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中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能力的提高,是聽、說、寫能力提高的關鍵。學生在考試抑或在平時的練習中一遇到閱讀理解題就覺得困難不想提筆。而每每如此閱讀材料中還有好多生詞,給閱讀增加很大難度,于是大部分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都采取逃避的方式。所以要想改變此類現象就得采取有效措施來制止這類現象。
一、得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提高其知名度
眾所周知閱讀理解題包含四段短文,而每個短文又包括
五個小題,共四十分占總成績的三分之一,可想而知這足以能引起學生的重視。
二、提高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引起學生濃厚的興
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p>
在教學開始時,我給每個學生起一個英文名,學生們很好奇,也很樂意自己擁有了新名字。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我都叫他們的英文名。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語言情景,通過學唱英文歌曲、競猜、搶答、表演等形式組織好課堂教學,有時自編的小品都取材于班內真人真事,讓本人表演。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編劇小組,讓他們積累素材。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寓教于樂,學生不會生厭,讓他們參與其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作題時老師應首先選取簡單的閱讀材料,一段時期的培養(yǎng)之后再過渡到較難的題材。即采取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法,讓他們有成就感,逐漸產生興趣。當然這興趣并非一日之功。
三、提高英語的閱讀能力方法
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較多,也因各人不同的基礎而
異,但無捷徑可走。一般來說,比較有效的閱讀方法有如下幾種。
1、廣泛閱讀,保證一定數量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有如神”,學習英語也是如此。
2、擴大詞匯量
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和閱讀速度。擴大詞匯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提前。所以,對于每個英語學習者,都要熟練掌握一定量的詞,才能更好地進行閱讀。
3、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不同的閱讀方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4、重視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
讀書需要多種能力,需要語言能力、記憶能力、語言技能、理解能力及閱讀技能。
閱讀能力也是閱讀方法,閱讀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閱讀材料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類的書需要不同的方法。培根在“論讀書”一文中對閱讀技能、方法作過論述:“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
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后,還要多練,做到熟能生巧,真正提高閱讀能力。
四、下面分別介紹一些閱讀技能。
1、尋找主題句
每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個段落只有一個主題
思想,每個段落都有一個句子表達這個段落的主題思想,這個句子叫做主題句。大多數主題句出現在段首,有些主題句出現在段尾,也有少部分的主題句出現在該段中間。但一般文章的寫作都是遵循把重要信息放在第一句這種原則。所以“首行”讀法對于學生讀自己太熟悉的題材的文章時尤為適用,這樣可以幫助讀者先在頭腦里樹立整篇文章的內容框架,然后再補充框架,仔細閱讀。
2、首末段落與各段首句讀法
每篇文章或章節(jié)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作者會在首段時陳述他的寫作意圖,也可能會在末段里對整個章節(jié)做出總結。因此,應十分重視首末段落。
3、搜尋式閱讀,即跳讀
跳讀的目的是要從文章中查閱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要采取豎視向閱讀。即眼睛不橫向視讀,要豎向閱讀,對于每行的東西只讀關鍵詞,非關鍵詞不用注意。對關鍵詞也是一掃而過,因為豎視視向閱讀或者掃視關鍵詞都在在掌握主旨大意后,對其他部分的閱讀,速度必須快。
4、正確判斷和推理
在讀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還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
要求,那就是根據作者使用的語言,敘述的事實、引用例證、人物的對話及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等推斷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他想要說明什么問題,表達什么觀點及持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這是一個通過表面文字推測文章深層結構含義的判斷,推理過程,它能推動學生積極地思考,培養(yǎng)較高的理解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和果斷的推理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有利于學生順利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閱讀效率。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堅持練習,不斷總結經驗,就一定能提高英語的閱讀能力。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亦非一日之力,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引起質變。閱讀者需要長期地、認真地積累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博覽群書,鍛煉自己的分析能力,提高認識能力;培養(yǎng)理解能力,加強記憶、判斷、推理等能力,必須正確掌握,使用語法知識,學習一定的閱讀技能,掌握閱讀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