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現(xiàn)在到底發(fā)展到了什么程度呢?我認為新媒體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諝馐黔h(huán)境,水是環(huán)境,人們離不開的就是環(huán)境。對現(xiàn)代人來說,能不能離開新媒體呢?顯然不行,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工作,如果有一天你離開了新媒體,或者簡單說沒有網(wǎng)絡了,你會覺得惶惶不可終日,顯然它已經(jīng)成為我們的一個生存環(huán)境。
行走微博江湖的“四可法則”
曾幾何時,網(wǎng)絡被一致認為是一個“虛擬世界”。然而,自從微博橫空出世,網(wǎng)絡這個虛擬世界竟然變得“實實在在”了。名流大腕、蕓蕓眾生、三教九流等在微博上或引吭高歌,或自言自語,或慷慨激昂,或無精打采……一時間,微博成了眾人的第二生存空間。就像人們常說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于是,微博成為各路英雄豪杰施展拳腳的網(wǎng)絡江湖。我在不經(jīng)意間踏入微博,也就身不由己地陷入了這個江湖之中。
其實早在2005年10月8日,我就開通了博客,并且取名“有一句說一句”。除表明我將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寫博客以外,還表明我預計到由于自己的惰性(倘若找借口就是“工作繁忙”),很可能難以經(jīng)常長篇大論地發(fā)博客,只能有時間有想法的時候“有一句說一句”。事實證明,我對自己的估計基本正確。幾年來,我發(fā)表的博文不過400來篇。因為對我而言,要寫一篇值得網(wǎng)友們看的像樣的博客實在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當微博從地平線上才露尖尖角的時候,我覺得這就是為我這類懶人專門設計的,于是懵懵懂懂地搶了一塊“地盤”,貼上了“虎溪虎”的標簽?!膀v訊微記憶”據(jù)此說我的微博年齡“超越了3.7億人”。沒想到幾年下來,微博竟迅猛發(fā)展成為新媒體第一平臺,“虎溪虎”這個用了多年的網(wǎng)絡ID也成為我的第二名稱——江湖外號。
在微博江湖中闖蕩了三年,領略了各路大俠屹立山頭叱咤風云的沖天豪氣。那真是大俠一聲吼,地球抖三抖!也看到蕓蕓眾生田間地頭男耕女織的自得其樂,還有那歌舞升平之處傳來的憤憤不平,花天酒地后面的悲傷哭泣……有朋友曾問我為什么開微博,我跟朋友說,微博讓我了解了許許多多不在身邊生活的人,大大拓展了我的人生。
我一介書生,毫無引領風騷的非分之想,只是想著江湖中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早早地就實名認證了。誰知在騰訊微博朋友的極力推薦下,眾人或許想看看我這大學老師是如何“聊發(fā)少年狂”的,幾年下來竟然有了40多萬聽眾。雖然比起動輒數(shù)百萬、數(shù)千萬聽眾的大俠,我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山大王”而已。但萬一那40多萬聽眾中的確有幾個真的對我有幾分期待呢?每每想到這里,我就不得不打起精神,一邊偷偷學點大俠們的功夫,一邊自己琢磨著練習拳腳。時間長了,竟也覺得琢磨出了點門道——微博維護的“四可法則”:可信、可用、可親、可敬。
微博江湖中第一要緊的就是要“可信”。行走江湖之人總是愛交朋友的,多個朋友多條路嘛。但如果那“朋友”是個騙子,交上這個“朋友”說不定就是一條死路。因此,眾人在交朋友之前一定會考察一番此人之信譽,于是可信之人朋友就多;不可信之人,即使人家收聽了你,沒多久就會取消收聽的。建立信譽的路子除為人真誠以外,頭腦清醒、有足夠的是非判斷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沒有清醒的頭腦,不能正確地判斷是非,即使自己不主動騙人,也難免會因為轉發(fā)一些謠言而被動騙人。一旦有了騙人的形跡,信用就染上了污點。
安身于江湖第二要緊的是“可用”。江湖中人行俠仗義,扶困濟貧,幫助需幫助之人是本分。暢快之時自鳴得意,煩惱之時埋怨一二,高興了斟一壺小酒,不高興了罵幾句大街,固然也表現(xiàn)出了真本性。但于人何益?于人無益之人縱有天大的本事,恐不僅難有朋友,于江湖只怕也沒有什么益處。傳達一些眾人欲知的可靠信息,傳授一些對人有用的技藝,傳播一些服人的道理,或者展示一些賞心悅目的詩詞書畫,共享一些助人學習的資源,解答一些他人的困惑等都是于人有用之事。大多數(shù)人難有解萬民于水火之中的豐功偉績,但勿以善小而不為,糾正人家一個錯別字也是可以成為“一字之師”的。
立命于江湖的第三要緊的是“可親”。當今畢竟已經(jīng)是21世紀,信息時代,蔑視權威是常態(tài)。數(shù)千萬聽眾的大俠不也有一不小心遭眾人唾罵的尷尬嗎?即便是大俠也千萬不要以大俠自居而藐視蕓蕓眾生,要把自己融入朋友們中間,甘苦與共,喜朋友之所喜,憂朋友之所憂,助朋友之所困,解朋友之所難。只有虛心學習、博采眾長,才可能在江湖中立得住腳。
要自由地行走江湖,第四要緊的是“可敬”。江湖中人佩服的是武藝高強之人,大俠們一呼萬應必是因其有萬夫莫當之功力。在微博江湖中要贏得眾人的尊重就得有專業(yè)精神。無論是對時事作出清晰深刻的評論,對形勢作出高屋建瓴的分析,或是對技術作出深入淺出的講解,對觀點作出細致入微的解讀都能幫助眾人更加清晰地認識世界,從而贏得眾人的尊重。專業(yè)精神并不必要博大精深、自立門派。喬峰的降龍十八掌固然威震江湖,韋小寶僅憑著一招神行百變也笑傲江湖。僅憑一點“雕蟲小技”就能幫助眾人,或者得到眾人圍觀的事例在微博中比比皆是,關鍵是要不斷學習、精益求精,并且讓自己的專業(yè)精神有益于他人。
維護官方微博的“五個堅持”
除個人微博主之外,我的身份還是一位高校管理者。所以,基于以上認識,我對高校官方微博的維護也有一些感悟,即官方微博建設應做到“五個堅持”。
第一,要堅持官方身份。大家一聽官方或許就有反感,現(xiàn)在都反對高校行政化,你還在說官方,我首先聲明,這里的官方是沒有行政級別的,僅僅是正式的、規(guī)范的、負責任的意思。怎樣才叫堅持官方身份呢?堅持官方身份就是要堅持官方的立場,堅持官方的觀點,堅持官方的形象。比如,重慶大學官方微博,當它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時候,人家會明確地把它當作重慶大學的聲音看待,因此,如果你在官方微博上不能夠堅持正確的官方立場觀點的話,那么會毀壞官方的形象。
第二,要堅持服務宗旨。設立官方微博的目的除宣傳學校以外,更重要的是為師生服務。首先是要做學校與師生溝通的橋梁,把師生所反映的情況搜集起來,轉發(fā)到各相關職能部門,或者校領導那里去,同時把學校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對某些事情的處理結果轉達給師生。其次是為師生排憂解難,當師生遇到困難求助的時候,應當積極地為他們想辦法,解決困難。盡管很多高校官方微博做得非常好,但有的高校官方微博做得就有點不盡如人意。它們做的是什么呢?一個常做的事情就是“煲雞湯”,每天早上起床,某某大學早安,一碗“雞湯”出來了;睡覺之前,某某大學晚安,又一碗“雞湯”出來。心靈雞湯是好東西,好處非常多,但是正如真正的雞湯一樣,一天喝三頓也不行。何況有的學校一天推出五六碗來,這樣長久喝下去,不僅影響健康,還可能讓人生病。
第三,要堅持親民態(tài)度。所謂親民態(tài)度,就是說我們在發(fā)官方微博的時候,無論語言還是從內容,都要親民。為什么要親民,這個不需要多說,大家都知道親民的必要性??墒怯行└咝9俜轿⒉┳龅貌皇翘貏e到位,有些官方微博僅僅成了學校新聞網(wǎng)的一個摘要鏈接,把新聞網(wǎng)上一條新聞的標題拷貝一下,貼上去就是微博了,完全就是新聞網(wǎng)內容的摘要。這就不是親民的態(tài)度,不會有人關注你,即使關注了,也可能不久就會取消關注。另外,這里特別要說一下,官方微博在語言的使用上應重視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這一點應該向嚴肅的傳統(tǒng)媒體學習,學習他們的嚴謹,學習他們的細致。網(wǎng)絡語言很多是由一些失誤造成的,還有一些是網(wǎng)民特造的。偶爾用不規(guī)范的網(wǎng)絡語言表達、活躍活躍氣氛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濫用,中國語言會被網(wǎng)絡語言摧殘得不成樣子。
第四,要堅持合作精神。新媒體時代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網(wǎng)絡上沒有校際界限。我們不可能說這一片網(wǎng)絡是重慶大學的,那一片網(wǎng)絡是東南大學的,沒有這樣的劃分法。在這樣的條件下,亟待各兄弟高校之間相互交流、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同時,要加強學校與社會網(wǎng)絡的合作,比如說,高校與社會網(wǎng)站的合作。因為社會網(wǎng)絡在運營、資源等方面,無論是經(jīng)驗還是實力都比任何一所大學強大得多。這些資源都是為社會服務的,同時也可以為大學服務,我們?yōu)槭裁床慌c之加強合作呢?
第五,堅持正確的導向。一個學校要建立良好的網(wǎng)絡形象,展示良好的社會形象,需要對公眾輿論進行正確的引導。其中首要的引導就是正確價值觀的引導,這是毫無疑問的。同時,新媒體也是高校的宣傳工具之一,官方微博不僅在日常的維護中要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傳遞正能量,而且要在出現(xiàn)危機事件的時候,做及時的合理的科學引導,不能讓謠言混淆視聽。
微博江湖深不可測,不管是個人微博運營,還是官方微博維護,只要我們不斷學習,想要自由自在地行走其中也并不難。倘若既好學,又勤奮,創(chuàng)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也不見得是癡人說夢?!敖健贝腥瞬懦觯f不定明日就輪到你“獨領風騷”了。
(作者系重慶大學黨委副書記)
責編:趙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