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綜述了關于天麻鑒別的研究進展,并闡述了目前急需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天麻;鑒別;研究進展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progress on identification of Gastrodia elata Bl., and explained the current much-needed research.
Key words: Gastrodia elata Bl.; Identif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6-0270-02
天麻作為一種名貴的中藥,在治療頭疼等方面的功效已經(jīng)為廣大患者所認同;因其市場價格較高,因此,天麻與其偽品的鑒別成為一個研究領域。目前,我國主要栽培的天麻有烏、紅、黃、綠和烏紅等五個品種。其中,烏天麻的藥效要明顯高于其他四個品種,由此,成品天麻的品種鑒別,為當下天麻從業(yè)者所急需。
1天麻與其偽品的鑒別
常見的天麻偽品有馬鈴薯、大麗花塊根、紫茉莉根、芭蕉芋的根莖、
羽裂蟹甲草的塊莖、芋的一年生塊莖、黃精根狀莖、栝樓的干燥塊根、
商陸干燥根、大九股牛的塊根等。
1.1通過天麻的表觀特征來進行鑒別
1983年,郭玉林提出根據(jù)蜜環(huán)菌菌索在天麻成品上形成的溢痕,來鑒別天麻與偽品;1998年徐家翠提出根據(jù)成品天麻更加細小的特征來進行鑒別,如:外形、“鸚哥嘴”等來確定天麻真品;2004年,于樹玲等描述了如何通過外形、顏色、氣味等區(qū)分大麗菊與天麻。2005年,蘇紅亮介紹了天麻的偽品主要有馬鈴薯、大麗菊、紫茉莉、羊角天麻、黃精、商陸、大九股牛、芭蕉芋、芋頭、天花粉等,均可通過性狀予以鑒別。2006年,潘秀琴等通過對天麻及偽品芭蕉芋的性狀、顯微研究,以確定天麻真品。2010年,崔寶華等對天麻的形狀、大小、顏色、表面特征、質地、斷面特征、氣、味等方面進行了分析。2013年,韓清泉通過對天麻的性狀、顯微鑒別、理化鑒別等研究,提出了確定真品天麻的方法。2013年,汪群紅等分別從來源、性狀、顯微鑒別正品天麻與偽品,結果發(fā)現(xiàn)存在很大差異。
1.2通過儀器分析來鑒別
1983年,劉成運采用試管預試法及圓形濾紙層析預試法等化學方法,對真?zhèn)纹诽炻檫M行鑒定,結果在濾紙層析顯色和pH測試中,天麻的乙醇提取液呈玫瑰紅色,pH 3.0;幾種仿品的均呈淡紅色,pH 6.0。1991年,方濤等對天麻及其偽品進行了紫外分析,獲得了明顯不同的紫外光譜。1996年,梁惠珍等采用EI-MS分析法,從天麻干燥根甲醇提取液獲得EI-MS質譜圖,可做為鑒別天麻真?zhèn)蔚囊罁?jù)。2001年,王德先等通過對天麻及其偽品的毛細管電泳圖譜分析,很容易的明確了天麻與其偽品的區(qū)別。2002年,孫素琴等采用近紅外傅里葉變換拉曼光譜法(NIR-Raman)鑒別了藥用植物肉桂,天麻及其偽(混淆)品。2002年,曹峰等采用紅外光譜法及二位分析相關技術,對天麻及其偽品芭蕉芋進行了研究,可以清晰地區(qū)分偽品與天麻。2004年,劉剛等對天麻進行了傅里葉紅外光譜研究,可以區(qū)分區(qū)分野生冬天麻和野生春麻、野生天麻和家種天麻。2005年,高夏紅等用 X射線粉末衍射法建立了野生和栽培天麻及偽品羊角天麻的指紋圖譜。通過數(shù)字信號處理技術提取天麻樣品的特征信息,進行相似度計算和分析,能有效鑒別野生和栽培天麻及其偽品。2006年,潘秀琴等通過對天麻及偽品芭蕉芋的理化鑒別及薄層鑒別研究,以確定天麻真品。2007年,成則豐等采用水平衰減全反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HATR-FTIR)對不同產(chǎn)地的野生及種植天麻與偽品芭蕉芋、芋及馬鈴薯進行了測定,并通過傅里葉自解卷積(FSD)進行了轉換??珊啽?、快速、準確地識別偽品、野生及種植天麻、無性繁殖及有性繁殖天麻之間的差異。2008年,季曉暉等采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對天麻及其偽品(馬鈴薯、紅薯、芋頭、黃精、菊芋等)的材料粉末和提取物粉末進行了光譜特征比較研究。結果表明,天麻與其5種偽品的紅外圖譜之間在指紋區(qū)分別存在明顯差異。2013年,汪群紅等分別從理化反應、薄層色譜、紅外光譜綜合分析鑒別正品天麻與偽品,結果發(fā)現(xiàn)存在很大差異。
隨著近年來,天麻的栽培技術不斷完善,天麻產(chǎn)量不斷提升,使得天麻與其偽品鑒別的重要性在下降。
2天麻不同品種的鑒別
不同的品種的天麻藥效不同,價格差異也很大;以云南昭通為例,小草壩烏天麻價格較高,因此,市場上充斥大量的小草壩烏天麻,真假難辨,給天麻深加工企業(yè)和普通的天麻消費者帶來很大的困擾;因此,當下對于天麻不同品種的鑒別需求很迫切。
2006年,趙熙等對野生天麻和三種人工栽培天麻進行DNA指紋圖譜的鑒別研究,采用RAPD技術,從45個引物中篩選出23個擴增穩(wěn)定且譜帶清晰的引物,共得到209個遺傳標記。DNA指紋圖譜顯示,各樣品間有遺傳差異,具有不同的遺傳特征,據(jù)此可進行鑒別。2010年,李月等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FTIR),分析研究了不同栽培類型天麻藥材的光譜特征和成分差異。結果顯示,3個類型的天麻二維譜圖特征差異較明顯,因此紅外二維譜圖可用于不同類型天麻藥材質量的鑒別。通過紅外一維和二維譜圖分析,發(fā)現(xiàn)紅天麻與烏天麻的譜圖相似度較高,而綠天麻與其他兩種有一定的差異。研究表明,紅外光譜法可應用于不同類型天麻藥材的全面快速分析。
綜上所述,當下急需的天麻品種鑒別還沒有明確的方法,建議在已有的基礎上,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因為此項研究主要的著眼點在于實際應用,因此,鑒別方法應具有簡單、快捷、明確、通用性好等特點。
參考文獻:
[1] 郭玉林.真?zhèn)瘟悠诽炻殍b別圖解.特產(chǎn)研究,1983,(4):
[2] 徐家翠.天麻的真?zhèn)舞b別.98全國中藥研究暨中藥房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1998,
[3] 于樹玲,徐霞.天麻的真?zhèn)舞b別.中國新醫(yī)藥,2004,(4):
[4] 蘇紅亮.天麻及其偽品的鑒別.時珍國醫(yī)國藥,2005,(6)
[5] 潘秀琴.天麻及偽品芭蕉芋的鑒別.醫(yī)藥世界,2006,(6)
[6] 崔寶華,劉樹峰,段麗琴.天麻的鑒別方法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15)
[7] 韓清泉.中藥天麻的真?zhèn)位捐b別與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1)汪群紅,胡敏.天麻的真?zhèn)舞b別.中國藥業(yè),2013,(12)
[8] 劉成運,朱開賢.真?zhèn)纹诽炻榈暮喴谆瘜W鑒別.中藥材科技,1983,(01)
[9] 方濤.用紫外光譜鑒別天麻真?zhèn)?山西中醫(yī),1991,(01)
[10] 梁惠珍,吳玉.EI—MS法鑒定中藥天麻的真?zhèn)?中草藥,1996,(6)
[11] 王德先,楊更亮,劉海光等.天麻及其偽品的毛細管電泳鑒別及天麻素的測定.中草藥,2001,(4)
[12] 孫素琴,朱世瑋.藥用植物真?zhèn)纹返腇T—Raman光譜鑒別研究.光散射學報,2002,(3)
[13] 曹峰,周群.真?zhèn)翁炻槎S相關紅外光譜法的鑒別研究.現(xiàn)代儀器,2002,(4)
[14] 劉剛,董勤,俞帆.天麻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鑒別研究.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4,24(3)
[15] 高夏紅,郭靈虹,李暉.X衍射指紋圖譜及相似度分析用于鑒別野生和栽培天麻.化學研究與應用,2005,17(1)
[16] 成則豐,徐銳,程存歸.傅里葉自解卷積-紅外光譜分析法應用于中藥天麻的鑒別研究.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7,(9)
[17] 季曉暉,李娜,王俊儒.天麻及其5種偽品紅外指紋圖譜鑒別研究.西北植物學報,2008,(4)
[18] 趙熙,李艷萍,李順英.野生天麻和栽培天麻的DNA指紋圖譜分析. 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6,(4)
[19] 李月,孫志蓉,孫素琴等.不同栽培類型天麻藥材的紅外光譜鑒別.
[20]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屆中藥鑒定學術會議暨WHO中藥材鑒定方法和技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