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經過公開招聘和組織部門的考核考察,我開始擔任沙雅縣第三小學校長。沙雅縣第三小學始建于1956年,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積淀了厚重的學校文化底蘊,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和良好的校風、學風?,F(xiàn)學校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5萬平方米。在崗教師102人。大專以上101名,占教職工總人數(shù)的99%,學歷合格率為100%。教師年齡結構相對合理,平均年齡為33歲。有教學班38個,在校生2190名,少數(shù)民族學生592名。我 擔任校長后深感責任重大,一方面努力學習教育理論和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同時結合學校實際,大膽進行教育教學改革, 在做好校園安全穩(wěn)定工作的同時,始終堅持德育為先、以德樹人的宗旨,狠抓教育教學質量,使學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堅持德育工作為先,以德育人方針
德育工作是培養(yǎng)合格接班人基礎,我擔任校長后,堅持將德育工作放在學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創(chuàng)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一是加強班子建設,健全組織保障。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一名副校長主抓德育工作,德育主任、少先隊輔導員、各年級組長為組員,形成了一層抓一層,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二是強化各項制度的落實,落實《班級常規(guī)工作考核》制度。每周由各班輪流進行校園值周,每天對全校各班晨讀、午讀、兩操、紀律、師生校服、頭發(fā)衛(wèi)生、文明禮儀等各方面進行檢查、評比,少先大隊每周進行考核、總結,周周發(fā)放班級流動紅旗,月月發(fā)放年級流動紅旗;充分發(fā)揮“紅領巾監(jiān)督崗”“ 文明監(jiān)督崗”的作用,提倡“人人都是監(jiān)督員”;每周進行“美德好兒童”的評選表彰,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的好兒童,發(fā)揮榜樣的作用。三是定期召開班主任例會,挑選優(yōu)秀的班主任進行交流發(fā)言,班主任每學期至少要完成一篇班級管理論文;學校也為班主任征訂了班主任刊物,從理論和實踐上不斷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四是利用教室內外的墻壁空白處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文化墻。室外的文化墻一個年級一個主題,一個班級一種特色,文化墻布置圖文并茂、別具一格,有漫畫、書法、詩詞、童謠、手抄報、優(yōu)秀作文等,均由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我們力爭讓每一面墻都變成無聲的語言,讓墻壁說話、讓黑板說話、讓每一個孩子動起手來,創(chuàng)設一個“時時愛教育,處處受感染”的育人環(huán)境。讓學生置身于濃厚的文化氛圍中,使環(huán)境成為育人的重要資源,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目前“六一”兒童節(jié)節(jié)目正在排練和籌劃中。
二、創(chuàng)造一流育人環(huán)境 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我校正是因為在全縣和全地區(qū)教學質量較高才受到社會的贊譽。我上任要求全校師生進一步提高質量意識,并采取有效措施狠抓教育教學質量提高。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學校每年都要根據(jù)領導班子成員的變動,及時調整充實以校長為組長的提高教學質量領導小組,制定“提高教學質量工作長遠規(guī)劃”,根據(jù)不同的階段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學校每年都要定期召開提高教學質量工作會議,研究部署提高教學質量工作,做到了提高教學質量工作有安排、有檢查、有落實、有總結。使提高教學質量工作有了強有力的制度保證。 二是落實班子成員分工責任制。形成了校長→副校長→教務主任→教研主任→學科小組長的教學管理網(wǎng),成員之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各項工作中,團結協(xié)作、緊密配合,形成了合力。三是制度保障,學校每年根據(jù)學校實際發(fā)展情況和新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教師的意愿進行制度的修改完善,以更好的服務教學工作,保證教學質量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
(二)重視教師業(yè)務水平的提高;通過“送出去、請進來”等多種形式加大對師資隊伍的培訓力度, 每年參加各級各類培訓人數(shù)達100余人次,培訓率達100%。重視教研工作,始終把好教學脈搏。利用每周二的專題教研時間,舉辦研討會,加強“校本培訓”工作,積極開展相關教改活動和課程改革試驗,多媒體教學,研究性學習蓬勃開展,小課題研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大力推行領導班子聽課制度,有組織的進行公開課、示范課觀摩活動,每次活動主題鮮明、任務明確。每學期有三分之一的老師要上公開課,每學年組織一次 “課堂管理”交流,極大提高了教師授課水平和授課技能。成立家長委員會,堅持家、校溝通與合作,讓家長充分參與學校管理,有效體現(xiàn)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知情權、評議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實施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青藍工程”,采用“一帶一”的形式,在備課、上課、作業(yè)、班級管理、課題研究等方面給予指導,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每位教師每年至少寫一篇教育教學論文、教學雜記、班級管理等文章,學校組織專門人員進行評選,將優(yōu)秀作品編印成冊。
三、采取多種有效措施,狠抓安全穩(wěn)定工作
在新疆抓好安全穩(wěn)定工作是開展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為切實抓好此項工作,我校采取了以下具體措施。
一是多渠道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多年來,我們對民漢學生的教育,一個標準、一把尺子,嚴格要求,嚴格管理,許多教師為民族學生輔導補課,不計報酬。二是每年5月我校都要與兄弟學??h一校開展“手拉手、一對一”民族團結聯(lián)誼活動,雙方通過文藝表演、互贈紀念品等活動進一步拉近了民漢師生的距離,增進了民漢師生之間的友情。三是加強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學習;我們通過紅領巾廣播站、櫥窗、宣傳欄、民族團結知識競賽、板報、集中培訓等,對廣大師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五觀”教育,引導師生進一步認清分裂主義的本質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敵我界限,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全面正確地理解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強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tǒng)一,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四是結合當前形勢,對教師手機、電腦、學生書包、口袋進行經常性檢查,消除了安全穩(wěn)定隱患。五是嚴格落實安全工作制度,不定期地組織人員進行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即查即治,不留隱患;成立了教師應急分隊,組織師生進行“三防”演練,提高師生安全防范能力。六是加強領導帶班和教師值班力度;每天早晨和中午在校門口、教學樓門前都安排有值周教師,負責檢查學生的書包及行為;由于校門口就是寬闊的馬路,過往的行人、車輛特別多,為此,學校每天在中午、下午放學時都要安排值周教師在校門口及校門外兩側維持秩序。
我校是全縣窗口學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懈努力,使學校各項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為沙雅縣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作者為新疆沙雅縣第三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