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育課的難題
傳統(tǒng)的體能內容的教學,往往不受學生的歡迎,這一直是困擾體育教師的教學難題。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體能發(fā)展是一個敏感期,也是通過長跑等形式的練習增進體能發(fā)展的最好的時期。每個學生的成長,都是身體形態(tài)和生理機能的發(fā)育變化。在這期間,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最有效的、最積極的手段,就是體育鍛煉。在體育鍛煉中,學生能嘗到鍛煉的愉快、競爭的刺激和合作的歡樂,體驗到勇敢與頑強、勝利與失敗、挫折與勇氣、拼搏與成功帶來的快樂。合理的體育鍛煉能促進身體生長發(fā)育,使身高增長,體重增加,呼吸機能和心臟功能提高,還可以調節(jié)神經活動的靈活性,增強體力和腦力活動的能力。有人說,有些體能練習(如中考項目)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好處,即使學生不喜歡也必須要教,必須要學。因為每項體育項目的開設都有其價值,有其科學性。新課程標準從科學的理念出發(fā),強調學生體能的發(fā)展。因為發(fā)展體能是學習任何運動技能的基礎,尤其是對人的健康發(fā)展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就要思考和探索如何改變學生不感興趣的那些發(fā)展體能的運動形式。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體育與健康教學的任務,在于注重學生體能的增強以及體育知識技能掌握的同時,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強調正確的體育態(tài)度和人生態(tài)度。從唯一關注學生的運動能力表現(xiàn),變成全面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更加重視學生的情感和體驗,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保證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積極的態(tài)度、良好的情緒、自主學習和社會交往的能力。在師生關系上,教師要從決定學生應該學什么、怎樣學,轉變?yōu)樽鹬貙W生的主體地位,成為與學生合作學習的朋友。
三、體育課中要注重因材施教
新課標提出教育新觀念——目標統(tǒng)領內容。目標統(tǒng)領內容的實施,便于對學生的因材施教。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身體發(fā)育很不均衡,差別很大,興趣特點也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握每個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適合該生的項目,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體育課堂上的創(chuàng)新策略
1.幾何圖形跑
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練習長跑的方式后,學生就有興趣參加了。他們笑臉盈盈,樂此不疲地參加四人追逐跑的游戲。在一個中間有一個圓錐體的活動空間內,一個同學去抓另外一個同學,他們沿著這個圓錐體,熱情高漲地繞著跑。同時,這個游戲也有助于鍛煉學生籃球運動中側滑步防守的等運動技能。另外,還可采用三角形跑、四邊形跑、菱形跑、折線跑、對角線跑、圓形跑的方法。
2.游戲練習法
如抓蘋果的游戲,一開始是坐在那里擊掌,練習學生手臂的力量,同時也練習他們快速的反應能力。然后難度逐步加大,學生趴在地上用一只手支撐著身體,另一只手再去擊掌,然后搶蘋果,看誰搶得到,看誰抓得快,教師不喊停,學生就一直把游戲做下去。這樣的游戲充分利用了學生喜歡游戲和競爭的心理,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鍛煉,既發(fā)展了體能,也愉悅了身心。
3.利用無意注意進行訓練
愛玩兒是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玩兒中學,玩兒中練,在玩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這樣的體育課學生會不喜歡嗎?如在小學生學習完前滾翻技術之后,用小墊子擺成一排,就像一個綠色的通道一樣,之后讓他們運用剛才學的前滾翻的技能,進行接力游戲活動。一個同學翻過去后就快速爬到終點,后面的同學接著來,比誰爬得快,比哪個小組先爬完。教師之所以要安排這樣的游戲,除了讓學生練習剛學過的前滾翻的技能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需要學生在每節(jié)課都要達到一定的運動負荷,消耗足夠的熱量,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展體能,促進健康。
4.利用生理和心理特點訓練
學生初中階段正處于青春期,男女之間非常的敏感。如果讓五個男女同學組成一組,攜手跑三千米,男同學肯定不會示弱。女同學雖然力氣小,但也往往不會在男同學面前示弱。這樣一來,學生就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跑完三千米,得到了耐久跑的鍛煉。
5.利用體育器材訓練
充分利用已有的器材,創(chuàng)設一個愉快的環(huán)境讓學生練習體能也很重要。因為這樣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鍛煉興趣,能使他們進入更好的狀態(tài)。比如:在體育課堂中,我們看到學生利用五顏六色的降落傘為道具進行追逐游戲。降落傘的顏色非常鮮艷,學生非常喜歡。在熱烈地奔跑中,他們鍛煉了心肺耐力。還有一個畫面是學生在一個大圓盤上做仰臥起坐——這個圓盤也是學校利用現(xiàn)有的器材制作的。學生覺得很好玩,就自覺自愿地做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也就鍛煉了他們的腹肌。
6.利用當?shù)氐淖匀毁Y源
體育器材的制作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有條件就地取材,也可以把來自民間的一些傳統(tǒng)游戲器材引入體育課堂。例如模仿云南少數(shù)民族跳竹竿舞。竹竿是當?shù)噩F(xiàn)有的東西,但利用起來就成了體育活動的道具。一半的學生蹲著,揮動手臂敲竹竿,另一半學生在竹竿中間來回跳動。如果體育教師能夠有效地利用已有的器材,或者就地取材地開發(fā)一些簡便易行的器材,設計一些學生喜歡參與的游戲活動或練習活動,也能把學生不喜歡的、枯燥乏味的體能練習課上得生動有趣,就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或者不經意間發(fā)展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