能夠學有目標,趕有奔頭,從而產生學習的欲望。
五、開展競賽活動,促進學生學習興趣
每個人都有強烈的好勝心,而這在小學生的身上表現(xiàn)得更是突出。只要是力所能及的,能為集體做貢獻的,小朋友們往往是有一份力出一份力,興致特別高。教學中,要把學生根據學習層次編成若干小組,這樣每個小組中的學生水平雖然是參差不齊,但是總體成績卻差不了多少,并且每個小組成員都認識到這點。然后規(guī)定每一次的考核不是看你這個人做得怎么樣,而要看你所在的這個小組的成績如何。通過這種競賽,學生的學習興趣濃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高了,而且小組中互幫互學生的氣氛也熱烈了。學生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得到提高,達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巧用“激將法”,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請將不如激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激將法,使學生產生自信,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一種我要學的心態(tài),從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作為教者,把各種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的潛能充分發(fā)揮出來,所有的學生都用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七、采用直觀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鮮明生動的圖像和實物,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適當?shù)闹庇^教學手段對學生常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有效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拥倪@句話強調了興趣的重要,要讓學生“樂之”,需要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這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而且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一個經歷過教育教學的人都知道,一旦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化被動為主動,學習就變成一種內在的動力和需求,學習將會變得事半而功倍,反之則將是事倍而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