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jié)成功的化學課,就像演一部引人入勝的戲劇。教師豐富的表情、跌宕起伏的連珠妙語及扣人心弦的懸念,與學生會心的歡笑、積極的思維、熱烈的討論構成的學生與教學內容、教師與教學內容、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和諧狀態(tài),便是課堂教學美。在師生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教師與學生互動、教與學相長,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學生更會在汲取化學知識的同時享受到美的熏陶。
教師集導演與表演于一身,面對每天不同的“劇本”,該如何編導、表演?如何帶領幾十名學生共同進入“劇情”,創(chuàng)設出課堂教學美呢?
一、師德美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學生特別尊敬和喜歡能自然流露出師德美的那些教師,這種對教師的好感又會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對他們所教的學科產生興趣,主動、積極地投入到該學科的學習中去,從而實現了學生對教師情感的積極回報。該學科的教學效果必然顯著,特別是對于思想或學習中有缺陷的特殊生,他們對教師的一舉一動尤為敏感,渴望教師給他們以人格上的平等對待。如果教師能深入到這部分學生中,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學習等方面的困惑,善于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適時給予鼓勵,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探索精神,師德美將轉化成學生與教師之間關系的和諧美。
二、教學語言美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言語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他認為:“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在課堂腦力勞動的效率?!睂W生課堂腦力勞動的效率直接反映在教學效果上,怎樣才稱得上是教學語言美呢?我認為,化學教師的教學語言美應具備以下的特性:
1、科學性
任何美的語言都以科學性為前提。化學教師語言科學性的基本要求是準確而規(guī)范。所謂準確,就是指正確地使用化學概念,科學地進行判斷,合乎邏輯地推理。規(guī)范,除遵守普通話的規(guī)范以外,還應遵守化學用語的規(guī)范。
準確的語言來自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和熟練掌握。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倍诖罅ν菩兴刭|教育的今天,對教師的這桶水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除了認真鉆研本學科教材教法的同時,還應不斷加強學習,自我充電,吸收化學教學、化工生產及相關學科中的新知識、新信息,注重各學科之間的滲透。把自己所教學科的知識系統(tǒng)化,并將其與相關學科知識融合貫通。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方法,展示出教師與教學內容的和諧美。
2、情感性
化學領域中的優(yōu)秀成果,都是化學家們歷盡艱辛,孜孜探索的結果,是化學世界的美和化學家人格美的生動呈現。初中化學教材中多處提到了化學家,教師應抓住講授化學家超人的智慧,執(zhí)著追求的教育契機,對學生進行情感性教育。
如:學習碳酸鈉這種鹽時,介紹我國制堿工業(yè)先驅侯德榜,借此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如:向學生介紹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經過無數次實驗,終于在1774年6月發(fā)現了一種能助燃且能維持生命的氣體,但由于他沒有擺脫前人有關“燃素說”的束縛,與真理失之交臂。而法國科學家拉瓦錫在普利斯特利所得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經過縝密的觀察和反復的思考后,終于在1774年10月推翻了“燃素說”,得出了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所組成的結論,在化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教師通過列舉這些化學家的偉大創(chuàng)舉,將激勵學生實事求是,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
3、形象性
形象生動的語言可以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使深奧的理論通俗化。初三是學生化學學習的啟蒙教育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但邏輯思維能力還較欠缺,對于那些較抽象難掌握的化學知識,教師應在使用實驗、多媒體、電化教學等手段的同時,輔以形象化語言,引導思維、化難為易。
如:在講授分子之間有間隔這個知識點時,沿用課本上的兩液體相混合,混合后的液體的體積不等于原兩液體體積之和。這個實驗雖然精確,但實驗現象卻不明顯。我授課時,設計了這樣一個思考題“在一立方米碎石上倒入一立方米細沙,然后測量混合后的總體積,會等于兩立方米嗎?為什么?”學生稍一思索馬上可回答:“不等于。因為碎石中有間隔,有些細砂漏到碎石的間隔中去了?!蓖ㄟ^這個粗略的比喻,可具體、通俗地類比出分子之間有間隔的深奧道理。
4、趣味性
初中化學教師課堂上要盡量使用趣味性的教學語言。語言的趣味性可增強知識的趣味性,也可以引起學生思維上的共鳴,使師生的思維同步,知識的掌握,問題的解決變得輕松愉快。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如:為了學生掌握金剛石和石墨這兩種不同的單質,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以下一段師生對話,教師問:“金剛石、石墨是同種物質嗎?為什么?”學生回答:“是同種物質。因為它們都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苯處燅R上又問:“昂貴的鉆戒中的鉆石是金剛石加工而成的,鉛筆芯主要是石墨做成的。你們愿意拿一定質量的鉆石與別人交換等質量的鉛筆芯嗎?”學生稍稍一楞,馬上哄堂大笑,異口同聲地答:“不換!不換!”在這種趣味性語言的啟發(fā)下,學生不但輕松地掌握了金剛石、石墨這兩種不同的物質,而且了解到如果一種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這種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的這個深奧的道理。
教學語言美是構成課堂教學美不可缺少的部分,課堂教學語言美將轉化成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和諧美。
三、化學實驗美
化學之所以能成為一門深受大多數學生歡迎的學科,與化學課堂實驗能產生許多美妙的現象有關。教師嚴謹、規(guī)范、熟練的操作美,加上實驗產生的現象美,構成了課堂教學的化學實驗美。化學實驗美,不但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學生對某些化學知識的理解。因此,化學教師必需努力加強自身的實驗操作能力,盡最大可能提高實驗的成功率,還可恰當地增加一些有趣的實驗,充分發(fā)揮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如:給學生上第一節(jié)化學緒言課時,在一朵事先蘸好酚酞試液的小白花上,噴灑無色的氫氧化鈉溶液后,變成了一朵小紅花,用這個有趣的實驗作前導,大大激發(fā)了學生想知道其中奧秘的欲望,從而將學生帶進了神奇的化學殿堂。
又如:講授分子基本性質時,選用以下實驗:甲燒杯裝有滴入幾滴酚酞試液的蒸餾水,乙燒杯有少量深氨水,再滴幾滴酚酞試液。觀察,甲杯液體無色,乙杯液體呈紅色。用一個大燒杯將甲、乙兩杯罩在一起,過一會兒觀察,甲杯液體慢慢變紅色。通過這種化學實驗的視覺美,再加上教師啟發(fā)性的教學語言分析,學生不難得出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斷運動,同種分子性質相同等有關分子基本性質的抽象道理。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要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tài),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加強自身修養(yǎng),將師德美、教學語言美、化學實驗美有機地溶入課堂教學中,進入智育美育化的最高境界,進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