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比探討腹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闌尾切除術治療闌尾炎的療效。方法:隨機抽取2012年6月~2012年8月本院接診的40例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20例,觀察組采取腹腔鏡手術,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闌尾切除術,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的各項指標和并發(fā)癥。結果:比較兩組并發(fā)癥和各指標,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15%顯著低于對照組40%,二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手術時間等各項指標的比較上,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二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腹腔鏡手術法治療闌尾效果顯著。
【關鍵詞】闌尾切除;傳統(tǒng)手術;腹腔鏡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6-0080-02
腹腔鏡在普通外科臨床價值不斷提高[1],但臨床很少將其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相比較。本文以本院接診的40例闌尾炎患者為例,分別采用腹腔鏡下手術和傳統(tǒng)開腹手術,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術后指標,現(xiàn)總結如下,以供業(yè)內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012年6月~2012年8月本院接診的40例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女23例,男17例,患者年齡18~48歲,平均年齡32.6±1.8歲;其中慢性闌尾炎患者10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患者9例,壞疽及穿孔性闌尾炎患者8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1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
①觀察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方法,患者全麻后在臍下部位切長1.0cm的切口,取導氣針向腹腔內注入CO2,控制腹腔壓力在11~14mmHg,在切口處穿刺置入腹腔鏡,進行探查,在恥骨和臍聯(lián)合處1/3及右鎖骨與臍中線交點處分別切開長為0.5cm及1.0cm切口,套管穿刺分別置入手術器械,肽夾夾閉闌尾系膜后,電刀遠端切斷,生物夾夾閉闌尾殘端,電刀燒灼闌尾殘端,闌尾通過右下腹的套管取出。
②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開腹手術方法[2],硬膜外麻醉,采用順行切除法,殘端荷包入盲腸壁內。兩組患者術后的處理相同。闌尾炎穿孔和壞疽患者術后留置腹腔引流管。
1.3觀測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時間、腹部疼痛評分以及住院時間。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使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療效的對比
術后兩組患者均治愈,無死亡病例。比較兩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觀察組所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具體見下表1。
表1兩組患者術后療效的對比( ±s)
組別例數(shù)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下床活動時間/h術后排氣時間/h術后疼痛評分/VAS術后住院時間/d
觀察組2019±13*24±11*11±4*12±3*4±2*5±3*
對照組2049±1239±1317±626±118±311±2
t7.1325.7613.3984.2623.2094.113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觀察組在術后傷口裂開、傷口感染、腸梗阻、腹腔膿腫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二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見下表2。
表2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對比[n(%)]
組別例數(shù)傷口裂開傷口感染切口液化腸梗阻腹腔膿腫合計
觀察組200(0%)1(5%)1(5%)0(0%)1(5%)3(15%)
對照組200(0%)3(15%)2(10%)1(5%)2(10%)8(40%)
P0.0431
3討論
傳統(tǒng)闌尾切除術后[3-4],需對空腸段進行探查,但是闌尾手術切口小,因此探查極為不便,容易損傷腸管副,撕裂漿膜,致使系膜損傷性出血,且探查的范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使病變遺漏;與之相比,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簡單、安全、由于角度可調,視野可放大,其空腸探查清晰,腸管一目了然,可以減少副損傷。腹腔鏡手術采用全麻,選用肌肉松弛劑,因此術野充分暴露,手術操作醫(yī)師可以進行更徹底的探查。腹腔鏡下探查可吸盡膈下、盆腔、結腸旁溝以及腸間膿液,進而達到沖洗目的。除此之外,腹腔內也可探查其他臟器,發(fā)現(xiàn)隱匿病變,可取活檢進一步治療。許峰峰、肖隆斌、吳文輝等在慢性闌尾炎腹腔鏡與開腹手術療效比較中的各臨床相關研究表明[5],腹腔鏡技術應用于闌尾炎的治療中能有效減少患者的疼痛感以及切口感染情況,加快患者恢復更快。本組實驗中,比較兩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的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觀察組所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觀察組在術后傷口裂開、傷口感染、腸梗阻、腹腔膿腫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二者比較差異顯著,與上述結論相符。由此可見,對于闌尾炎患者,腹腔鏡手術的各項手術指標均優(yōu)于傳統(tǒng)開腹手術。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對肥胖患者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可以簡化手術操作,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切口液化、哆開以及感染的風險。
綜合上述,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下闌尾切除手術簡單、安全。盡管其手術費用較高,但是臨床綜合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在此鼓勵廣大醫(yī)護工作者積極研究探索,將腹腔鏡技術進一步優(yōu)化、推廣。
參考資料:
[1]劉耀鼎,楊甫.腹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闌尾切除術治療闌尾炎的療效對比分析.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3,23(4):13-15.
[2]張輔江.傳統(tǒng)闌尾切除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120例臨床對比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1):27.
[3]耿金鎖.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的效果對比 [J]. 當代醫(yī)學,2012,18(4) :63-64.
[4]崔立春,張楠.開腹手術及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的對比分析 [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0):65-66.
[5]許峰峰,肖隆斌,吳文輝,等.慢性闌尾炎腹腔鏡與開腹手術療效比較[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1,10(4):359-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