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辦高校的學生日常管理與德育有密切的關系,學生日常管理不僅和德育屬于相輔相成的關系,它更是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基礎。為更好地在學生日常管理中加強德育教育,文章首先分析民辦高校學生的特點,并以此為依據(jù),從建立完善的學生日常管理制度、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加強學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四個方面提出對策。
關鍵詞:民辦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德育工作
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系統(tǒng)中的組成部分,在民辦高等院校數(shù)量不斷增多、質量日益提高的情況下,民辦高校在我國高等教育系統(tǒng)中的地位也在逐漸增加,并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系統(tǒng)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民辦高校的發(fā)展也存在一些問題,絕大多數(shù)民辦高校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學校規(guī)模擴大,而學生的內涵和質量卻沒有太多的變化。因此,民辦高校要真正實現(xiàn)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德育教育,提高內涵教育,提升人才質量。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淺析民辦高校學生日常管理中加強德育的對策。
一、做好日常管理對德育的重要性
1.學生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相輔相成。從本質上講,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是通過有效的管理制度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促進學生的“行”和學生的“知”之間相互轉化,并將“行”和“知”落實到實際活動或實踐行為中。而“行”和“知”相互轉化以及落實的過程正是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方法。如果德育教育脫離學生日常管理活動存在,開展德育工作也會成為空談。學生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相輔相成,但是兩者的結合并非簡單的管理和教育的結合,而是學生的“行”與“知”的結合,它要求日常管理不能是抽象的、虛無縹緲的德育,而是一種具體化的德育。
2.良好的日常管理是開展德育工作的基礎。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不是單純的對“事情”的管理,而是對學生開展的管理工作,對學生的管理也是高校學生日常管理的核心和本質內容。而人是一個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生物,具有思想,因此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不僅是一門行政服務性工作,更是一門思想工作。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內容不僅是對學生學習和生活行為的管理,也是對學生思想的管理。而學生的思想活動與學生的德育有密切的關系,通過日常管理活動,讓學生的紀律、公德、理想等與德育密切相關的品質和品格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并最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良好的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德育工作的基礎。
二、民辦高校學生的特點
1.缺少艱苦樸素和抗挫折的能力。由于民辦學校的辦學特點不同于公辦學校,就讀民辦高校學生的家庭通常都具有較豐厚的經(jīng)濟基礎,而且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學生也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這些因素導致許多學生不具備艱苦樸素的作風,吃苦耐勞和抗挫折的能力不強,生活自理能力不高。同時,大學的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也給他們帶來了生活上的壓力與學習上的阻力。
2.自我效能感低。傳統(tǒng)觀念認為,民辦高校的地位低于公辦高校,這種觀念導致人們認為民辦高校學生的地位也低于公辦高校的學生,造成民辦高校學生存在很大的思想壓力,他們要承受被他人視為“二等大學生”的壓力,而且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淡化這種心理壓力,甚至這種心理壓力一直籠罩在整個學習階段,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由于該階段學生心理年齡特點的影響,他們希望被理解和關心,卻又“恥于”接受幫助,種種消極原因導致學生難以承受一時的壓力和挫折,并最終出現(xiàn)自我效能感降低的情況。
3.思想活躍,不重視理論學習,樂于參與管理。民辦高校的學生不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他們多認為理論知識的價值小,甚至沒有學習的價值,因此他們不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但是他們樂于參與學校的管理,尤其是對學校社團、學生會等團體組織的熱情極高,愿意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社團工作或參加一些文娛活動,期望通過參加各種活動鍛煉和提升自己,并希望在他人面前展現(xiàn)出自己的自主意識。
三、學生日常管理中加強德育的對策
1.建立完善的學生日常管理制度。健全的日常管理制度是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證,健全的制度可以讓學生沿著正確的軌道成長。民辦高校要制定詳細的學生日常管理制度,并將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實現(xiàn)有章可循,規(guī)范管理。眾多的實踐經(jīng)驗證明,在學生日常管理中,依據(jù)學校的辦學目標以及學生的特點制定切實有效的管理制度,并按照制度規(guī)定認真執(zhí)行各項管理條例,在加強學生德育中有積極的作用。有效的日常管理制度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的言行有章可循,學生也有了明確的方向,減少了思想中的問題。因此,有效的日常管理可以正確引導學生的“知”和“行”。
2.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班主任和輔導員是落實學生日常管理的主要負責人,他們的工作管理水平和能力對德育工作的效果起直接的影響作用。因此,高校在選擇班主任和輔導員時應設立嚴格的標準,嚴把選人關,克服人情關,實現(xiàn)班主任和輔導員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提高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學校應開展各項培養(yǎng)和再教育活動,為班主任和輔導員提高德育能力創(chuàng)造機會。同時制定合理的薪資激勵制度,保證德育隊伍的穩(wěn)定性。此外,民辦高校還需要轉變德育理念,提高服務質量。民辦高校的教職工隊伍需要樹立管理育人的理念,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提高為教學和學生服務的水平,切實落實以德育為先、以教學為中心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和輔導員還需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提高在學生心中的威信。這要求班主任和輔導員在日常管理中談吐舉止文明大方,嚴于律己,樂于奉獻,不斷進取,積極樂觀,堅定信仰。
3.加強學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與公辦高校學生相比,民辦高校的學生也具有很強的自我管理意識和組織能力,甚至他們在社團活動、特長展示等方面要比公辦高校學生做得更好。因此,民辦高校要通過日常管理活動加強德育教育,必須重視學生的自律教育,利用社會、班委等組織讓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在參與中學會生存、學習、做人和創(chuàng)新。與此同時,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也得到強化,再結合排頭兵等榜樣的引導作用,在學生中形成良好的氛圍,從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4.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學生日常管理離不開校園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活動不僅是豐富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手段,也是德育的重要手段。在某種程度下,校園文化活動起到的德育效果遠遠高于傳統(tǒng)德育手段起到的德育效果。民辦高校在開展校園活動時要將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結合學生學習的專業(yè),再依據(jù)開展的活動,使校園文化活動富含專業(yè)性、文藝性和公益性,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德育的作用。不僅如此,良好的校園文化活動也是提升校園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有助于提升學校的內涵。民辦高??梢越⑵稹盎A教學部、院系、班級”三級教育工作機制,采取“集中授課、專題講座、座談討論和社會調研”四種教育活動形式,讓學生在體驗和互動中增強道德認知能力。
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離不開校園軟件和硬件建設,因此民辦高校還需要重視改善德育工作條件。雖然民辦高校辦學經(jīng)費不多,但是必須依照相關要求制訂合理的經(jīng)費預算,保證德育工作經(jīng)費占教育事業(yè)經(jīng)費的合理比例。民辦高校的軟硬件建設應從建設學生工作網(wǎng)站、學生心理咨詢網(wǎng)站、社會服務網(wǎng)站等做起,并配備完善的組織管理制度,規(guī)范活動場所,確保德育工作能夠得到有效開展。
總之,民辦高校無論是招生還是學生日常管理工作,都要通過誠信的理念向社會、家長和學生傳達民辦高校的辦學宗旨,并將學生和家長作為監(jiān)管的主體,對學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進行監(jiān)督。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民辦高校的管理者要堅持并落實德育教育,將德育工作具體化,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素質,贏得學生和家長的信任,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有用的、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周炎.淺析民辦高校學生日常管理中的德育工作[J].現(xiàn)代婦女(下旬),2014(5).
[2]顧佳,戚旭娣,周曉莉.淺談民辦高校以德育為首“三位一體”學生管理模式[J].才智,2011(19).
[3]劉春蕾.人文關懷視角下的高校學生日常管理[J].科技信息,2010(36).
[4]白石路,張鳳.論高校學生公寓管理中德育工作的滲透[J].河北企業(yè),2013(11):10-11.
[5]張乾隆,胡娜.加強高校學生日常管理背景下學生黨建工作的探討[J].文教資料,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