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的過程是學生對語文知識活學活用的過程,是學生思想和情感表達的過程,也是學生表達能力鍛煉和提高的重要途徑之一。就目前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來看,效果不佳,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重視不足,批改不當、教學態(tài)度不正,學習興趣較淡,文章寫作抄襲率較高、學生缺乏有效閱讀等。隨著新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推進,有效作文教學的呼聲越來越強里,為此,本文從微觀的角度分析,采取了擴大閱讀量、積累寫作素材和創(chuàng)新作文批改等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問題 對策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如重視不足,方法不當,抄襲嚴重等,如果不能及時改進,勢必會影響作文教學的效率。針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通過文獻研究和調查研究的方法,粗略的概述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認知偏差,批改不當
對于初中語文的教學來說,確實存在這樣的現實,那就是教師過分的重視語文常識和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對于作文教學來說重視程度不足。很多的教師對作文教學認識不到位,總以為只要學好了語文常識,作文就是信手拈來,自然而然的就會提高寫作水平。殊不知,作文教學與語文常識的教學有一定的關聯性、同質性,但也有差異性和特殊性。在作文教學中,除了強調必要的寫作技巧、寫作常識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仔細觀察,及時總結。在作文的教學中,往往課時不足,留給學生的時間和空間遠遠不能滿足作文教學的需要,這些都是輕視作文教學的真實寫照,使得作文教學流于形式。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作文創(chuàng)作都想得到老師的首肯和鼓勵,這就需要教師在評價上給與適當的鼓勵,而作為主要評價方式的老師作文批語卻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很多的老師對作文的批改顯得耐心不足,態(tài)度欠佳,并且在批語的選擇上隨意性較為嚴重,不能認真的分析每一位學生的作品,并給與合理的評價,導致很多的學生沒有創(chuàng)作的熱情和信心,久而久之對作文課就會冷淡,對文學創(chuàng)作就會厭倦。另外,學生對老師的批語也是視而不見,他們只看分數,很少反思分數背后存在的問題,作文寫完改完就算結束了,根本起不到應有的指導和反思的作用。
(二)方法不當,閱讀不足
作文教學是一項藝術也是一門科學,講究方式方法,需要對癥下藥,但是目前的作文教學多數都是教師講解,范文學習和勤加練習,并且在教學中教師對學情不甚了解,千篇一律,沒有開展分層教學,沒有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作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發(fā)揮,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意識沒有得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能力沒有得到擴展,師生溝通不暢,生生交流不足,閉門造車的現象依然存在。雖然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應試教育仍然是現代教育的主流,為了應付各種考試,學生的時間一再壓縮,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去進行課外閱讀和知識的拓展了,造成學生閱讀量嚴重不足,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作。
二、優(yōu)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對策探究
(一)積極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鼓勵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新課標規(guī)定:“多角度的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睘榇宋覀円訌娕囵B(yǎng)學生觀察能力,鼓勵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其實,在進行教學、開展活動的過程中,進行隨機觀察訓練,也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有價值的信息,教師應有意識地利用這些機會,進行隨機觀察和寫作訓練。曾有一位教師是這樣進行隨機觀察訓練的:一天上午的第一節(jié)課,鈴聲響過,他推開門走進教室,師生互致問候之后,學生坐好,他準備上課。這時,他看到學生精神集中,等待老師講課。但他卻沒有講課,而是提出一個問題:誰看到老師是怎樣走進教室,走上講臺,準備上課的?這個問題,出乎學生的意料,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于是學生便認真的回憶,有的還互相看看,好象要從對方的目光中尋找答案,很快學生們便一個個高高的把手舉起。其中一位學生是這樣說的:“清脆的上課鈴聲響過之后,馬老師輕輕地推開教室的門,回轉身,又輕輕地把門關上,手拿藍色備課夾,面帶微笑,健步走上講臺。我們全體起立,齊聲向老師問好。老師向我們鞠躬,親切地答禮:‘同學們好!’這時,他掃視了我們一眼……”這位教師靈活機動地對學生進行觀察訓練,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二)注重作文批改和講評,形式靈活多樣
作文批改是老師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手段,通過老師的批改,可以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加以重視和改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和習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腳踏實地,嚴謹求學的良好習慣。因此,老師既要注重作文批改,又要采取多種形式。從批改者的角度,作文批改可分為教師批改、學生批改和師生共同批改三種形式;從批改的方式來看,老師批改可以分成精批細改、只批不改和不批只該三種形式;學生批改可以分成自己批改、相互批改和分組批改三種形式。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倡導精批細改,允許只批不改和不批只改。批語應避免呆板,要生動形象、新穎,使學生便于接受。在作文批改的基礎上,認真進行作文講評,選佳作當范文讀,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評析,和自己的作文比較優(yōu)劣。鼓勵找出差距,尋找提高的途徑。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批改和講評,將對學生寫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強化課內課外作文訓練 悉心指導學生作法技巧
針對當前中學生作業(yè)多,時間緊的具體情況,我采用了靈活多變的訓練方法。即每學期除了寫若干篇大作文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小作文、周記、甚至雜感、語絲上。課內作文自不必說了,我還非常重視鼓勵學生到我們農村的鄉(xiāng)間田頭捕捉瞬間的靈感寫成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內涵和生活情趣。只要寫得生動活潑,哪怕不成文不成章,只有三言兩語也給予鼓勵。這樣做學生擺脫了“寫作文”這個框框的束縛,能夠輕裝上陣、暢所欲言。
【參考文獻】
[1]吳曉怡.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3(03)
[2]喬姍姍.初中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