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重在強調(diào)教學的實踐性,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也就是要實現(xiàn)學生學習知識能夠?qū)W有所用。但是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要實現(xiàn)這一轉變就變得異常困難。本文筆者對這一問題,就如何提高高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做出了探討。
【關鍵詞】英語教學 口語表達 實踐 訓練
據(jù)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就目前而言,我國大多數(shù)學生的英語口語較差,學生的書面表達通常優(yōu)于他們的口頭表達,這一方面是由于過去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致使許多學生學習知識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另一方面也反應出了許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口語能力培養(yǎng)的忽視。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特別是現(xiàn)如今的國際交流越加頻繁,社會越來越需要具備良好口語表達能力的實用型人才。并且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推廣,我們也發(fā)現(xiàn)在教學中改變教學理念,讓學生真正的學有所用,也成了每個教師應該重視的環(huán)節(jié)。就高中英語教學而言,要想增強英語的實用性,讓學生學有所用,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善于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交流中來,以體現(xiàn)英語的交際作用。具體來說,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夯實基礎
俗話說的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教學之初,老師要對所有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調(diào)查,做到心中有數(shù)。規(guī)劃一定時間,從ABC開始,重新給學生教一遍,把好入學的第一關。有基礎的學生可以鞏固,沒基礎的可以跟進,防止基礎知識參差不一,然后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后面的教學工作。在此過程中,老師要狠抓落實教學效果,天天跟蹤督促檢查,對后進學生要格外留意,利用點滴時間一對一的強化,務求基礎知識人人掌握,確保學習質(zhì)量。
二、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指一個人要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在生活、時間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面對學生學習被動,提不起興趣的局面,首先,作為老師應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見縫插針地給學生宣傳學習英語的廣泛性和重要性,使學生了解學習的目的。其次,老師還應當不斷改進教學教法,使之成為學生接受英語知識的有效途徑,不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比如:開展唱英語歌、英語演講比賽,摘抄英語經(jīng)典名人名言等等。
三、注重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勇氣
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生理發(fā)育還不夠成熟,致使不同學生除了口語表達能力有差別外,性格特點、自身素質(zhì)、心理承受能力都存在差異,特別是那些不善于表達的學生,口語表達的效果可能不盡如人意。對此,在初次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時,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特別是對那些膽小且口頭表達能力較差的同學,要有足夠的耐心,同時在他們呢每次表達完之后,老師一定要及時的給予評價,盡可能的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的鼓勵,從而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消除學生的膽怯心理,從而逐漸對口語表達產(chǎn)生興趣,進而積極的參與到口語表達訓練中來。當然,讓學生對自己的表達產(chǎn)生信心,并積極投入的目的還主要是增強學生的興趣,就真正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言,增強學生興趣尚且處于感性認識階段,畢竟口語能力的提高還是一個量的積累問題。所以,不斷的引導學生進行口語練習,實現(xiàn)量的積累,才能真正達到提高的目的。
四、加強訓練,實現(xiàn)量的積累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學生有了提高口語能力的信心和勇氣,無疑成了實現(xiàn)口語能力提高最為重要的一步。有了這一步后,提高口語訓練量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就這一點來說教師可以通過這幾個途徑實現(xiàn),例如開展課前演講,要求每一位學生都參與,一節(jié)課一位同學,每次演講三分鐘,要求演講的同學充分準備,題材可以圍繞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展開。這樣一來,每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同時對那些不愿意表達的同學而言,他們也不得不積極準備,進而實現(xiàn)所有同學參與。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所教學的課文內(nèi)容,臨時命題,讓學生在稍作準備后當堂演講。這種形式的演講,不僅需要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而且還血藥學生在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歸納、總結并加以想象,從而使局部的內(nèi)容擴展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進而從課文中整理出一個故事,或者是續(xù)寫故事結尾擴充整個內(nèi)容。這種口語訓練的方式不僅有利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像力,擴展學生的思路。除了這兩種外還有許多增加訓練量的方式,如兩兩對話,師生對話等等。但無論是哪種方式,教師一定不要忘記對學生的表達,一定要及時的給以反饋和評價,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
五、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教學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記是傳統(tǒng)課堂的慣有方式。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積極性被打擊,導致許多學生沒有參與課堂的興趣,甚至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厭倦情緒。要改變這一點,最主要的就是教師要有意識的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具體來說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知識和知識水平,這樣教學才會有的放矢。但由于班上學生參差不齊,個體差異明顯,如果教師長期以一個標準進行教學,時間一久,學生就會慢慢的感到不同程度的厭倦,學習外語的興趣也就會逐漸消失。但是如果反過來,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形式多樣的口語表達活動,如組織討論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多練,教師精講,讓學生在歡快的語言實踐中學習教師僅起引導和督促的作用,這樣不僅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學生的興趣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大幅的提升。而要做到這些,首先教師應該相信學生的學習潛力,不要老是放不下,而是應該放心大膽地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懂得,課堂不是教師利用講臺練習口語的地方,而是學生學習外語的場所。我們應該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在每節(jié)課下來,都有新的體會和提高。
隨著國際化趨勢的增強,英語作為一種國際性的交際語言已經(jīng)得到了許多非英語國家的重視,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有待提升,未來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突出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
【參考文獻】
[1]王慧如.高中英語口語訓練三階梯.[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刊.2012(03)
[2]李亞軍.試探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J].大觀周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