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從事初中英語教學工作十多年了,在教學過程中,每屆都碰到了不少英語學習上的學困生。要提高平均分就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幾個方面闡述如何提高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得學困生也能學好英語。要提高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學好英語,我認為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關鍵詞】學困生 尊重 學習興趣
一、平等對待,尊重每個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學過教育心理學,明白學困生同樣具有自尊心,進取心,渴望進步,更想得到別人的贊美和肯定。好多學困生原來并不是成績差的,而可能是在幾次考試中連遭失敗,老師又接連批評,才使他們對學習英語失去興趣,產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對于這部分同學要主動接近他們,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用真誠的心對待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老師還是在乎他們的,并沒有因為學不好而區(qū)別對待。亦有部分學困生由于家長關心不夠而變差的,比如父母離異的學生,大多數(shù)較內向,自卑,性格孤僻,造成學習不主動,不會的知識又不敢問別人,成績就會越來越差,對于這些同學我會主動給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一些情況,給予他們鼓勵,并在生活上給予足夠的關心,不把他們當作包袱,不鄙視他們,尊重他們,讓他們樹立自信心,更好地將精力用在學習上。
當然學困生形成原因多種的,作為老師要根據(jù)根據(jù)不同原因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引導,使得學困生可以樹立自信心,有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是我們要做好的第一步。
二、寓教于樂,提高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本身是一種枯燥的語言,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仔細研究教學方法,深鉆教材,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質量。由于學困生上課時注意力往往不夠集中,我將教材化難為易,化多為少,精講精練,用短暫時間達最佳效果,課堂上盡量創(chuàng)造愉快的氛圍。學困生由于羞怯、自卑心理往往怕開口,我盡量提問難易適度的問題,叫他們到黑板上寫有把握的句子,朗讀事先已讀過多遍的課文,當學困生回答正確時,我會給予表揚,讓他們敢于開口,錯了要微笑指出錯誤,不要給予嚴厲的批評。長此以往,學困生的參與意識大大地加強,消除了畏懼心理,這樣學困生開口的習慣慢慢的養(yǎng)成。為了提高學困生上課專注的時間,我常結合課文做些游戲,聽聽錄音,講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調節(jié)他們的情緒,讓學困生在和諧輕松的氣氛中學習。
三、傳授方法,掌握正確學習方法。
指導學困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學習書本上有限的知識更為重要, 而且會使他們終身受益匪淺。大部分學困生由于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上事倍功半,效率很低,造成喪失了學習的欲望,由不會學轉為不愛學,成為學困生。因此,掌握正確的學習技能和方法,與學習成績的提高有著密切聯(lián)系,是學生由厭學變成愛學的關鍵所在。所以,教師轉變學困生就必須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技能,教會他們如何學習。
四、不厭其煩,做好學困生課后輔導。
學困生基礎一般都比較差,或者學習方法不好,對于他們來說,單純依靠課堂還不行,每一節(jié)新課后,應對他們及時檢查、督促、輔導,使他們牢固地掌握好新學的知識。我常常利用課間時間對我們班的學困生進行細心講解,耐心輔導,給他們講解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將他們作業(yè)本、試卷上的錯誤題目進行整理,每天抽時間對錯題進行解答,專門對每個人做錯的題目個別講解,避免錯誤的再次產生。另外讓優(yōu)等生幫助那些學困生,讓優(yōu)等生出練習給學困生做,檢查學困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這樣他們的英語成績才慢慢地提高了,興趣也會越來越濃。
五、多表揚,少批評。
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暑天寒。 過多的批評只會產生逆反的心理。學生最討厭老師說:“你怎么那么蠢!”“你拖班的后腿!”這類的話語。更不要對學生說:“你為什么不喜歡學某某科!”這種暗示性語言會給學生錯誤的印象,認為自己真的討厭學習某某科。另外,也不要與其他人比較,如:“你怎么不向某某同學學習?!薄澳愕耐赖某煽兡敲春?,你怎么這樣差!”這樣指責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會有很大的影響,會使學生產生自卑感,喪失學習意愿。
當然實際教學過程中當你不得不批評學生時,尤其是學困生時,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為了批評而批評,要注意語氣、用詞。盡量做到:①、用提醒代替批評,比如靠近開小差同學課桌,敲下桌子。②、注意場合,讓我們也給學生留點面子。③、一次只批評一個錯誤,不要把陳年老帳都翻出來。④、注重事實。⑤、別一棍子打死,要給出路。學困生在課堂上有出色的表現(xiàn),教師要及時表揚,不要吝嗇自己的贊語,恰當?shù)谋頁P鼓勵,可以縮短師生的心理差距。如:“觀察得真仔細”、“試一試,你能行” 、“你的見解,令人佩服!”,從而有效地增強教育教學的活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比如說這個學期教到一位這樣的學生,成績在班里不是很好,有點基礎,在課堂上適合他回答的問題就讓他來回答。果然,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都能回答得很好。而當他較好地回答完問題之后,我總是及時地在全班同學面前對他加以表揚以示肯定他的進步。告訴他:“Good job .” 讓他很快就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他不能較好地回答問題時,也及時地對他進行鼓勵,“Well,come on!”希望他繼續(xù)努力。即使再發(fā)生錯誤時,我仍然鼓勵:“It doesn't matter..;I can see that you have made progress.”隨著這種成功體驗的不斷嘗試,這位同學學習英語的興趣漸漸的被激發(fā)出來了。在后來的學習中,在老師的不斷幫助、鼓勵、表揚中,這位同學在詞匯默寫,簡單的口語對話,較長文章的背誦甚至作文的寫作上的進步越來越明顯。興趣也得到不斷地鞏固和提高。其實,學生真的是很容易得到滿足的,一句簡單的表揚,一句簡單的問話,就能使學生進入角色。
六、家校溝通,給予關心支持。
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接受教育是多方面的,除了學校教育還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家長就是每位學生的第一任老師,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學校教育。其實學困生更希望得到家長的肯定,我會經(jīng)常與家長溝通,把學生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和對他們的表揚都轉告給家長,讓家長分享子女成功的喜悅,并再次鼓勵子女,使學困生感到來自家庭的溫暖和愛護,使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我也是很棒的”,從而將這種自信轉化為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細致的任務,作為老師一定要有一顆持之以恒的心,針對他們的特點,用一顆真心、愛心去關心學困生的成長,運用正確的方法去幫助,教育他們,就一定能使這些可能枯萎的幼苗重新煥發(fā)生機,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