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那年,我第一次來到杭州,帶我游玩西湖的是老查。老查是杭州一家熱水瓶廠的退休工人,也是奶奶的鄰居。每天早上,他都會去晨練,地點當然是西湖。
從奶奶的家到西湖,并不遠,大約二里多地。但老查繞了一個圈,就顯得遠了。
我氣喘吁吁地立在南山路上了。我看到了西湖。老查指著一大片湖面說:“諾,這就是西湖?!?/p>
經(jīng)過不少小道,進入蘇堤。老查說:“從這兒一直走下去,可以走到北山路?!?/p>
我質(zhì)疑:“這里可以看到西湖了,不必到北山路了?!?/p>
老查說:“那不一樣,風景應該站在北山路上看?!?/p>
我總以為北山路那邊有更好的美景,于是順從了老查,沿著蘇堤往北山路上走,終于到達了北山路。
老查說:“現(xiàn)在你明白了嗎,要欣賞西湖美景,一定要從西往東走。”
我還是不明白。
老查生氣了,說:“你這鄉(xiāng)下人,從南山路往北看,背景全是城市的樓房,而從北山路往南看,背景就全部是西湖和遠山了?!?/p>
我恍然大悟。
現(xiàn)在,每每看到有游人從南山路開始游玩西湖,我就覺得他們錯了,他們肯定沒有欣賞到原汁原味的西湖美景。
人生中許多風景也是如此,換個角度去看,就會有好風景。每當自己沉迷于某一種生活情境中不能自拔、痛苦不堪時,我就想起老查當年生氣的模樣:“你這個鄉(xiāng)下人!”繼而我會猛醒,對于生活中的各種糟糕,何不換個角度去看呢?
(摘自《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