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主動發(fā)展為本的教學應該密切教學內容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讓物理從生活中走來,再將物理知識回歸生活,既能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用物理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生活,增強學生生活中的物理意識。物理學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運動規(guī)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現(xiàn)象蘊藏著無窮奧秘,認識主體在探索物理現(xiàn)象的過程中應該充滿樂趣,這兩方面的客觀存在與結合是建構物理課程的關鍵,也是物理課程設計的起點。物理新課程主要理念之一便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學生最終要走向社會,走向生活。課程唯有反映社會及生活的需要,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和生活,使學校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才能體現(xiàn)本質功能。新的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更貼近生活,盡可能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從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出發(fā),課程向生活的回歸并不意味著課程對生活的簡單復制,課程與生活中的界限消失了,那是對課程庸俗化的片面認識,課程的回歸是課程在另一種意義上的積極構建,是給課程以更深廣的內涵,而要經(jīng)過適當?shù)募庸ず吞釤?,賦予其特定的意義。每位教師要注意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已有的經(jīng)驗和生活實際,這樣才能更加有利于學生學有所用,提高教學效率。
一、物理來源于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新一輪課程改革過程中,高中物理課程新標準提出“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的物理情境?!痹谖锢斫虒W中,教師應使學生知道,物理來源于生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應有意識地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親自體驗情境中的物理問題,而且有利于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物理是無處不在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物理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較為密切,把具有知識性實際情境搬進課堂,使學生有相見不相知的感覺,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意識。例如,在講述牛頓第一定律時,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玻璃球來替代教師的演示實驗,具體做法如下: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塊書本大小的玻璃板,板上放十個玻璃球,用勺一個一個把球盛到碗里(滾出玻璃板的球不能再盛),看誰在15秒內盛得多,然后再來討論獲勝的秘訣。再如,在講述自感現(xiàn)象時,我們拆下了五十多個廢日光燈管的鎮(zhèn)流器,讓每個學生感受自感電流,具體做法如下:用兩手捏住鎮(zhèn)流器的兩個接線柱,直接接于一節(jié)干電池的兩極,然后突然與干電池脫離(注意手與鎮(zhèn)流器的兩接線柱始終不脫離)。這樣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使演示實驗成為隨堂實驗成為可能,因為儀器簡易隨處可見,就算買也價格便宜,容易辦到,而且學生感興趣,并在心理上消除了對學物理的恐懼。
二、利用生活經(jīng)驗,構建新知識
物理新課程標準提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說明物理來源于現(xiàn)實,也必須扎根于現(xiàn)實,并且應用于現(xiàn)實。物理學習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讓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只有讓學生把這些物理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達到內化。學生構建知識結構的重要基礎,是學生已有的生活、學習經(jīng)驗。對于中學生而言,他們在生活中已經(jīng)有許多物理知識的體驗,物理學習是學生生活中有關物理現(xiàn)象經(jīng)驗的總結與升華,教師應幫助學生及時鞏固學過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落實物理教學的最終目標,通過物理教學讓學生具備學習能力和一定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巧。
三、發(fā)揮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將物理理論運用于生活實踐
物理源于生活,走向社會,在課堂教學中,把這些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引入物理課,就會增加學生對物理課的親切感。課外實踐活動是將物理教學生活化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親自動手操作,自己是整個活動的主導者,因此其參與性和主動學習意識要強?;谶@一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后,可適當給學生布置實踐類的課后作業(yè),如在學習重力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月球上的宇航員的活動和地球上人的活動,比較差異并進行解釋等。通過類似的實踐調研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又強化了其積極愉悅的體驗感悟,久而久之,學生自覺運用物理知識于生活實踐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和增強。物理實驗也是學生課外實踐的重點。物理實驗就成為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最佳途徑。通過親自動手操作的活動,學生不僅可以牢固掌握物理理論知識,而且動手操作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都有相應程度的提高,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素質人才奠定了基礎。此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用常見的生活器具做家庭物理實驗,或讓學生有意識地把可樂瓶、易拉罐、飲料吸管、膠帶紙等帶進課堂進行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拉近物理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使用物理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當物理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時,物理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興趣。因此,物理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滲透生活化元素,從生活中尋找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素材與問題,引導學生用物理的思維方法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環(huán)境,才能幫助學生真正獲得富有生命力的物理課堂知識,使他們不僅理解所學的知識,而且能夠應用,從而切實體會到物理在生產(chǎn)、生活、科技與社會領域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