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教育大國,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教育事業(yè)更加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小學教育作為最基礎的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語文又是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它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基礎“工具”,對于孩子各方面潛能的開發(fā)與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起著關鍵作用,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他們整個人生都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教育 語文教育 基礎教育 自學能力
一、改變教學思維與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guī)定: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識字、看書、作文的能力。簡單地歸納起來是三句話:培養(yǎng)能力是重點;搞好自學是關鍵;狠抓作文破難關。可見自學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老師最為關注的是學生最終顯示在卷面上的分數(shù),并以這個分數(shù)來判定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對知識的掌握,這就導致我們在教學中出現(xiàn)灌輸式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而忽略了學生內(nèi)心真正喜歡的東西,因此學生所具有的一些天賦被應試教育逐漸消磨掉了。這里我們要改變教學思維與方法。首先是師生要相互尊重,師生地位是平等的,這有助于學生自信的性格培養(yǎng);其次是課前加強預習,這有利于督促學生自主學習,同時更容易把握課程內(nèi)容;再次是在教學中要以學生而不是分數(shù)為中心,這是我們新教學的重點,我們老師的教學需要在《大綱》指導下,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做到因材施教;最后是改變課堂氛圍,我們可以通過活動、比賽、討論等方法改變壓抑、沉默的課堂氛圍,為學生自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條件。
二、夯實基礎,培養(yǎng)識字能力
識字是小學教育也是整個人生教育的起點,我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針對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踏實走好每一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走出以往老師“扶一扶”學生“走一走”的識字誤區(qū),老師在這里起著啟蒙、引導、糾正的作用,我們要做的重點并非帶著他們?nèi)W習每一個漢字,而是將漢字學習的特點和規(guī)律教給學生,并很好地結合我們的生活,我用六個字來總結:點(點出生字)讀(讀準字音)記(記住音、形特點)查(利用工具書查字義)寫(連詞端正書寫)默(自己默出所學生字)。
比如我們在低年級的教學中,需要對其拼音進行正確輔導,然后是加強拼音的組合與拼讀,然后是最基本的字如“山(shan一聲)”“三(san一聲)”,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卷舌音與平舌音以及前鼻音與后鼻音的區(qū)別,我們可以通過漢字游戲、圖文結合、拼寫讀比賽等方式讓學生記住,最后他們會自己習慣將學到的用到生活和學習中,學生掌握了識字能力,學習興趣會很高,并且其他的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三、階段提升,培養(yǎng)閱讀能力
《大綱》上說:“在理解思想內(nèi)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看書和作文?!蔽覀円獜男【团囵B(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通過正確的方法來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我們現(xiàn)行的語文教材有很多的語文園地和選讀課文,在教學中可以選取其中的典型進行分析,具體主要是通過自己的反復閱讀、研究、思考,找出這類記敘文的特點和規(guī)律:1.要把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起因、經(jīng)過、結果寫清楚、明白。2.在記敘過程時,要把重要的場面、中心話語寫具體生動。
比如《豐碑》一課,是由李本深創(chuàng)作,我們在這一課的教學中需要對整個創(chuàng)作背景有清晰地認識,這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沒問題的,最主要的是我們需要對整個文章進行分段,要知道整篇文章的中心與每一段的中心,提煉只是基礎的工作,進行感情的升華才是我們需要教給學生的重點?!氨疚膰@‘豐碑’這個主題,記敘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軍需處長把自己的棉衣給了戰(zhàn)友,自己被凍死的感人故事”,這只是最基本的總結,“贊揚了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他的精神堪稱楷模”這才是感情的升華,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要點。接下來的時間就是學生自己按照這樣一個整體的思路,對學到比如《黃繼光》、《三味書屋》、《兩個銅球同時落地》等課文進行詳細分解,這樣他們會更容易理解課文的主題,在理解的基礎上自學是非常簡單的事,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非常重要。
四、豐富知識,培養(yǎng)記憶能力
人的記憶力最強的就是十二歲以前的時間,也就是我們最為寶貴的小學時間,在這個時間段里給學生教什么樣的內(nèi)容、方法,將影響到他們一生的發(fā)展,同時這是記憶力最強的時段,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去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重點是讓他們能夠不斷地學習,積少成多,通過不斷的閱讀、朗誦、分析、練習加深對文章的記憶,當知識形成深刻記憶的時候它們會有連鎖反應,學生會將學到的東西舉一反三,特別是在我們的古文與古詩詞的學習中,我們的語文課本都是選取的古代非常著名的文章,比如我們學到了李白的《靜夜思》,我們就會介紹“李杜”,那么當學生知道李白的名氣之后,會非常好奇其中的杜是誰,這里我們就會對杜甫有簡單的介紹,不少學生私下也會閱讀《唐詩三百首》關于杜甫的詩,我們也會學到《旅夜抒懷》等詩篇,不但會涉及到他們的背景、文風等介紹,也會學習到其他相關的詩人知識,比如“小李杜”“元白”等,學生掌握這些之后會很快在學習中運用到,不同的知識積累在語文學習中的表現(xiàn)是不同的,興趣與能力都有著差異。我們要大力鼓勵學生課余多閱讀相關文學書籍,這對與他們的語文學習會非常有幫助。
五、總結
強迫是很難取得好的效果的,只有當學生自己產(chǎn)生興趣才會讓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這要求我們老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開放式教學,用好語文這個“工具”,綜合培養(yǎng)他們識字、閱讀、記憶以及朗誦等能力,以激發(fā)他們自發(fā)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顯順.淺談語文課堂教學[J].文學教育.2010(2):122.
[2]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3]毛海燕.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景創(chuàng)設與情感教學[J].讀與寫雜志.2010(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