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主要陣地在課堂,參與教學活動的是教師與學生,是否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要想真正實現(xiàn)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教師的愛心是基礎;思想觀念是關鍵;教學方法是途徑;教師素質是保障。為此,教師首先應該在思想意識上做好調整,以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把工作由當成職業(yè)變成事業(yè)最終變成自己的愛好。教學過程中,由注重教授學生知識變成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由注重當堂效果變成注重長遠效益,即:注重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變重知輕能為全面發(fā)展、整體提高。變單向傳授知識為文道合一。變培優(yōu)策略為全員參與,變?yōu)樽约贺撠煘闉閷W生負責。
其次,應該在教學方法與技巧上下真功,使巧勁。語文教學上,強化以讀代講,提倡情境教學。常言道:書讀千遍其意自見。這充分說明了讀對文章理解的重要作用。一是讀書的方法要多,可齊讀、可速讀、可默讀、可自讀等等,二是讀書的遍數(shù)要多,做到反復讀。三是讀書中教師的指導要多。四是讀書的內(nèi)涵要多,主要是帶著問題,為了解決問題去讀書。讀書過程中,讀書目標要明確,不懂時要讀,為了讀懂。懂了更要讀,為了達到人讀進文章里,文章讀進心里的境界。同時還要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為此,教師首先要做到多讀,課前讀為了找出講課的點,課中讀為了與學生共同學習,課后讀體會教學時的樂趣。好的文章加上好的朗讀,是會感染人,會沁人心脾的。讀中思考既是一種習慣,也是教師培養(yǎng)的目標,同時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抓好讀有時靠語感可以體會文章,有時可達到在心中理解,達到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
要想真正理解課文,在讀的基礎上還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通的情景,以加強學生對于文章的感悟,對人物的理解,也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設情景的方法可以用:資料再學習、放音樂,看影像、教師語言描述,由其是現(xiàn)代的多媒體技術更為我們的情境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讓學生聽一聽、看一看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讓學生進入到各種文章所呈現(xiàn)的各種情景中,創(chuàng)造一個自然而然的學習氛圍。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這樣的情景。一個人在某種特定環(huán)境中肯定會自然而然的融入到環(huán)境中去。
讀是一種享受,聽同樣是一享受。教學過程中,要有對話,沒有了對話,也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教育。
學生在學習中既要學會傾聽,又要學會表達。準確的表述也是一種能力。凡是學生能動口的地方一定要讓學生說,凡是能動手的地方一定讓學生做,凡是能動筆的地方一定讓學生寫,凡是能動腦的地方教師決不能包辦代替。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師要給每一個學生表達的機會。從改變一點點做起,積薄為厚,聚少而多。每一個對學生有幫助的教師都不會限制他們的新穎想法,但會要求他們對之進行正確的表述,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上教師的激情、教師的主動性占主導作用,必須想方設法將教師的主動性變?yōu)閷W生學習的主動性,變教師教的激情為學生學習的激情,變教師的教學目標為學生的學習目標,同時教師要力爭做到語言要有磁力,有感染力,富有幽默感。相信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限的,在課堂上真正做到放權、放手、放時間。這樣就能真正實現(xiàn)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