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理念的逐步推進,課堂也在不斷變化和發(fā)展。作為一個新時代教師,我們所追求的就是盡可能地提高課堂效率,并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本文探討了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
【關鍵詞】提高 中學英語 課堂教學 效率 途徑
作為中學生的第二語言,英語學習,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因此,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最大程度的習得語言知識和最全面的外國文化成為了所有英語老師不得不認真思考并提出有效對策的問題。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人本主義心理學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眲?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主動而愉快地學習?!坝H其師,信其道”,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便愿學樂學,成績不斷上升。要讓學生對英語課堂保持濃厚的興趣,教師的人格魅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魅力來自課堂上的才華和能力,幽默風趣的個性,對學生的關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做他們的親密朋友。師生關系和諧,才能創(chuàng)建有效的課堂氛圍,使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教師要一視同仁。對后進生,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還要經(jīng)常讓他們有表現(xiàn)的機會,點滴進步都要加以表揚,激發(fā)他們的內(nèi)驅(qū)力。
二、適合的教學設計是關鍵
教學設計是整個教學的系統(tǒng)和邏輯大綱,也是教師教學思路的詳細反映。教學計劃不同于一般的計劃,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泛、要求也非常全面。其中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一步:教師要有恰當?shù)膶搿@碚撋?,正如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所要求的,第一,導入應是教師教學科學安排和組織的最有力的縮影;第二,導入應設定在具體條件下且與課堂學習內(nèi)容緊密相關的;第三,導入應是能以達到最好效果為最終目的的。簡單而言,導入,則是教師利用與課堂相關的話題引起所學內(nèi)容的興趣的一種手段,是課堂中極其重要的過渡。恰當?shù)膶肽芰⒖叹奂瘜W生分散的思維、啟迪他們的思維;相反,失當?shù)膶雱t會直接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散學習注意力。在實際操作中,導入的內(nèi)容要把新舊知識練習起來。英語是系統(tǒng)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利用源于舊知識但又超越舊知識的內(nèi)容來導入,不僅能起到引起學生對已有的知識的共鳴,更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和求知欲,從而有效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此外,導入的方式應該是有趣味性和原創(chuàng)性的。根據(jù)新教學大綱,英語學習的一個基本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語言的興趣。因此,為了提高新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思考、激發(fā)其對新知識的渴望,教師根據(jù)課堂主題,做新鮮有趣的導入是尤為重要的。例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用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引出課堂的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自己上當著全班同學做一個簡短的英語演講或講英語小故事,逐步導入課堂話題;提前請一個小組準備一個小英語話劇,從而引出具體某一單元主題等等。總之,導入的形式應該是生動而新穎的,避免刻板和套路。
三、課前的有效預習
課前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師應強調(diào)有效課前預習,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牢記解決疑惑的四個步驟:首先依靠自己,遇到疑難自己開動腦筋,仔細想一想;其次利用教材參考書,要自主查閱資料,獨立進行學習探究;再次就是加強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遇到問題同學之間相互討論;最后才是向教師請教,在自我尋到答案、同學之間討論無果的情況下,學生可以向教師尋求幫助解答。四個步驟在預習的時候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在英語課前預習活動中,英語教師應該把交給學生學習技巧方法作為實踐重點,引導學生自己去探求問題的答案與解決方法,自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在英語教師只需要給予適當?shù)狞c撥。強調(diào)英語教學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對于取得良好的英語教學效果來說至關重要。
四、充分利用語言運用能力,精講多練,創(chuàng)設逼真的語言情境
英語教學是一門實踐課程,在中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必須以大量的語言實踐為主,精講基礎知識,把大部分時間讓給學生實踐。通過精講多練,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語言實踐,大膽動口,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盡量多創(chuàng)設和模擬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日常生活話題,如問候、告別、談論天氣、問路、購物、打電話、課外活動等,使學生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情感積極地投入到這些學習活動中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更多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小品、猜測、接龍故事、辯論等形式運用于教學當中,這樣會使學生通過活動盡可能做到多動腦、動口,甚至是“動手動腳”,由此創(chuàng)造出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學習局面。
五、引入評價競爭機制提升英語學習效率
中小學生都有上進心和榮譽感,他們的競爭意識非常強烈,在英語課堂中我們把讀單詞、讀句子等以“買問題” 的課堂形式,在課堂中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你追我趕,這樣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并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學生樂于參與,參與爭先,這樣就能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回答問題,當學生回答了一個問題,答案基本正確的時候,那一組就能得到一分,在別人回答問題時開小差,講話的,那么就扣該組的一分,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開動腦筋,還能約束學生的紀律。一節(jié)課結束后,以分數(shù)最多的組為冠軍,并讓全班同學給予掌聲鼓勵,每人同時可以得到一個印章。通過這樣勝敗的評比,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取得成功的動機,培養(yǎng)競爭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興趣。
六、重視課后實踐
英語是一門實用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對于以中文為母語的中學生而言,英語學習比較缺乏實踐的真實氛圍。英語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對于英語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加之班級學生人數(shù)比較多,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英語實踐的機會和時間少得可以忽略不計,很難得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如何解決這樣的學習矛盾? 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多開展、學生多參與一些課后的英語實踐活動,營造英語學習氛圍,不僅限于課堂四十五分鐘,還要貫穿日常學習生活始終。至于英語課后實踐活動,開展的形式,也是多樣性的,比如建立英語角、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舉辦英語晚會等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以致用,感受英語的魅力,培養(yǎng)英語的語境語感,形成一定的英語素養(yǎng)。
七、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
新課標教材中有許多值得關注的變化和特點。其中,注重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的整合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英語課程內(nèi)容、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產(chǎn)生越來越深刻的影響。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教師用粉筆和黑板,學生用筆和紙,無法形象地向?qū)W生表達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格格不入。為此,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傳統(tǒng)教學手段外,還可借助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媒體和認知工具,利用一些教學軟件所提供的教學環(huán)境,不僅彌補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一些不足之處,也給學生留有余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聲、文、圖并茂,動靜結合,能使抽象的概念、復雜的公式形象化。在這樣一種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感官同時接受信息,因而大大增加了課時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學生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不僅不會感到英語學習的單調(diào)枯燥,相反會越來越有興趣,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由此可見,英語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掌握有效的策略,就能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當然英語教學策略是多樣的,只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探索、創(chuàng)新,就會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 田玉芝.激發(fā)外語學習興趣 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J]. 文教資料. 2005(29)
[2] 蘇長蘭.談英語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 2006(04)
[3] 吳菲.如何激發(fā)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興趣[J]. 科技資訊. 2010(26)
[4] 張曉菊.激發(fā)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策略探索[J]. 甘肅科技. 2010(23)
[5] 朱靜靜.淺談教師對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