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這是當今家長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也是家長們共同面對的難解之題,有時還真的有點兒“老虎吃天,無處下爪。”
對自己的孩子,人們都希望其成龍成鳳。情感的投入自然是不用說的,誰不愛自己的孩子,但只注重情感而忽視通理是不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情到理不到,教育不見效。
當今的孩子,你對他們憶苦思甜,講艱苦奮斗,講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史,講過去的饑寒交迫。這些,他們都能聽進去,但往往是右耳進左耳出,收效甚微。因為他們就生在甜水蜜汁之中,他們整天享受的是被捧在心上,含在嘴里的感覺,他們對過去、對課本、對周邊往往是只動其心,而不動其行,往往是只重知識而不知做人。以至于形成與父母、長輩的代溝、輩差。
一對夫婦領(lǐng)著孩子去逛商場,孩子喜歡上了一個玩具,夫婦倆一看,價格挺貴,就對孩子說:“今天錢不夠,我們改天再來買?!焙⒆右宦牼吞稍诘厣洗驖L,又哭又鬧。周圍的人都在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在臉面無處放的情況下,孩子得到了那個玩具。同是一對夫婦,同樣遇到上邊情況,夫婦倆一商量,轉(zhuǎn)身就走,且速度較快。孩子一下子從地上站起來,趕快去追?;氐郊依?,夫婦倆半個多小時不理孩子,孩子故意找話,他們也不理。看到孩子一副實在無奈的樣子,夫婦倆趁機對他進行了勸導。
上邊的故意很簡單,也很常見。但解決的辦法截然不同。第一對夫婦注重的是情,第二對夫婦注重的是理,情和理相比,家長應更注重理。
家長教育孩子要知理、通理、講理,情講的是表,理則觸其心,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
溺愛的孩子是成不了器的。但家長們往往擺脫不了溺愛,特別是祖輩,更是實在不忍心逃出溺愛的圈子。家長們都能意識到這一點,但真正做起來,真是比登天還難。
那么,究竟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筆者認為,應從一下幾方面逐步著手。一是嚴格行為習慣,家里能做的事必須門設(shè)置時間、空間讓他們?nèi)プ觯鲆恍┧麄兞λ芗暗氖?,鍛煉意志,調(diào)節(jié)心理。二是嚴格生活習慣,三餐按時,不挑肥揀瘦,千萬阻斷亂花零花錢的壞毛病,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三是嚴格教育他們接人待物,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互相愛護,讓其知曉集體就是家庭的道理。四是嚴格學習習慣,按時到校不逃學,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yè),遵規(guī)守章,模范為先,解開學習是家長和老師強加之命這個疙瘩,自覺學習,努力向上。
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們首先要做到,不要君子之言而小人之行,不要因自己的隨行而塞住了自己的口,傷了孩子的心,于情寓理,最終沒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