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勰曾經(jīng)指出:“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闭Z文教學應(yīng)該從教師滔滔講說、條分縷析的樊籬中解放出來,返璞歸真,把那些費時費力、勞而無功的時間用于指導和訓練學生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這才是語文的真諦和根本。
朗讀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可波及語文教學各個層面,無論是字音、字形等較低的能力層級,還是文學鑒賞、寫作等較高的能力層級,以至最終實現(xiàn)語感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朗讀。葉圣陶先生說:“吟誦的時候,對于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nèi)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p>
《語文課程標準》中朗讀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痹凇罢n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條“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中特別強調(diào)“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那么如何“培養(yǎng)語感”呢?從《語文課程標準》中就能找到答案,“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是《語文課程標準》所有學段必不可少的“目標”。
朗讀,是一種有聲的閱讀,它是相對于默讀而言的。經(jīng)常練習朗讀,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經(jīng)常練習朗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我們在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有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當老師叫他在課堂上讀一篇課文或者段落時,有的抓耳撓腮,有的滿臉通紅,他們讀地結(jié)結(jié)巴巴或者漏字錯字,或者聲音微弱,吐字不清,或者平淡無味,毫無情感。還有點學生上臺發(fā)言總是語無倫次,手舞足蹈。這些表現(xiàn)都是由于平時朗讀訓練少造成的。我們可以利用每天的早讀或晚讀時間安排學生輪流上臺領(lǐng)讀,也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小組里展示,日積月累,學生的說話能力就有明顯提高。
經(jīng)常練習朗讀,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老師在課堂上通過巧妙地設(shè)計朗讀練習,或集體朗讀,或自由朗讀,或分角色朗讀,或分男女讀,或競賽讀,學生都會積極參與,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得到了很多鍛煉的機會,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興趣?!澳7率莾和奶煨??!崩蠋熡袝r可以播放一些朗讀視頻,學生會感到身心愉悅,更加喜歡語文。
經(jīng)常練習朗讀,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每一篇課文,作者都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寓于語言的重音、停頓、節(jié)奏、語氣之中,我們只有通過朗讀才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要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讀,用腦思,調(diào)動各種感官參與活動,加強了學生對語言的揣摩和玩味,如品香茗。朱熹說“反復吟詠,仔細揣摩,不但懂得每字每句的確切含義,還能推敲出全篇的氣勢脈絡(luò)和聲音的節(jié)奏,使它沉浸于自己的心胸和筋骨里,等到自己行文時,于無意中支配著自己的思路和氣勢?!彼裕首x不單是對語言能力的訓練,也是對思維能力的訓練。讀思結(jié)合,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引發(fā)學生的思維想象,使學生越讀對課文的語言感受越深,從而領(lǐng)悟到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思想。
經(jīng)常練習朗讀,培養(yǎng)高尚品德,使學生領(lǐng)悟到做人的道理。朗讀能最大限度的將作者的意圖和文章的主題表現(xiàn)出來,從而使學生領(lǐng)悟到做人的道理。朗讀文天祥的《正氣歌》,會知道如何有浩然正氣;朗讀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會知道朋友情誼的深厚;朗讀屈原的《離騷》,會知道愛國之情的源源流長;朗讀朱自清的《背影》,會知道父愛的偉大;讀孟郊《游子吟》時,會知道母愛的偉大與無私……在朗讀中,要體會文章的情感,隨主人公的命運或悲或喜;或愛或恨。學會在朗讀中辨別真善美、假丑惡,進而領(lǐng)悟到做人的道理,為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構(gòu)建起一座健康而美麗的精神家園。
經(jīng)常練習朗讀,還可以提高審美能力和寫作能力。語文教材中包含大量情文并茂,生動形象,陶冶情操的文章。在教學中通過朗讀的形式加以品味、體驗、想象,可以讓學生有更加真切的享受。人們所說一千個讀者讀“哈姆萊特”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形象。這就是由于審美觀念的不同造成的。朗讀時,語氣的輕重,語調(diào)的高低,語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鏗鏘有力,或婉轉(zhuǎn)纏綿,或回旋往復,或一瀉千里的音樂之美。它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了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扣擊他們的靈魂,撥動他們的心弦,使其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獲得極美的藝術(shù)享受,并由此而逐漸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葉圣陶先生說“讓學生吟誦,要使他們看做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一遍比一遍讀來入調(diào),一遍比一遍體會親切,達到自然純熟的境界。”例如在教學《詩經(jīng)》兩首時,我就運用了多媒體手段,將課文的錄音和若隱若現(xiàn)的畫面展示出來。先讓學生閉上眼睛聽課文錄音,想象詩中的主人公是怎樣的漂亮,然后就讓學生集體朗讀,最后再把畫面展示出來,學生大多已被這美麗的朦朧的景和人給迷住了。這時再讓學生來朗讀,他們讀得真是聲情并茂,因為他們在讀的過程中享受了一種美,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不僅如此,讀與寫還有密切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伴喿x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學生在不斷的朗讀中感受、領(lǐng)悟到的真、善、美,自然會提高他們思想認識水平,也能不斷豐富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再平常的寫作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就會傾吐出來。
總之,朗讀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根本?!皶x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朗讀的指導與訓練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真正體現(xiàn)語文課的特點,使學生在朗讀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語感,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