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改變傳統教學偏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就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真正學會學習。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對現有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尊重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他們在學習上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我國數學教學專家邱學華先生所倡導的嘗試教學法強調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主動參與,自由探究,是一種能夠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幫助學生真正學會學習的教學方法。本文分析了應用嘗試教學法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具體辦法。
【關鍵詞】嘗試教學法;初中數學;教學
引言
嘗試教學強調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主動參與,自由探究,認為離開了學習者就無法構成學習活動,這正好與我國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來的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念是一致的。在數學課堂上實施嘗試教學法,把數學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帶領學生學會尋找知識的方法,探索新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實踐的精神,使數學課堂的效率最大化。
1精心設計準備練習
準備練習是整個嘗試教學過程的開端,同時也是引入新知識的一個橋梁,做
好準備鋪墊就有了一個好的開始,為后面學生成功地進行嘗試創(chuàng)設必要的條件。因此,設計一個好的準備練習十分重要。準備練習一般包括了兩個方面,即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準備以及學習經驗的準備。
學習狀態(tài)的準備也就是心理上的準備,要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嘗試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設計準備練習的時候不止要考慮到知識上的因素,同時還要選擇對學生有吸引力的一些內容作為準備練習,或者以一些對學生有吸引力的方式來出示準備練習,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經驗的準備也就是相關舊知識的準備,新的知識都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引申而來的,在教學中要以舊引新,發(fā)揮舊知識的遷移作用,幫助學生達到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嘗試成功。
2合理編制嘗試問題
設計好嘗試問題,是搞好嘗試教學的基礎。在整個嘗試教學過程中,嘗試問題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向學生提出了嘗試任務,點明了整個嘗試過程的目標。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要求以及實際的教學內容、教學情境需求設計好相應的嘗試問題。對于嘗試問題的設計,在實踐操作時同樣有幾點需要注意:
第一,嘗試問題的設計是整個嘗試教學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心。教師在設計嘗試題時,一定要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學生做完這組嘗試題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預期目的,教師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數。絕對不能忽視嘗試練習的重要性,隨便選取幾道這個知識的相關習題就作為嘗試練習,一定要選取具有典型性的問題。同時嘗試練習的選擇一定要全面而且系統,要確保學生通過完成嘗試練習可以達到教學目的。
第二,嘗試題要分層次按需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比如可以選擇與例題同類型、同結構、同難度的同步嘗試,可以選擇與書本上例題難度大致相同,但結構形式有稍許變化的變式嘗試題,可以選擇比例題難度稍微加大的發(fā)展嘗試題,也可以直接選擇課本上的例題作為嘗試題。一般情況下,我們大多采用與課本例題難度差不多的同步嘗試題,以減少嘗試的坡度,讓學生在自學課本之后大多數可以順利解決嘗試問題。但是如果班上學生整體水平較高,則也可以考慮采用比課本例題難度稍微大些的發(fā)展嘗試題,教學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傊處熞槍W生的實際特點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來確定選擇什么樣的嘗試問題,使得嘗試題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它的作用。
第三,嘗試問題的設計要注重新意,可以適當設計一些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索的興趣。嘗試問題要提的新穎,不要拘泥于老一套,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也可以在嘗試練習中設計一些懸念讓學生來解決,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對于當堂課內容的學習興趣。
3恰當引導自學課本
有效地自學課本是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嘗試練習的基礎和關鍵,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自學課本予以充分的重視。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自學課本可能會根據具體教學需要被安排在課內或者課外,但是無論如何安排,教師都一定要釆取措施保證學生自學課本的有效性。對于初中數學教學,在學生自學課本之前,教師可適當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更有目的地進行自學。比如筆者在進行二次根式的加減法教學時,要求學生帶著所提出的四個問題去看課本,促使學生邊自學課本邊思考,從而一步一步引導他學生通過自學課本自己歸納出當堂課要學習的重點知識一一二次根式的加減運算方法,以提高學生自學課本的效率。
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一些數學學困生及時加以指導,幫助他們理解新知識,避免班級形成嚴重的兩極分化。如果教學實際情況要求學生在課外自學課本,教師同樣不能懈怠,不能放任自流,可以釆取抽檢學生自學情況的方法,了解一些學生的預習情況,在自學課本的過程中是否遇到困難,如何解決這些困難等等。
4詳細進行難點講解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使用嘗試教學法必須十分重視教師講解,因為學生在前面的自學課本以及嘗試練習中完全是靠自己,沒有老師的幫助,很多同學不能順利完成嘗試練習,或者很多同學就算順利解決了嘗試問題,但是也只是照著課本上例題的解題方法依樣畫朝戸得出來的,并沒有真正達到對新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的講解至關重要,但同時也要將嘗試教學課堂的教師講解與傳統的“先講后練”課堂上的教師講解區(qū)分開來。傳統的“先講后練”課堂上,教師講解的時候學生對于新知識是不甚了解的,因此教師必須要仔細的一點點從頭講起。而嘗試教學法的課堂上,在教師講解之前學生己經進行了課本的自學并且做了嘗試練習,對本堂課所要學的新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當然大部分學生也有了自己對于新知識的困惑之處,故教師只需要綜合當堂課教學重難點,抓住學生在前面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反饋出來的問題進行著重分析即可。
5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對人才要求的提高,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傳遞知識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因此,能夠達到這一目標的嘗試教學法便獲得了教育界的青睞,嘗試教學的效果也已經在很多地區(qū)和學校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參考文獻】
[1]許映民.嘗試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J].教學研宄,2013,2:104.
[2]姜可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嘗試教學的反思[J].新課程學習,2011,12: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