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當前中職教育的辦學理念以及中職學生的特點,研究中職學生畢業(yè)就業(yè)問題,分析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在教學當中存在的教學現(xiàn)狀,提出了怎樣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水平的建議。
【關鍵詞】中職教育 計算機 現(xiàn)狀 教學 提高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社會的需要,計算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說,計算機已成為現(xiàn)如今的基本工具,已經(jīng)改變了人類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方式。
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是能靈巧使用計算機的基礎,是任何一個計算機的使用者都得掌握的基本知識,但如何提高中職學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水平,則是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關鍵。
一、中職學生的特點
中職教育是一種我國新興的教育體制,它的主要職責就是為國家培養(yǎng)出一批專業(yè)型人才。也正是因為這種教育體制,使得在校生的差異很大,中職教育的學生,主要是初中畢業(yè)生或者是部分社會青年,這些學生大部分基礎比較差,對知識的掌握度大不相同,有的使用過計算機,但是對計算機的掌握也比較膚淺,有的學生甚至從來沒有接觸計算機,對計算機一竅不通,這些客觀原因造成了部分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有抵觸感,給教學帶來很大不便。但是,既然學生選擇中職教育,那就是對中職的信任,他們是本著要學一技之長而來,而且中職學生的年齡段決定著他們是一類對新事物有著極強渴望,并且思想活躍的人群,但是八成學生在初中時長期考試成績差,心理上遭受一定的打擊,這些打擊是來自于家長、初中同學和教師等多方面的,所以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各種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來讓學生真正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并且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只有讓學生牢牢掌握專業(yè)知識,才能讓他們獲得尊重,獲得信心。
二、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現(xiàn)狀
2.1知識過于陳舊
中職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對專業(yè)的學習,學以致用,找到一份符合專業(yè)應用的工作。但是目前,有的中職學校傳授的知識過于落后,有的甚至還在傳授Dos這樣在就業(yè)中幾乎無用武之地的知識。
另外,部分教師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的真正意義并沒有了解,只是對理論知識詳加講解,一味的應付考試,使得教與學的理念背道而馳。
2.2教學方式
科技的高速發(fā)展,對整個社會、整個人類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計算機的應用走進了各行各業(yè),而多媒體教學的出現(xiàn),則對教育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這種教學方式的最主要優(yōu)點就是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接觸,師生的同步學習過程,會使得學生與教師的思路緊緊攥在一起。通過在課堂上,先由教師使用多媒體演示講解,學生做筆記,再由學生自己操作練習,可以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他們對計算機應用課程產(chǎn)生興趣,同時又真正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明顯的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2.3考試體制
考試的體制,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可以通過考試獲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但同時卻不能真正反映出學生在現(xiàn)實中的應用能力。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主要以實踐為主的課程,但是如果僅從試卷來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是遠遠不夠的。部分學校采用筆試和操作雙重考試,但是受操作時間和題目的限制,也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學生的水平。
三、怎樣提高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水平
3.1教材的選用要合理
一本合理的教材,使得教學水平從起跑線就處在領先的位置,教材的內容應該從實用性出發(fā),主要是為學生畢業(yè)后就業(yè)中能夠被真正使用,但是一定要避免教材的滯后性,因為計算機的更新度較快。另外,學校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要求來自定教材,內容要在教學當中不斷總結將之完善。
3.2重視操作練習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應該是主要圍繞充分的操作練習來完成的,學生學習理論的時間應該只能占到總課時的1/3,而其余的2/3則應該是操作練習的時間。
教師應該在操作練習的時間內選取一些既讓學生感興趣又有能在實際應用的內容。這樣的內容比如網(wǎng)上有許多可以增強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小游戲,教師可以偶爾為學生下載幾個。
操作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及時的解決,要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做好相關記錄,并進行考核。長期有效的優(yōu)良課堂氛圍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習慣。
3.3科學利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不言而喻,它的出現(xiàn)使得教學方式改變教學效果顯著提高,但是同樣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些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整堂課都是在帶領學生閱讀課件,沒有給學生自主的思考空間,教師只有通過自身的學識和教學技巧來主導,多媒體教學輔助,方可使得教學任務得以完成。
3.4恰當選擇教學實例
良好的教學實例會使學生增加對課程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頻繁的與學生互動,這樣可以讓課堂上氛圍變得活躍,也可以讓教師隨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另外,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來制定不同的實例,讓學生自主思考,選擇符合自己能力的實例來進行學習操作。
例如:在word圖文這一課程中,可以在講解課程之前為學生展示一份曾經(jīng)的比較好的學生作品,讓課堂中的學生有種想超越前輩的欲望,然后再講解本節(jié)課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在學生對知識點充分了解后安排一個制作內容的任務,比如制作“班級板報”,通過制作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將本節(jié)課的多個知識點結合起來,從而使得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操作熟練。
再如:在學習excel數(shù)據(jù)管理這一課程中,可以制作“水果價格表”的實例,可以讓學生學習多個excel數(shù)據(jù)管理知識點,讓本來比較復雜、多樣的知識點,變得有規(guī)劃的展示講解,學生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excel數(shù)據(jù)管理在現(xiàn)代計算機的應用非常廣泛,通過這節(jié)課程的實例講解,可以使得學生懂得如何將知識與實際相結合。
結語:
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就是靠實踐來漸漸了解熟悉,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實踐性,使得學生和教師產(chǎn)生互動,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真正感興趣。要對在實踐中有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生給出表揚,使其起到表率作用,多對操作較差的學生給予幫助。
【參考文獻】
[1]劉偉偉.互動式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應用研究.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8:26-28.
[2]方向.因材施教——計算機基礎分級教學勢在必行[J].計算機教育.2010(5).
[3]白麗梅.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6).
[4]張健輝.職業(yè)教育中計算機專業(yè)教學改革探討,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