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本來就是一門藝術(shù),語文的教學過程也應是一次藝術(shù)的欣賞過程,應充滿藝術(shù)的氣息,只有時刻置身于藝術(shù)當中,才會更深的被藝術(shù)感染。
[關(guān)鍵詞]語文 教學 評價方式
新課標的出現(xiàn)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正確對學生做出評價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然而有些教師為了順應教學改革,在評價上雖花樣翻新,但往往流于形式,一味的“好、好、好”難免顯得虛情假意,有做秀之嫌。新課改實行已經(jīng)好多年了,在這幾年中我一直在教學實踐的基礎(chǔ)上探索與總結(jié),我認為對學生的評價要以“真、善、美”為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一、 真:真實的老師幫助學生認識真實的自我
今天,我們的學生隨著時代的進步,認辨能力也有著空前的敏銳,老師的率真更能吸引他們走近,促使他們既敬愛老師神圣的一面,也寬容老師不足的一面,不再把老師當成完美的“神”,從而避免距離感。
用率真的語言與學生真實對話。語文即生活,語文即人文,語文教學的評價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情境中可以贊美學生的感情豐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激情,也可以指出學生存在的缺失。記得有一次,剛剛下課有一個學生找到我說:“老師,你有一個說法不對?!焙孟裢烂C的樣子,我靈機一動說:“那我可要虛心請教了!”學生馬上意識到自己說話不妥,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在我為他解決了知識上的問題之后,又給他指出日常交流要看情況,如果說成“老師,我對講課的內(nèi)容有想不通的地方,想和你交流一下”就妥當了。率真的語言使師生在掌握了交際方式的同時也拉近了距離,可謂一舉兩得。
以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各個方面的評價一定要以事實為依據(jù),不能一味的去贊揚好的成分,忽略缺點,以免讓學生盲目自滿。也不能用嚴厲的訓斥一味的指責,以免讓學生失去信心,陷入自卑當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進而完善自己。
記得有一次聽課,講的是《皇帝的新裝》一文,老師要求學生展開想像,續(xù)寫皇帝游行完畢回宮以后的情節(jié),首先要交代自己的思路,學生們紛紛討論,踴躍發(fā)言,大部分學生都體現(xiàn)了年輕人正義感,讓皇帝殺死騙子并賞賜那個小孩,這位老師評價道:“大家的想像力都很豐富,最讓我感動的是你們都有懲惡揚善的正義感,但是卻沒能深刻體會原作精神,切斷了原作的諷刺意味,若能延續(xù)作品風格,讓讀者在閱讀中去升騰這種正義感就好了。”評價中,這位老師做到了客觀公正又不乏真情,讓學生在受到鼓舞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明確了努力的方向,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進取之心。
二、 善:用“愛”的尺碼衡量學生的進與退
心理學家認為:積極的情感是啟發(fā)兒童智力的鑰匙,是點燃兒童智慧的導火線,因此,教師在評價時要營造情感交流的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雙方都能走進對方的感情世界中,使教學達到情感交流的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內(nèi)歡騰跳躍時,知識才會融入人的精神世界。
在聽一次公開課時,記得有這樣一個情景:老師問:“你認為作者是喜歡江南的雪還是北方的雪?”。在幾個學生回答完后,我發(fā)現(xiàn)這位老師向一個角落投過去鼓勵的眼神,而且持續(xù)了幾秒鐘之久,終于這個學生站起來出色的回答了問題,之后,老師說:“這位同學有著非常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而且能整體把握文章之中所有的信息,非常難得,只是希望以后要大膽的參加交流?!蔽蚁脒@位教師一定是發(fā)現(xiàn)了學生那種想說不敢說,欲言又止的表情才用眼神鼓勵,在真情贊賞的。課堂上的真情的鼓勵與贊賞不僅給學生注入了興奮劑,釋放了學生的潛能,而且可以宏揚學生個性,使學習成為快樂有趣的活動。
三、 美:藝術(shù)化的評價引導學生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
教師的評價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應是通過恰當?shù)姆绞絹砑顚W生不斷進取。這就要求我們的評價要講究技術(shù)性,評價的語言要真確生動、有趣味性和感染力。
藝術(shù)化的語言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美。語言本來就是一門藝術(shù),語文的教學過程也應是一次藝術(shù)的欣賞過程,應充滿藝術(shù)的氣息,只有時刻置身于藝術(shù)當中,才會更深的被藝術(shù)感染。 如:對答錯的問題的正手足無措的學生,不要說:“坐下吧,再好好想想,”等語言,這樣的語言平淡無味,學生甚至會覺得受到了請示,如果說:“你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效果就會大有不同,會覺得老師一直在關(guān)注我,并且知道這次只是失誤,下次學生自然就會好好思考,熱情高漲:對朗讀出色的學生不要只說:“讀的真好!”這樣學生之知道自己沒有出錯,而不知道究竟好在哪里,可以說:“聲音如行云流水真令人陶醉,真不想讓你讀完!”這樣,學生就知道“原來我讀的流暢,語氣正確”下次他會繼續(xù)揚長避短;最后,在學生的作文或作業(yè)的評語中也可以引用一些詩詞歌賦中富有啟迪性的哲理句子,這樣既能體現(xiàn)為師的文學修養(yǎng),讓學生產(chǎn)生敬佩之心而圍繞在你的周圍,也可以無形之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積累材料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等。
用豐富多彩的評價方式,讓學生體會創(chuàng)造的美。新課標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要求注意評價的整體性。這就相應的要求評價形式的多種多樣。老師可幫助學生建立“成長檔案”,督促學生學會自評,內(nèi)容形式不限,可反思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也可評價結(jié)自己的收獲與心得;鼓勵學生收集、整理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讓他們體會自評與被評的樂趣,在樂趣中完善自己。老師給與學生的評價形式也要有創(chuàng)意,讓他們體悟為師的良苦用心,從而更加積極的學習。我曾經(jīng)為學生設計過“每日評價”,每天放學之前發(fā)給學生一張評價卡,上面寫著每個學生今天地表現(xiàn),好的怎樣保持,不好的怎樣改進等,如果學生當天表現(xiàn)突出就發(fā)一張紅色的表揚卡,反之,就發(fā)一張黃色的警告卡。讓學生收集整理,一學期下來,就是一個成長記錄,還可以看自己得到了多少獎勵,受到了幾次警告,督促他們揚長避短,健康成長,效果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