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I106文獻標識碼:A摘要:莎士比亞是世界著名的戲劇大師,在他的眾多優(yōu)秀作品中,《仲夏夜之夢》是最具浪漫主義色彩的代表作。戲劇是一種用于舞臺表演的語言藝術,它富有很高的文學性,戲劇的語言具有很多特色,簡練、口語化、性格化等,正因為如此,才賦予了戲劇獨特的魅力。本文就《仲夏夜之夢》的語言風格進行探討。
關鍵詞:仲夏夜之夢;戲??;語言;風格《仲夏夜之夢》描述了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劇中的男女主人公為了追求真愛,不顧外界的反對,與封建婚姻作斗爭,最終獲得了幸福。在整個戲劇中,莎士比亞運用了很多的修辭手法來進行描寫,賦予了語言更多的浪漫色彩,通過大量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展現(xiàn)了現(xiàn)實世界和幻想世界的生活,表達出了作者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思想。
一、《仲夏夜之夢》的簡介
(一)戲劇介紹
戲劇是比較輕松和幽默的,《仲夏夜之夢》是一部浪漫喜劇,它的結局是美好的,它的過程是十分有趣的,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受。
(二)《仲夏夜之夢》的介紹
莎士比亞的一生是傳奇的,他這一生,創(chuàng)作出了太多太多的優(yōu)秀作品,這些作品對當時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文學史上不可磨滅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仲夏夜之夢》是他年輕時候的作品,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之一,《仲夏夜之夢》,這個名字就極富浪漫主義色彩,講述了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在此劇中,作者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了古希臘的神話時代,但是我們通過認真閱讀,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屬于伊麗莎白時代的,作者是在含沙射影般得描寫,這部劇將神話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立足于想象和現(xiàn)實描繪了愛情的幻想世界?!吨傧囊怪畨簟罚@是個夢,是個美麗的夢,劇中的人物是仙人、精靈和人神的合一,劇中結構由三對愛情糾葛和四組婚姻構成,劇情滑稽有趣,曲折復雜,文章主要描寫了雅典的一個森林里的四個年輕人和一群角色的際遇。《仲夏夜之夢》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還是沿用了一般性的戲劇創(chuàng)作手法,但是作者在其中,還充分運用了浪漫主義的手法來描寫,所以給予了整個戲劇的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仲夏夜之夢》的故事發(fā)生在夏季,在迷人芬芳的五月,四個年輕人一起來到雅典森林里,在這個森林中,他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其中有追求戀愛自由的赫米婭和拉山德,如果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兩個人物難以實現(xiàn)結合的愿望,但是在這里,在莎士比亞的筆下,他們如愿以償,有情人終成眷屬。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風格是輕快、歡樂的,表達了爭取人性解放的思想,他巧妙的設計劇情,讓劇中的主要人物不期而遇,為他們制造了可以支配愛情力量的“愛徽花”花汁,在劇中,精靈錯點花汁,制造出一系列嘀笑皆非的故事,最后,仙王收回了魔法,兩對有情人得到了圓滿的結局。
二、《仲夏夜之夢》語言風格
(一)多種修辭的運用
1.對照
對照是英語中十分常見的休息手法,對照也稱對比,表示相對的概念,對比的手法更能夠表現(xiàn)出更為濃烈的感情色彩,加重感情渲染,句子平行并列,卻更能生動的表述出作者的意圖。在《仲夏夜之夢》中,莎士比亞多次用到了對照的修辭手法,文中隨處可見,比如說,文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HERMIA:I frown upon him,yet he loves me still.
HELENA:O that your frowns would teach my smiles such skill!
HERMIA:I give him curses,yet he gives me love.
HELENA:O that my prayers could such affection move!
HERMIA:The more I hate,the more he follows me.
HELENA:The more I love,the more he hates me.
整齊的對照給了讀者更為鮮明的對比,通過這樣的手法,我們能夠看出Helena對Hermia的羨慕之情,她非常羨慕Hermia的美麗漂亮,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能看出她因為得不到喜歡的人的回應而十分痛苦。
2.暗喻
暗喻也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暗喻常常比明喻還要來的更為強烈。在《仲夏夜之夢》中,也使用了多處暗喻手法。比如說,劇中有一段對話,莎士比亞將Lysander和Hermia蒼白的臉頰比喻成凋零的米軌。Lysander和Hermia的愛情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尤其是Hermia的父親,父親強硬的態(tài)度,讓他們感到愛情會慢慢變淡,就像缺水的玫瑰會慢慢凋謝一樣。通過暗喻的手法,塑造出了更為鮮明的愛情形象。
(二)模糊詞、雙關語的使用
模糊此是指意義不明確的詞語,這樣的詞語由于不確定性,給予給予讀者一些空間去想象,讀者可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解釋這些詞語的意思。在一些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就可以利用一些詞同音或詞同意的特點,故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語雙關”,旨在達到一種言在此然而意在彼的效果。
(三)語言具有浪漫色彩
《仲夏夜之夢》的劇情本身就是浪漫的,在這樣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里,浪漫的語言必不可少,莎士比亞正是通過大量的浪漫的語言來詮釋了這個浪漫的故事,給了這個故事極為濃厚的浪漫色彩,在整部劇中,對愛情的表達不僅真摯而且還很浪漫。
(四)獨白、歌唱的大量使用
獨白是角色闡述內心感受的一種方式,劇中的角色有大量的獨白,獨白的運用,讓讀者對劇中人物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會,而歌唱則相當于是文章劇情的催化劑,不僅能夠詳細的介紹出故事發(fā)生的背景信息,同時表現(xiàn)出了更為濃烈的感情,有些難以開口的語言,通過獨白和歌唱的表現(xiàn)手法,恰恰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文章中有一處獨白,表達出了Helena對Demetrius的深切的愛,通過角色的獨白,我們更能體會到角色內心痛苦的掙扎。這樣的感情剝去了讀者的同情,更容易得到讀者的共鳴。
結束語
《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劇中體現(xiàn)了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風格,本文通過對《仲夏夜之夢》的語言風格分析,進一步深入了解了《仲夏夜之夢》這部作品以及莎士比亞的作品特色。當然《仲夏夜之夢》的語言特色遠遠不只我們所分析的這些,還有很多很多,這些語言風格特色需要我們通過不斷地閱讀去品味,這樣才能讀懂文章的精髓,才能理解到作品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張輝瑩.《仲夏夜之夢》狂歡化語言淺析[J].作家,2011,( 10)
[2]陳穎群.論《仲夏夜之夢》的語言特征[J].考試周刊,2008,(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