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因此,建立一個優(yōu)秀班集體,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個人的心得體會。
一、班主任要學會微笑對待自己的每一位學生,用平和心態(tài)處理班級事務,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我們常說班主任是天下最小的“主任”。他管的事瑣碎而又具體,從班級的學習、衛(wèi)生、紀律,到學生的行為、生活等等樣樣少不了班主任的操心。有時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調皮搗蛋惹我們生氣的學生。誰都知道生氣對身體是有極大危害的。我常想即使某一天我被氣倒了,那么,清醒之后工作還是我的,生活還得繼續(xù)。所以,我們必須找到適合自己教育學生的方法,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記得剛當上班主任的時候,每一次只要學生犯錯誤,那我必然會把他請進辦公室臭罵一頓。有一次我們班的三個學生放小假之后我布置的作業(yè)沒有做完,我把他們請進辦公室沒問一句為啥就開始訓斥,當時覺得肺都快氣炸了。因為我是班主任,班主任教的科目你都敢不完成作業(yè),那其他帶課老師的作業(yè)咋辦?簡直就是不把班主任放在眼里。當時我就這樣想。訓完之后我讓學生回到了教室,但自己還是生氣不已。同事的一句“看把你氣的,你就不能假裝生氣?”點醒了我。是的,我為什么要生這么大的氣呢?弄得自己頭暈腦脹不說,還影響其他同事的辦公,更是不能拉近師生的距離。從那以后,我一般都會用“假裝生氣法”來說教那些不聽話的學生,即自己在學生面前看似生氣,實則不動氣。盡量用談心,說教的辦法避免和學生發(fā)生正面沖突,并盡量找他們的閃光點從正面引導,給予他們希望和動力。這樣既不傷害自己的身體,還能與學生搞好關系,拉近距離,可謂是事半功倍。
二、為自己的班級找一個競爭對手“盯”自己
一種動物如果沒有對手,就會變得死氣沉沉。同樣的,一個人如果沒有對手,那他就會甘于平庸,養(yǎng)成惰性。一個群體如果沒有對手,就會因為相互的依賴和潛移默化而喪失活力,喪失生機。只有注入強有力的壓力,在壓力中多多用心、努力將壓力轉化為動力,才有可能使生命越來越有活力,激發(fā)出更多的人生潛能。
剛帶上初二(10)班的時候,在第一次月考之前的考風、考紀強調會上,我偶然說了一句:“咱們班這次考過(9)班應該沒有問題吧”?不料,我們班的一個女生當時就說:“老師,(10)班是永遠都不會考過(9)班的,這是歷史遺留問題,不信你看著”。當時我就很納悶,為什么都是同樣的老師帶課,(10)班學生會如此沒有信心?第一次月考成績下來之后,我們(10)班果然沒有考過(9)班,尤其是數學,競有三分之差。就連我自己帶的英語(9)班也略高于我們。事后,我找我們班部分同學了解情況,很多同學都說(9)班聰明的學生多,我們班的學生都笨。從他們簡短的描述中,我推測出學生一方面嚴重缺管自信心,另一方面學生如此坦然地面對現狀,說明在他們的內心里,他們已徹底承認自己不行,毫無斗志可言。作為他們的班主任我很無耐,但我決不能就此和學生一樣喪失信心,失去斗志。那么,如何才能擊起學生挑戰(zhàn)自我的決心,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接下來,我專門召開了一次月考成績分析班會,并正式帶領(10)班向(9)班發(fā)出挑戰(zhàn)。記得很清楚我對學生說:“一切皆有可能,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從現在起就開始行動,在行動中激發(fā)自己的潛能,說不定你就能創(chuàng)造奇跡,我們的目標不是以最快的速度超越(9)班,而是慢慢向它靠近。作為班主任,我希望先從自己所帶的英語科目抓起,讓我能感覺到“班主任效應”的存在。其次讓每個學生寫了自己的學習目標貼在教室兩側,隨時提醒他們,鞭策他們。
三、重視課任老師的評價,虛心接納課任老師的意見,共同教育學生
現在的學生是很聰明的,他們在班主任課上的表現和在其他老師課上的表現往往會有差距。所以,多與任課老師溝通有助于了解學生的各種情況,對學生做出全面、正確的評價。例如,數學老師反饋有同學拿粉筆在教室打仗,一調查才知道是我們班平時學習、紀律都表現相當好的賀毅同學干的;語文老師告訴我馬龍同學上課愛吃瓜籽,愛說話,影響周圍同學學習;音樂老師告訴我常皓同學上課和同桌相互傳紙條表達愛慕之情有早戀傾向等等。所有這些信息的反饋對于我及時發(fā)現班級存在的問題,安定班級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一個好的集體,沒有每個老師的辛勤工作,沒有同事的合作,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難以管好一個班級。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寶初二(10)班全體學生向(10)班所有的課任老師道一聲:“謝謝”。沒有你們的大力協(xié)作,這個集體就可能不會有如此大的進步。
四、不以成績排座位,讓每個學生都享有坐在前排的權利,調動學生學習積級性
當班主任沒有不為排座位發(fā)愁的,現在學生的近視率高了,家長都希望孩子坐靠前的位置。我以前排座位都是先衡量成績,再按大、小個頭和是否近視。當然,成績好的同學基本上都在班上前四排滾動。有一次,我們班的班長路跳同學剛從后面滾動到了第五排,沒過一天,她就問我說:“老師,我能不能永遠都坐在這個位置”?也許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是班長,她對老師提出的要求,老師肯定會同意。沒想到我直接就拒絕說:“不行,咱們班的位置必須按原計劃滾動,你是班長,才不能搞特殊?!蔽以捯魟傄宦洌臀目蘖?,并解釋說:“老師,我想坐在前面,是因為我想好好學習,以前坐在后面總覺得離老師太遠了,自己沒有自信,其實我發(fā)現我能學會?!蔽壹{悶了“難道座位還和自信有這么大的關系?”后來,我又調查了班上成績中下等的同學對座位的理想要求,沒想到他們都一致表示想坐在前面,想受到老師的重視。所以,自本學期第一次月考之后,我們班的座位就進行了一次重大的變革。即,每一周進行一次換位,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換,第二排和倒數第二排換……,不論個子高低,成績好壞,使每個同學都有坐在前排的資格。沒想到,這樣的座位調換競對課堂教學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各科老師普遍反映,課堂秩序比以前好了許多,以前課堂上愛說話,愛做小動作的人消失了,以前課堂上坐在后面“不動”的人現在開始動起來聽課了??梢哉f,我們班總體成績的進步與這樣的座位調換也有很大的關系。
總之,一個優(yōu)秀班集體的形成條件是多方面的,以上所述僅僅是我個人在班主任工作中所做的微不足道的幾點,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xù)努力做好我的班主任工作,和學生一起共建團結、向上、友好的集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