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我國教育制度改革不斷深入,對高中生物的教學計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標下,高中生物要改變原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提高學生的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發(fā)揮引導作用,鼓勵學生進行生物探索,提高對生物探索的欲望,發(fā)現(xiàn)生物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高中生物 探索欲望 教學模式
高中生物教學強調(diào)引導學生積極進行知識的探索,提高探索的欲望。高中生物教師要改變原來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將學生主觀能動性放在首要地位,認真探究探索方法,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增強學生的探索興趣,掌握生物學習的方法,是教師教學的重點。
1、高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
1.1 教師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
生物學發(fā)展迅速,每天都會有新的研究進入人們的視野。但是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還停留在原來的教學觀念中,生硬的進行高中生物的教學。教師按照大綱的要求死板授課,分數(shù)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法,極大的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使得學生的思維僵硬。教師和學生缺乏一定的溝通,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也不清楚教學中的強勢和弱勢,教學方法遲遲得不到提高。
1.2 學生探索能力差
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作業(yè),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生物的研究和學習。學生從小就是接受的填鴨式教育,思維早已經(jīng)僵硬,絕大部分學生失去了探索學習的能力和興趣。再加上在應試教育中,成績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學生更是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死記硬背上,缺少探究的能力和精神。隨著高科技的盛行,也有很多的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中,將原本就少的時間放在了游戲上,失去了探究學習的興趣。
1.3 學校對生物學不夠重視
高中普遍實行文理分科,生物屬于理科,但是卻是偏文的學科,學校對高中生物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在高考中,生物所占的分數(shù)是最少的,造成了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認為生物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該是最少的。這種對生物的輕視,造成了生物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存在嚴重的弊端,很多學生出現(xiàn)了偏科的現(xiàn)象,在生物上造成了重大的失誤。
2、引導學生進行探索的實踐途徑
2.1 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
教師要認識到新課標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主動進行高中生物研究探索,掌握生物探索的方法,提高探索的能力。教師增強了自身的能力,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進行學習,教師要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多和學生溝通生物知識,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能夠依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興趣。
2.2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思維
學生想要進行探索研究學習,就必須具備良好的探究性思維。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性能力,使用科學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在課堂講解中,對相同的知識和問題,能夠在多種角度進行思考,鼓勵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探討,提高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首先提出一個探索性的課題,然后進行一些引導,讓學生自己進行相關問題的研究學習。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的探究性方法,在關鍵位置進行點播,循循善誘,幫助學生突破思維的障礙。生物是一門開放的學科,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能夠依據(jù)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相關探索,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鞏固。生物教學離不開生物實驗,教師要解除學生的題海戰(zhàn)術(shù),進行一題多變的探索方法,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在完成課堂講解之后,布置的作業(yè)要具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精神,能夠讓學生在很少的時間中,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鞏固練習。
2.3 設置教學懸念鼓勵學生探索
生物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這就需要學生不斷的進行溫故知新。教師在引領學生復習舊知識的時候,要培養(yǎng)學生溫故而知新的能力,對舊知識中存在的問題自覺進行探究。生物是一門建立在實驗之上的學科,教師積極開展實驗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實驗能夠從聽覺、視覺、感覺、觸覺方面提高學生的刺激,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例如在進行觀察洋蔥的表皮細胞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攜帶著顯微鏡和洋蔥進行課堂演示。并且還可以讓學生到顯微鏡前輪流觀察洋蔥的表皮細胞狀態(tài)。學生能夠親身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極大的提高了學習的興趣,探索的欲望很快得到了提升。教師在教學中,要進行懸念的設置,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進行DNA講解的時候,教師首先給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一定都聽說過DNA親子鑒定,那么你們是否知道DNA到底是怎樣進行親子鑒定的嗎?教師進行這樣的講解之后,學生的好奇心就會得到極大的調(diào)動,很自覺地進行到了知識的學習當中。
2.4 開展多種探索教學手段
高中生物由于受到了環(huán)境的限制,很多實驗都不能進行,學生缺少創(chuàng)新探索的精神。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要積極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多媒體技術(shù)和互聯(lián)網(wǎng)在生物教學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多媒體通過多種實驗的演示,能夠提高學生探索的意識,打破了課堂的局限性。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增長探索的方法和策略,增強自己動手的能力,提高了探究精神。課堂討論也是常見的教學手段,學生通過討論能夠擴展生物知識面,了解其他同學的經(jīng)驗,提高自己的探索能力。
3、總結(jié)
高中生物探究式創(chuàng)新教學在生物教學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教師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探索興趣。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要積極發(fā)散思維,勇敢提出質(zhì)疑,通過自己動手實驗,進行探究學習。激發(fā)探索欲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和學生要積極耐心的進行相關的探索學習,掌握探索的能力和方法,確保學生能夠進行探索性學習。
【參考文獻】
[1]趙廣宇.探尋酵母菌在發(fā)面中呼吸的奧秘——高中生物《探索酵母茵細胞呼吸方式》教學實錄與導引[J].教育科學論壇,2012(8):34-35.
[2]陳宇.淺談高中生物課的啟發(fā)式教學模式[J].華章,2014(19):27-28.
[3]鄔恒梅.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生物研究性學習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1(50):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