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在教學中樹立“以人為本,主動發(fā)展”的教學理念,以“科學探究”作為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突破口,倡導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與交流合作的能力。本文從探究性教學定義及特點出發(fā),分析探究性教學的重要性,結合本人教學實踐提出幾點關于推進初中英語探究性教學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英語 探究性 教學
新一輪基礎課程教育改革,在新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設計探究性的教學模式,改變過去應試教育下填鴨式教學的狀況,讓學生學習方式由接受式學習向探究式學習轉變,主動參與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他們探究英語學習的興趣。那么,在實際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進行探究性教學呢?我想結合本人教學實踐,談談初中英語探究性教學。
一、探究性教學定義及特點
(一)探究性教學的定義
探究性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景和途徑,激發(fā)探究英語語言學習的興趣,主動學習、深入探究、發(fā)現問題并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從而增強自身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一種現代教學新模式。
(二)探究性教學的特點
探究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合作、相互協(xié)作的關系,師生共同探究課程教材,共同探討新問題,體現的是一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氛圍。
1、探究性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明確其探究的方向與目標,敞開探究思路,發(fā)散思維,以恰當的方法深入思考問題并與教師、同學進行討論互動交流,總結探討的結果。
2、探究性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地位的。教師是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導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促使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新知識;同時設置探究的情境模式,促進探究活動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
二、探究性教學的重要性
探究性教學是一種通過師生共同探討來促進學生掌握新知識、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發(fā)生、發(fā)展全過程的教學方式,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討論的能力,是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成為學習主體的有效途徑。總而言之,探究性教學,能改變學生習慣聽老師講解和背誦課本知識,被動接受課堂知識,重記憶而輕思考的局面。
(一)探究性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強大動力。英語作為外來語言,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較強的好奇感。教師在英語探究性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強的因素,結合英語教材內容,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學生們積極觀察、跟讀、揣摩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能力。
(二)探究性教學能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知識領域
英語的學習不應只限于課堂的探究與合作討論,更應該打破局限于教師教學的空間,努力將課程內容拓展。把課本作為基礎學習材料,將課堂教學延伸到網絡學習,引導學生積極上網查找有關課本的信息,在互聯網絡上查閱適合自己的英文文章。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探究學習,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探究性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
在教學課堂里,合作探究學習是學生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的過程。在這個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發(fā)生思想碰撞,不但能充分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雙方的情感與體驗,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相互傾聽、互相尊重和幫助,感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同時還豐富了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
(四)探究性教學能增強學生英語交際的能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通過探究性教學,學生不僅要聆聽老師的講課、同學的發(fā)言,還有朗誦和演講,相互交流的機會。學生通過共同探討、共同創(chuàng)造,把自己掌握的知識融入不同的現實語境中,靈活運用,自由交流,從而達到積累語言、增長語言技能,提高自身學以致用的能力。
三、推進探究性教學的建議
在初中英語探究性教學中,教學的實施是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為切入點,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英語探究性教學。
(一)以實際行動促進英語探究性教學
探究性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而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習知識,在學中做實踐,把學生的實踐活動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例如,在英語飲食教學中,探究性實踐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領會飲食相關知識,以及相關的語法表達,單詞、句子的學習等。首先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教學中來,不僅要用大腦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聆聽,用雙手親自去做。同時,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社會經驗與學習資源結合起來,鼓勵學生經過探究實踐,自己發(fā)現、解決問題,獲取知識。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提一個有難度但又讓人能體會到結果的問題,以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同時通過探究能引出新問題。例如:Do you like bananas?教師可以課前多準備一些水果,讓學生預習水果類和蔬菜類生詞。然后,教師用筆在每個水果上寫上該單詞,學生就容易記憶,最后誰說出的單詞最多,把水果獎勵給誰,同時寫出一些教材中沒有出現的單詞如:桃peach,菠蘿pineapple,黃瓜cucumber等。通過這樣圍繞問題展開探究性活動,既激發(fā)了學生求知欲望,又掌握了新單詞。
(二)以培養(yǎng)英語思維促進英語探究性教學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只有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忌語或文化習俗,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才能游刃有余地運用英語,才能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探究性教學要給學生提供廣闊的創(chuàng)造空間,以現實問題為起點,涉及到學生的未知領域,由學生自由選擇探究途徑,讓他們在一個輕松自如的空間下完成自己的學習活動。同時,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去探究新情況,對新問題作出判斷,組合和改造經驗,在深刻的求知體驗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教師應選文化知識內容豐富的訓練材料進行探究訓練,在閱讀探究教學中加強文化教育。例如,有一句關于西方人的年
齡跨度問題:Alice said :“It makes me angry when people say:Granny, you look younger than your age”,問題:The reason why Alice got angry was that ____.正確答案是:She hates being thought old。這是因為不能稱西方老太太為granny,應直呼其名Alice。西方女人對年齡很敏感,即使是五六十歲,她們也不喜歡別人稱她老。由此可見,閱讀能力不僅在于語言知識和做題技巧,還在于文化因素的干擾。所以,教師平時應多講解一些外國歷史、風俗等文化知識,熟悉英語語言風格和表達特色,掃除因文化背景知識匱乏帶來的理解障礙。
(三)以培養(yǎng)學習興趣促進英語探究性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所做的事情懷有濃厚的興趣,那在通向目標的道路上,往往會感到比較輕松自如,而且容易取得比較出色的成績。對學習英語而言,興趣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特別是學生剛接觸英語時,帶著好奇與希望,遵照老師的要求,背單詞、讀課文等等。在這個時候,如果能進一步提高學生探究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他們就容易學好英語這門課程。
例如,可以通過把一些獨立的英文單詞編成簡單又易記憶的歌曲,使學生感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同時也找到記憶單詞的方法。例如把十二個月的英語單詞與月份特點結合起來編成:呼呼(January),一顆愛心(February),放風箏要(March),下小雨呀(April),五月小妹(May),六一兒童節(jié)(June),快點來(July),八一建軍節(jié)(August),九月開學(September),十一國慶(October),十一月考試沒問題(November),滴滴嗒嗒十二月(December)。當然,也可以用游戲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猜單詞游戲:出示該課堂所學單詞,隨意抽走一張,猜猜哪個單詞被藏起來了;給出一定數量的空格,猜一猜每個空格應該填什么字母,組成已經學過的哪一個單詞。通過這樣的游戲方式,既鞏固復習學過的單詞,也使學生感到學習英語樂趣無窮。
(四)以激勵評價方式促進英語探究性教學
面對失敗和成功,學生們最需要安慰和鼓勵,學生最期待教師積極的肯定和表揚。無論失敗或成功,教師都應拿起表揚的武器,減少學生失敗后的灰心,增加成功后的信心,“Good , try again.”,“You are clever.”,“Excellent!”。懇切的贊揚,能讓失敗走向成功;而一味地警戒和責難,會使成功的喜悅化為烏有,甚至失去再做新嘗試的勇氣。教師手中要常握鼓勵尺子,及時給予學生激勵,激發(fā)他們的自豪感,樹立自信心,讓學生由“苦學”變成“樂學”英語這門國際語言。
對于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多動動筆,做做英語小作家;多動動口,講講英語小故事;可以讓他們唱唱英文歌,做做小老師。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要適時給予獎勵,并且對他們提出新要求,形成新的探究反射,誘發(fā)新的興趣或者強化原來的興趣,保持他們的上進心。而對于一些后進生,他們是學習上的弱勢群體,要給予更多的鼓勵、幫助和寬容,并且對他們提出較低的目標要求,從點點滴滴進步中成長起來,再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才能樹立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后進生與優(yōu)秀學生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在探究性教學中學好英語。
四、結論
總而言之,開展初中英語探究性教學,有利于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發(fā)現新知識,激發(fā)創(chuàng)新靈感。探究性教學要求教師利用教材和課堂,根據學生具體的實際情況,在接受性學習與探究性教學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出更多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藺雄生.初中英語探究性學習初探[J],甘肅教育,2007(19).
[3]李小芹.初中英語探究教學法實踐[J],科技資訊,2011(8).
[4]蔡福東.試論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探究性教學方法[J],新課程學習(下),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