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才的訓練方法有很多,作為一般口才常用的訓練方法,如普通話訓練、朗讀朗誦訓練、聽力訓練、演講訓練、辯論訓練等在相關書籍中有眾多的講述,本文不作贅述。下面著重從實際作出發(fā),探討口才訓練最為重要或獨有的訓練方法。
【關鍵詞】口才 訓練方法 演講
一、心理訓練法
心理訓練法的目的是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訓練學生由“不敢說”到“敢說”。講話者在進行口語表達的過程中,往往面臨著生疏或頻繁變化的對象和環(huán)境。許多人面對這些情況便有畏懼心理,不敢開口或說話時因畏懼而影響表達的效果。有的職業(yè)因其職業(yè)特點注定是要經常面對陌生人或陌生環(huán)境的,所以為了能夠消除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戰(zhàn)勝自己可能產生的心理障礙,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口語才能,就必須進行心理素質的訓練,打好順利表達的基礎。那么如何才能使他們從“不敢說”到“敢說”呢?
a、創(chuàng)設寬松、隨意的說話氣氛,解決學生敢于開口的問題。例如讓同學們分成小組演講、辯論,在課堂上進行模擬電話接待、來訪接待或舉行模擬報告會的練習,在老師的管理和引導下,營造寬松的環(huán)境,讓盡量多的學生參與,尤其是那些膽子小、不善言辭的學生。
b、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克服怯場心理。堅定自信心是口語表達成功最.重要的前提。有了自信心才能在說話前情緒飽滿,意氣風發(fā)。有了自信心,才能克服怯場,鎮(zhèn)定自若,言語才能流利、精當。訓練學生樹立自信心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有一定成功的信念和決心;二要做好講話內容的充分準備,才能胸有成竹;三就是要進行必要的口語表達技巧訓練,才一能隨機應變,左右逢源。
c、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口才活動,積累臨場經驗,鍛煉膽量。一般學校都經常有普通話比賽、演講活動、辯論會等,鼓勵或要求學生踴躍參加,班級也可以經常在課內或課余組織各種口才活動,給予學生鍛煉的機會,從而不斷的積累臨場經驗,鍛煉膽量。在職業(yè)情景模擬訓練法中,就可以從鍛煉學生膽量開始。
二、思維訓練法
思維訓練法的目的是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模式,訓練學生由“不善說”到“善說”?!罢Z言是思維的工具,同時又是思維的成果。”思維和表達存在著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關系。思維的發(fā)展可豐富語言的表現(xiàn)力,因此,要想提高口才,就須加強思維訓練。
a、訓練思維的敏捷性和應變性,使學生能夠在面對突發(fā)的或尷尬的話語場面能反應快速,應對自如??梢栽O置各種情景訓練學生快速的思維。例如限時反應練習:在時間上設置一定的緊張度,以激發(fā)思維,促進“急中生智”。訓練時要求對象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完成某項內
容的構思與表達任務。可以設置某種生活或工作的情景要求學生盡快說出對策,例如“當領導因不知實際情lit,而誤解你、,批評你的時候,你怎么回答”或“在與人交往,對方反映冷淡或當你伸出手得不到回應時你怎么辦”等問題。
b、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聚合思維,讓學生在思考時候既放得開又收得攏。發(fā)散思維教學生學會開放性的思考問題,聚合思維訓練學生針一對眾多問題集中思考,這項訓練要讓學生的思維散得開,收得攏。思維不能總是一個模式,很多時候要根據(jù)領導或不同的工作對象而改變,否則就會造成交際障礙。而且只有思維開闊了,語言才會更加豐富,更加活潑,也才能因人而異、因時而變。要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即由一點向四周輻射的開放性思維。就須訓練學生針對一個問題,從多個角度開展思考,尋求答案。從而能使他們思維連綴,拓展生發(fā),由此及彼,舉一反三。如此其口語表達才能嚴謹、開闊。要訓練學生的聚合思維,即由四周向一點集中的思考方法,就是訓練學生針對眾多的問題集中思考的思維方式,主要訓練學生思考問題時既散得開又收得攏。例如讓學生在盡量短的時間內說出某物(如公文包、花籃、文件夾等)盡量多的作用(練習發(fā)散思維):選讀報紙上的一些相似的新聞事例,要求歸納其共同的意義(練習聚合思維)等。
c、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讓學生在思考的時候能夠打破常規(guī),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或答案,從而使其表達具有個性和深度。在知識經濟時代,要特別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創(chuàng)新思維多來自逆向思維。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就是教學生從常人或普遍觀點相反的方向思考問題。雖然絕不是相反的就是好的、對的,但往往只有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找到新的辦法,開拓新的思路。例如“這山望著那山高”常被人否定,看成貪心不足的表現(xiàn),如果逆向思維一下,變否定為肯定,人就要“這山望著那山高”,才能有目標,才會克服困難,不斷進取,人類和社會才會有進步,這樣就出了新意。我們大多時候要循規(guī)蹈矩,服從和聽從領導的安排,但在輔助領導決策時,不妨針對領導的決策來一些逆向思維,想想問題的反面,想想英明之中也有不當之處,只有這樣才能補充、完善領導的決策,真正發(fā)揮助手的作用。
三、知識積累法
要提高學生的口才,第一步應該是積累知識。即積累口才豐富的“內容”,訓練學生由“無話說”到“有話說’,。雖然口才訓練重在訓練技巧,但如果沒有必要的知識基礎,任何技巧都將會無發(fā)揮的前提。所以在訓練技巧之前必須積累盡量多的相關材料,以豐富表達的內容,使學生有話可說。語言是以生活為內容的,有生活、有工作的實踐經驗,就有談話的內容,有豐富的生活內容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談話的內容自然也比較豐富,因此,要提高自己的口才能力,首先要注重生活的積累。對自己的國家、民族、社會、同學、朋友等等,都要經常關心。對自己的所見所聞,都要加以思考,盡量了解其發(fā)展的過程、意義。如果對什么事都漠不關心,讓社會生活世事在眼前、耳邊溜過去,失去學習和積累知識的機會,就永遠不可能有所提高。在看報紙的時候,把每天看到的好新聞或好文章記住或剪裁下來,在看書籍、雜志的時候,記住雋永的詞句,在與別人交談時或聽演講時,記住他們說的警句、名言……久而久之,談話的題材、資料就會越來越多,口才也就越來越純熟了。長此以往,慢慢就可以出口成章,隨便說什么都會有條有理,思想也會隨之豐富。我們就應該做這樣一個有心人,邊積累邊運用,在提高口才的同時,在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等方面,都會有更敏銳的目光,品質和各方面的整體素質,都會大大的提高。
結論
口才是人際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良好的口才更是可以起一個上下溝通,左右逢源的協(xié)調各個部門、各利,人員的樞紐工作。加強口才訓練在當今社會可見顯得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張波主編.《口才訓練教程》.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
[2]歐陽友權主編.《實用口才訓練》.中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