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雖然很多高校有早讀制度,但基本流于形式,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主要闡述了大學生早讀的現狀,針對有效實施早讀制度來促進學校教學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早讀;現狀;策略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焙芏喔咝榱吮WC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學習,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基本都安排了早讀課程,但是大學早讀的效果卻不太理想。學生從最開始的大聲朗讀,到隨后的默默無聲,進而不了了之,這樣的早讀制度無法實現早讀應有的作用。不僅是學生,部分教師也漸漸覺得早讀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顯然與大學設置早讀課程的初衷不符。本文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結合大學生學習的特點,對現狀進行分析,從轉變早讀的觀念、內容、形式等方面,簡要分析和討論了大學生早讀習慣的培養(yǎng)方法及對策,以期通過正確的早讀習慣促進大學生擁有健康的學習生活。
一、對大學早讀現狀的分析
1.大學與高中的環(huán)境有差異
高中的學習以升學為目的,在家里父母逼著學習,在學校教師逼著學習,在班里自己逼著學習,這就促使高中生更容易接受早讀及晚自習制度。而大學則不一樣,在大學中,自學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一個學生在大學期間的成就,沒有外部環(huán)境的壓力必然導致學生自覺學習能力的下降,從而造成如下后果:自覺學習能力下降—學習成績差—影響就業(yè)—影響學??诒?/p>
從學校管理角度分析,高?;緦嵭休o導員制度。但是很多大學的早讀課程偏于提倡,缺乏管理監(jiān)督。對任課教師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學任務,即使帶領早讀,往往也是停留在學生是否出勤的層面,對早讀內容缺乏有效引導。對學生來說,上完一天的課,晚上是自由支配的時間,所以很多學生都會選擇上網、打游戲,甚至通宵娛樂,尤其是在第二天沒有課的時候,這種現象更加普遍。如果強制學生早讀,會導致他們上課勁頭不足,也會影響教師課堂教學的情緒。
2.學生思想上重視不夠
目前,很多學校都實行早讀制度,但是執(zhí)行情況千差萬別,效果參差不齊。某著名高校以物質獎勵促進早讀制度實施的做法,也恰恰說明了現如今大學生對早讀制度依然沒有完全接受,或者說是以一種抵制的態(tài)度來看待大學生早讀制度,這就是為什么大學早讀制度無法推廣或者說無法制度化的原因。
早讀制度能否順利實施及推廣,關鍵在于學生的接受程度:學生接受程度高,則早讀制度易于推廣;學生接受程度低,則早讀制度寸步難行。大學生普遍認為不應該受到過多的約束,尤其是強制執(zhí)行早讀制度讓很多大學生難以理解,這就從思想根源上阻礙了早讀制度的推廣執(zhí)行。
轉變學生的思想,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輔導員作為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利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學生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轉變自己的觀念,認識到早讀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教育學生,有效的早讀可以培養(yǎng)人良好的作息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早讀的內容單一
很多大學生在早讀時無所適從,尤其是大學生自主性較差,升入大學校園以后缺乏必要的監(jiān)督管理,從眾心理嚴重。在早讀方面,很多人沒有一個詳細的規(guī)劃,認為早讀是自行支配的時間,很多學生就養(yǎng)成了“別人早讀帶什么書,我就帶什么書”的心理,等真正坐下來開始看書的時候,發(fā)現對這本書一點興趣都沒有,最后就會出現別人在早讀,某些學生在睡覺的情況。長期這樣下去,會讓他們感到厭倦,這樣的早讀質量可想而知。
4.檢查監(jiān)督機制不夠健全
只是提倡早讀,而不進行檢查監(jiān)督,全靠學生自覺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人都是有惰性的。在剛開始早讀時,學生會有新鮮勁,新鮮勁一過就恢復真實的樣子。有些學校的檢查流于形式,這邊檢查完,那邊學生就走了,雙方都是為了應付差事,這就會使學生產生投機取巧的心理,甚至會形成對學習、工作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養(yǎng)成得過且過的壞習慣。
二、如何有效地開展早讀
1.轉變觀念,統籌引導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轉變自己的觀念,認識到早讀的重要性,并重視早讀。首先,教師應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要對學生多加引導;其次,學生應該端正學習態(tài)度,大學學習貴在自學,沒有自學能力的大學生不僅會被大學淘汰,更會被社會淘汰。
早讀應該有整體計劃,要有全局安排。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早讀必須要考慮到所有學生,對不同層次、不同興趣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任務,讓他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充分發(fā)揮學習積極性,制訂屬于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2.早讀內容多樣化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早讀內容可以多樣化。隨著社會發(fā)展速度加快,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不僅僅是專業(yè)知識,還要求大學生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因此,早讀的內容,不僅僅包括專業(yè)知識,同樣可以加入一些與社會接軌的時政信息或者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還可以將早操制度融入進去,有些學生希望將早操與早讀結合起來,可以緩解長時間單純早讀帶來的厭倦感,使學生真正做到勞逸結合,提高學生對于早讀(操)制度的認可度。
3.早讀形式多樣化
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采取不同的早讀形式。如可以將每天的集體早讀改換形式,分為小組早讀,使學生按照不同情況自由結合。在此基礎上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是按學習程度分組,二是按學習目的分組。按學習程度分組,就是將學生按照基礎分組,這樣可以讓他們沒有心理差距感;按學習目的分組,組中既有學習程度好的學生,也有學習基礎弱的學生。這樣結合的好處是利用學習程度好的學生帶動基礎弱的學生,實現共同進步。但是,這樣分組一定要按照自愿結合的原則,否則會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導致學生內部產生矛盾。同時,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比賽,以學期為期限,比賽內容可以多種多樣,如采用朗讀比賽、美文欣賞比賽等,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的意識,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
4.合理安排早讀
對于早讀,很多人認為就是大聲地讀,其實這樣的想法是片面的。早讀效果最好的是前20分鐘,過長時間的大聲朗讀會導致大腦缺氧,使學生產生疲憊感,影響早讀質量。早讀環(huán)境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因人而異。有的學生喜歡和別人一起讀,這樣具有學習氛圍;有的學生喜歡自己一個人讀,這樣才能靜下心來學進去。這些選擇沒有對錯之分,重在堅持,無論選擇哪一種學習方式,都應該持之以恒,只有長時間堅持不懈,才能夠真正受益于早讀。
5.監(jiān)督檢查制度化
應對早讀制度進行有效監(jiān)督檢查,監(jiān)督檢查不是目的,而是輔助早讀的一種手段。如上所述,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差,而大學教師僅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基本不會督促學生學習。因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任務就落在了大學輔導員身上,輔導員應利用學生會等學生組織對早讀進行檢查監(jiān)督,將常規(guī)檢查與臨時抽查相結合,不僅檢查學生的出勤情況,更重要的是檢查學生早讀的內容。對在早讀課堂睡覺的學生,應該及時提醒;對長期不到的學生,要及時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顏真卿說過:“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早讀不僅僅是一種制度,更是一門藝術,其目的就是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與學習習慣,方能使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同時促進各項教學任務的高效達成,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龐艷宏.探析大學生英語早讀習慣的培養(yǎng)[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31):110-111.
[2]陳燕.淺談職高英語早讀現狀及策略[J].方法,2012(2):53-54.
[3]馬偉文.實施有效英語早讀的策略[J].科技信息,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