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要求“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放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在識字教學中,也應該開放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在課外、在生活中廣泛識字,讓他們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從而主動地尋找更多的識字渠道。
對于低段的識字教學,我們探索在“開放識字”中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所謂“開放識字”即:要引導學生走出封閉的學校和教室,凝固的課本,以發(fā)展、開放的社會,以兒童的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為“課堂”,讓學生在開放化的大環(huán)境中識字,進而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在探索的過程中,跳出了單純的“為識字而識字”的思維模式,從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開放漢字育人的功能,探討其學習的規(guī)律和方法。
一、識字方法的開放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都有其自身的構字規(guī)律。盡管我們鼓勵學生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地識字,但如果忽視了識字教學的靈魂,任由學生怎么識記都行,那么要想學生的識字能力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就難了。因此,應重視在課堂上深入淺出地滲透一些漢字學知識,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準確地理解掌握漢字的形、義,還能讓學生充分領略我國漢字文化所蘊含的無限風光。
第一,在形聲字教學方面:形聲字在漢字中占了90%左右,識字教學若能讓學生掌握形聲規(guī)律,學生便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在學習一個形聲字的過程中,學生或模糊或清晰地感受到了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再在教材隨后的編排體系中出現(xiàn)的讓學生體會形旁與聲旁的關系時,學生進一步感受了形聲字的構字方法,提高了識字效率。
第二,在會意字教學方面:會意字往往是合并幾個意義上有聯(lián)系的字,顯示出新組成的字的意義。在教學時,我們啟發(fā)學生通過對各部件的綜合考察,“會”其合并這“意”。如“筆”教學時,出示一支毛筆,讓學生說說毛筆的組成,再觀察“筆”的字形,學生很快就明白了。這種會意字的教學,不僅讓學生領會了字義,見形知義,更領會了我們祖國文字的巧妙創(chuàng)意。
第三,在象形字教學方面:象形字起源于圖畫,我們可通過看圖,認識事物的特點,再讓學生看古代的象形字,然后再看現(xiàn)在的楷體字。將字圖對照,讓學生感受漢字的演變,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了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識字環(huán)境的開放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學習的外延就有多大。我們的識字也要樹立“大語文”觀,要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的語文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閱讀、識字。
1、是在家庭環(huán)境中識字
孩子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度過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中,會遇到各種包裝、廣告、雜志、標牌等,上面會有很多漢字。我引導他們主動收集學習這些漢字,通過剪剪貼貼、寫寫畫畫,把所認的字集合編成“小小識字冊”。這本“小小識字冊” 記錄了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點點滴滴進步,使學生得到了自主識字的成就感。
但是在農(nóng)村,家長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我們利用家長會和平時讓學生傳帶的“給家長的話”,爭取家長的配合。如:孩子喜歡看電視,對電視中常出現(xiàn)的字,家長能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認一認,經(jīng)常問一問,考一考;對孩子喜歡的畫報、圖書、卡片進行親子閱讀……總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機教孩子識字。
2、是在學校環(huán)境中識字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校園里撲面而來的校名、校風、小學生守則、班級名、同學名、課程表、黑板報、名人名言、班級風采欄等文化設施和競賽園地,都是學生豐富的識字素材。在校園里,可以利用校園文化識字。校園中有各種宣傳櫥窗,上面有許多名人名言、溫馨提示等。為了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去主動認讀這些文字,我在班上開展了“把學校帶回家” 的活動,鼓勵學生到校園里走走、看看,讀讀認認,回到家里向父母介紹學校的情況,并由父母給予評價。這樣,很多學生下課后都主動跑到櫥窗、板報等校園文化設施旁認字,遇到不認識的字還會向老師或者高年級的同學請教。在教室里,我把每個學生的名字卡片貼于座位上,學生們在互相認識的過程中,把姓名中的漢字也認記了下來。在學習完《在家里》一課后,我又把教室里各種實物,如黑板、講臺、電腦等貼上詞卡,學生就能根據(jù)實物認識漢字。
3、是在活動中識字
結合《語文園地》中的“識字加油站”和“識字擂臺”我在教室開辟了一個“漢字小能手大比拼”展示欄,每個學生都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展示卡,可以把在生活中所認的字剪貼到展示卡上,每兩周師生共同總結評比一次,給識字多的同學頒發(fā)“識字小能手”證書。班上還定期開展以識字為目的的主題實踐活動。這些主題都是學生熟悉而又喜歡的,如“玩具總動員”“花兒朵自己動手、動腦收集有關的圖片、文字等,然后在班級中展不交流。則開展“玩具總動員”實踐活動時,學生把從各種途徑搜集到的玩具或玩具圖片,配上名稱或簡單的文字介紹,在班級的展臺上展示出來,和大家進行交流,互相學習?;顒訒r又認識了更多的漢字,當然覺得樂趣無窮。
總之,通過對低段識字教學的探索,我們希望孩子們對識字充滿興趣,他們的字越來越漂亮,他們變得越來越喜歡讀書。這樣我們識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