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一、二年級能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因此,作為新課改教學實踐的低年級的語文老師,從小培養(yǎng)學生愛看書、會讀書的習慣成了當務之急。
如何培養(yǎng)學生從小愛看書、會讀書的習慣呢?我覺得關鍵在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兒童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殿堂,讓學生變要我讀為我要讀。
一、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
(一)以講誘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感興趣的事物學生往往愿意接受,否則會出現(xiàn)排斥心理。剛入學不久的一年級的學生,認識的字非常有限,根據(jù)低年級學生愛看電視、愛聽故事的特點,鼓勵學生課外看動畫故事片、兒童節(jié)目。利用每天的中午或作業(yè)整理的時間給學生講《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等課外書中的故事、聽課外故事錄音。動畫片那生動的畫面,教師那娓娓動聽的話語,故事中那曲折的情節(jié)都對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感染力。然后告訴學生,這些故事書里都有,等我們學會了拼音,認識了更多的漢字,我們就可以自己去讀,自己去看書,書中會告訴你無窮無盡有趣的故事。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讀課外書的欲望,誘發(fā)了學生學習拼音、認識漢字的興趣。
(二)以獎促趣
當學生有了強烈的讀書欲望,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書讀,可以在班級中建立了一個讀書角,把小朋友的各種書籍集中在一起,給每個貢獻書的小朋友一個介紹自己圖書的機會,每天的中午抽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到讀書角去找自己喜歡的書讀,如果誰的書出借次數(shù)最多,給書的主人給予適當?shù)莫剟?,對借閱次?shù)多的同學也給予適當?shù)莫剟?。這樣一來,學生不但共享了圖書資源,還向同學們交流了自己讀過的好書,更進一步地激起了相互推薦好書,讀好書的愿望。
(三)以背激趣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薄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定了小學階段必背的古詩70首,為了讓學生從小接受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達到日積月累,可以安排學生每周背兩首古詩,但純粹的背誦較枯燥,學生對古詩也難以理解,根據(jù)低年級學生表現(xiàn)欲望強的特點,每周回家先讓學生自定篇目,自擇方法,記住古詩,每周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輪流當“小老師”,教大家學古詩,在這樣自由的氛圍中,學生教的教得認真,學的也學得投入,學生們在教和學的同時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還自覺地搶著背詩。
二、加強指導,保持興趣
已被激發(fā)的興趣要長久保持并最終轉化為良好的閱讀習慣,必須加強對學生閱讀指導,“授之以漁”,教給讀書方法。
(一)指導選擇適合的書籍
當學生有了讀書的愿望,又學會了拼音,可以適時地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讀物,重點引導他們閱讀童話、寓言、兒歌、謎語為主的注音讀物,這些作品淺顯易懂通俗簡短、情節(jié)生動,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口味,然后把每周老師講、讀故事的時間改成讓學生上臺自己讀,對大膽上臺又讀得好的學生給予表揚。這時學生為了有上臺能讀書的機會,紛紛買來老師推薦的讀物,自己先讀了起來,看到學生有時讀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書中的世界里,和書里的人物同喜同悲時,老師的心情也會很爽。
(二)家校聯(lián)系,落實課外閱讀計劃
課外閱讀光靠學校里有限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有效地落實閱讀計劃,必須與家庭取得聯(lián)系,讓家長也一同參與。讓家長明確《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告知家長低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怎樣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讓家長認識到語文閱讀不能僅僅把眼光放在語文書上,要從小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面,補充課外閱讀量,認識到課外閱讀不僅不會影響語文成績,反而會促進語文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打消家長的各種顧慮以后,在每天的家庭作業(yè)中布置適量的課外閱讀作業(yè),如:有時閱讀發(fā)下的《語文報》,有時閱讀指定的篇目,有時讓學生自由閱讀。讓家長在家做好家庭老師,記錄每天閱讀的書名、篇目,并記下每天課外閱讀的時間。
(三)教會閱讀的方法
精讀與略讀相結合。當今社會處于知識爆炸的時期,信息含量大、變化快,那么多的書都看是不可能的,應有選擇地看。因此,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精讀與略讀相結合的能力,指導學生讀書先讀前言、目錄,讀報先看標題、欄目,在瀏覽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選擇圖書。對于自己所需要的優(yōu)秀的作品,細細品讀。其它內(nèi)容可采用略讀形式。
讀思相結合。托爾斯泰說過:“知識只有靠積極思維得來而不靠記憶得來時,才是真正知識。”因此,還要注意引導學生邊看書邊質疑, 并通過自己查詢資料分析解答,從而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讀記結合。每個學生準備一本摘記本,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及時摘錄新認識的字、優(yōu)美的詞句和一些新知識,以便以后查閱,養(yǎng)成邊讀邊記的好習慣。
三、活動展示——鞏固興趣
低年級小學生畢竟年紀小,興趣易激也易失。為使學生對課外讀物愛不釋手,閱讀興趣日趨高漲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想方設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課外閱讀的效果,享受進步和收獲的喜悅,激發(fā)讀書后的成就感。
(一)比賽
可采用故事賽 、朗誦賽、知識賽等形式。如我在班中推出“故事大王擂臺賽”,每周評出一位故事大王給予獎勵?!霸姼杞恿悺?,給勝利的小組每人獎一顆“星”。這樣一來,同學們都積極的背詩、閱讀,鞏固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表演或游戲
采用相聲、小品、童話表演、成語接龍等形式寓教于樂,使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斷得到鞏固。學生書讀得越多,就越會讀書,越喜歡讀書,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經(jīng)過一階段的教學實踐,孩子們慢慢地喜歡上了讀書。從最初的要我讀,逐步地成了我要讀,相互之間還爭著推薦自己讀過的好書,形成了良好的讀書風氣,每位同學還能朗朗上口地背誦許多首古詩。
總之,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的延伸,能擴大視野,發(fā)展智力,陶冶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