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導入新課是數(shù)學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樣起到關鍵的作用。好的導入,就如同航標,指引著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方向。新授內容的巧妙的導入,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習的能動性、自主性,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動畫導入 練習設疑 談話導入 設置懸念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的起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思緒帶進特定學習情境中,對一堂課教學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fā)聯(lián)想,激勵探究,為一堂課的成功鋪下了基石。近幾年,我在小學數(shù)學新授課的導課進行大膽的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練習設疑,導入新課
通過適當?shù)木毩暎瑥土曥柟趟鶎W知識,并在練習中,有意設置疑點,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倒數(shù)”一課時,可隨意叫幾個同學到黑板上書寫任意的分數(shù),小數(shù),整數(shù),教師隨即在學生書寫的每一個數(shù)的后面寫上“×()=1”(注:括號里為學生所寫數(shù)的倒數(shù))。然后,讓學生計算,學生覺得奇怪,議論紛紛。怎么設計,既復習了所有知識,又巧妙設置疑點,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并把學生的注意迅速指向教學任務和教學法程序之中。
二、動畫導入法
教育學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庇纱丝梢娕d趣對智力開發(fā)尤其重要。小學生對新事物新知識興趣較濃,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抓住這一點設計有趣的情景,使學生在情景中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促進思維的發(fā)展。例如在教學《平移與旋轉》這節(jié)課時,先讓學生欣賞一段動畫,并且用動作把畫面中物體運動的方式模仿出來,接著提問:“它們運動的方式一樣嗎?你能按運動方式給它們分類嗎?于是學生展開討論,并交流想法,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接著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平移”、“旋轉”。然后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物體的兩種運動方式——平移和旋轉。這樣的引入課題,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與模仿能力。還有我在教學《加減法》這節(jié)課時,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在愉快的音樂聲中,小松鼠邀請它的朋友來家里為它慶祝生日,一共來了十位客人。其中小猴子第一個發(fā)現(xiàn)只有8張椅子就急了:”才有八張椅子,能坐得下嗎?”小松鼠也不知道怎么辦了,它急著向小友們請教:“聰明的朋友們,你們幫我算算還差幾張椅子。”學生先被畫面吸引接著積極地展開討論方法,我就巡堂指導。有的學生很快能說出答案,有的用學具模擬擺設等,最后得出:十位客人需要坐十只椅子,還差兩張椅子,算式就是10-8=2。這樣有趣的卡通動畫引入課題,既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并喚起了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
三、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是激發(fā)學習興趣、萌發(fā)求知欲望、啟動認知的有力措施。如教“循環(huán)小數(shù)”時,為了在課堂伊始使學生產(chǎn)生新奇感,啟動思維;同時也為分散教學難點,一位老師制作了一框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紅綠燈投影片。上課開始時將此片映出后,老師讓學生觀察投影片,并讓學生說出日常看到的紅綠燈,學生說出了交通崗上的紅綠燈,并說出了綠、黃、紅燈總是依次的變化。這時老師接著說:“它總是按一定的順序,不斷地重復出現(xiàn),那么我們就可以說紅黃綠燈總是依 次不斷地重復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叫循環(huán)現(xiàn)象。日常生活中有這種循環(huán)現(xiàn)象。數(shù)字運算中也會出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此現(xiàn)象?!边@樣的教學導入,不但突破了概念形成過程中的難點,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認知興趣。由形象具體的實物表象直接轉入認識數(shù)字排列規(guī)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談話導入,導入新課
教師有意和學生通過談話,使學生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情境,成為學習的主人。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行程問題中的“相遇問題”時,上課一開始,便啟發(fā)誘導學生:“當你們看到精彩的文藝節(jié)目,該怎么辦?”“熱烈鼓掌”?!肮恼迫巳硕紩?,但你們誰知道鼓掌的藝術?”學生們頓感茫然,一雙雙眼鏡投向老師,似乎在問:鼓掌還有藝術?這時,教師兩手心相對,同時相向而行,相遇時發(fā)出清脆的響聲,教師隨即板書:同時、相對、相遇。從而巧妙地導入新課。
五、設置懸念,導入新課
懸念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tài),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這是老師常用來設計導入新課的一種方法。設置的懸念應具有“精”、“新”、“奇”的特點,在技巧上則應“引而不發(fā)”、“令人深思”。例如有一位教師教“三角形內角和”時,老師在投影上出示一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塊玻璃拼成的),并提問:“你們知道這個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嗎?”學生對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這時老師并沒有把現(xiàn)成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進一步引導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兩個直角三角板,算算每個三角板的三個內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讓學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個內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正方形紙,沿對角線對折,得到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和是原正方形四個內角和的一半。然后老師打出投影把三角形玻璃的三個內角拼在一起,幫助學生驗證一下自己的探究結果。這種方法,不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把學生引入不協(xié)調——探究——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一個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思維之趣、參與之樂、成功之悅。
六、利用游戲,導入新課
巧設游戲導入,英國教育家米桌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娛樂是孩子開發(fā)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睈圩鲇螒蚴呛⒆拥奶煨裕瑢⒂螒蛴袡C地運用于課堂教學,利用游戲的無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化難為易和減輕學生的負擔,也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比如教學 “找2、3、5的倍數(shù)”,在課前可設計“是2的倍數(shù)的學號”的游戲,組織學生在游戲中自由交流、自由活動、自由表達,所帶來的會是興趣、歡樂和自由,并營造了學習氛圍和突破了教學難點。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毙W數(shù)學課堂導入的方法很多,形式多樣。教師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因地制宜,靜心設計科學的新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保證教育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