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論述了單元整體教學的特點及化學單元教學設計的方法和化學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對廣大化學老師有一定的啟發(fā)性。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 特點 方法 意義
單元整體教學是由若干節(jié)具有相同關聯的課所組成的一個有機的教學體系?;瘜W新課程通過落實三維目標來實現“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目標,而化學單元整體教學是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效支撐。
下面對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思路進行探討。
一、單元整體教學的特點
1.單元教學的著眼點是“單元”。
從教學內容看,單元教學以一個“單元”為相對獨立的教學單位,強調從單元這個整體出發(fā)設計教學,突出內容和過程的聯系性和整體性。從教學目標看,單元教學是一個相對完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三維目標的有機融合和有效落實問題逐步得以實現。從教學方法看,單元教學不是對單元內各課題平均使用力量,而是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某個單元的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有一定思維梯度的科學學習過程,注重學習的階段性和層次性。單元整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2.單元教學目標是通過課時目標群落實的。
由于學科內容的內在邏輯性,決定了學科整體的教學目標必然由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群構成,這是教學目標間的縱向關系。也就是說,化學課程總體目標總是要細化為學段目標、單元目標或課堂目標后才得以落實。
3.只有在整體把握單元目標的基礎上才能合理設計課時目標。
一節(jié)一節(jié)地備課、上課,容易導致教學目標的孤立和分割,所以制定具體課時的教學目標一定要從整體著眼,在明確學段目標、單元目標的基礎上去把握設計課時目標,這樣才能做到既有階段性,又有連續(xù)性,又能注意前后銜接,照顧到各個課時之間的影響和遞進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單元教學中的課時教學與傳統的單課時教學也是有著明顯區(qū)別的,前者是單元教學整體中的組成要素,課時與課時之間有著有機的聯系,這種聯系使得一個課時的結果,能夠在先前課時結果的基礎上產生。通過計劃好的許多課時的共同作用,知識、技能和理解得以逐漸發(fā)展,從而產生出越來越復雜的結果。
二、化學單元教學設計的方法
1.進行化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應遵循幾個原則。
首先,要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構建教學單元?;瘜W課程標準及其實驗教科書是確定單元的重要依據。依據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在深入分析并準確把握教材內容及其呈現方式所體現的課程目標和教育理念,鉆研并開發(fā)教材中蘊含的豐富教育資源的基礎上,確立教學單元,使之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基本單位過程。例如“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階段唯一較為全面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知識的單元,如何根據這部分知識內容的特點,指導學生建立有序的知識結構,這無疑是極為重要的。
其次,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來構建教學單元。依據知識內容的相互聯系或學習規(guī)律,將教材中的某些內容,按照一定的目的,從不同角度或不同層面進行調整、重組來構建教學單元,使繁雜的內容簡單化、條理化,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在初三化學新教材中,有很多的化學實驗是同氣壓變化相聯系的,明確和把握初中化學教材中“化學實驗與氣壓變化”知識內容的前后關系,對于有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是有幫助的。因此,可以確立“化學實驗與氣壓變化”單元進行整體設計教學。
第三,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實際來構建教學單元。教師構建教學單元,必須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切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有利于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初三學生初學化學用語時,常會感到困難,為此,可以采取“循序漸進,化整為零”的單元教學策略,即從學生學習化學、接觸物質開始,就把元素符號、化學式當作代表某種物質的普通符號陸續(xù)出現,讓學生多見多寫,通過反復出現,引領學生從形式上先對化學式有一個最初步的熟悉和了解,為后面正式學習化學式打下基礎。
第四,根據當地的教學資源來構建教學單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分析并明確教材內容所要實現的課程目標,在此基礎上緊密聯系當地的社會實踐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選擇具體的教學內容構建教學單元,從而保證三維教學目標的落實。
教學單元的構建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的,確立什么教學單元是受教學目標所制約的。教學單元的內容與組織,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教學信息的接受、處理和轉化的質量。面對思想、感情、智力水平各不相同的學生,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本地的實際,對學生經驗已有的、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以及化學教材中給出的所有課程資源進行開發(fā)、選擇,合理構建教學單元,從而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
2.進行化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應注意幾個關鍵問題。
第一,學生調研是進行單元教學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有效落實三維目標的基本前提。從單元教學的角度看,學生調研貫穿單元教學的始終。學生調研是制定單元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進行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診斷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單元教學反思與再設計的重要方式之一。將學生調研貫穿于單元教學的始終,可以有效落實“關注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教育理念。 第二,單元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載體和過程,教學目標是單元教學設計的靈魂。在新課程實施中,需要把握多維目標的內涵,理清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要全面關注三維目標并將它們整合于統一的單元教學過程中。
第三,在一個單元教學中應該整體設計結構化的學習活動,這是體現單元整體教學的關鍵所在。所謂單元結構化的學習活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1)不同類型、水平的知識需要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活動;(2)活動必須是有效的,內容選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活動內容真正觸及學生認識中待發(fā)展的問題,活動過程和學生的認識真正發(fā)生作用;(3)活動與活動之間有明確的內在線索,即用知識結構統領教學過程,根據學生的困惑來建構學生的認知結構;(4)活動與活動之間是相互關聯和影響的。從一個活動到下一個活動,學生認知和情感發(fā)展脈絡是連續(xù)的、并且是上升爬坡、不斷遞進的過程。
單元結構化學習活動設計的關鍵是,需要思考如何將單元的知識邏輯結構與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諧地結合起來,即用知識結構統領教學過程,根據學生的困惑來建構學生的認知結構。
三、化學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
對化學教師而言,雖然單元教學設計比傳統的單課時教學設計更具有挑戰(zhàn)性,但其優(yōu)越性是特別彰顯的。通過單元教學,教師的教學設計視野從單課時的微觀范疇轉向更為寬闊的單元中觀范疇,能夠從單元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有利于使宏觀層面的課程目標落到實處,同時又能使單元內的課時教學變得更加富有彈性,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效果。
弄清楚了單元教學設計的含義,就可以從化學教學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即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3個方面,來理解單元教學設計的教育意義:
1.單元教學目標的整體性和可測性,避免了傳統課時教學的隨意性與盲目性,有利于實現多維目標的融合,真正實現化學新課程提出的總目標。
2.單元教學內容的相關性和層次性,避免了傳統課時教學中知識點的孤立學習和機械練習,有利于化學 教學過程與結構的優(yōu)化,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和效率。
3.單元學習活動的結構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著眼于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
以上是從單元教學目標、單元教學內容、單元教學方法3個方面說明了單元教學的意義,這些意義足以說明:單元是實現三維目標的載體和過程,單元教學設計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徑。
新課程倡導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教學方式,因為它不僅能體現科學的本質—探究,而且有利于三維目標的融合統一,又能兼收并蓄不同教學方式的優(yōu)點。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教學需要充裕的時間保障,但課程的教學時間有限。要解決這個矛盾,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單元整體教學是目標教學的基本教學結構,就教學內容來說,單元是科學課程中相對獨立的部分;而從教學活動來說,它是一個從目標出發(fā),進行一系列有組織有秩序的教學單元。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徑,值得我們深入地研究與實踐下去。
【參考文獻】
[1]季蘋.基礎教育參考,2005,(4):14
[2]何彩霞.基礎教育課程,2005,(12):21
[3]王鳳余,咸蕊.化學教育,2007,28(7):36
[4]何彩霞.化學教育,2007,2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