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如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合作式學習逐漸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推廣。本文闡述了新課程理念下的合作學習的基本概念,并結合農(nóng)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局限性包括英語班級的現(xiàn)狀、學生的問題和教師的局限性不足,分析了開展農(nóng)村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式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合作式學習;初中英語;農(nóng)村
合作式學習是新課堂改革以來建立的課堂教學模式,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逐漸被學生和老師們所采納,然而在很多的農(nóng)村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是一味的借鑒和模仿別人的合作式學習的應用實例,所得到的結果卻鮮有成功。因此如何在農(nóng)村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式教學成為了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問題。
1 合作式學習的基本概念
合作式學習的英文翻譯是Cooperation Learning,源自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隨后發(fā)展成為了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全新教學模式。在我國新課程改革以來,合作式學習的概念被引進到了初中教學課堂中,并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通過對初中課堂英語合作式學習模式的應用的調查表明,合作式學習真正的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不僅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求異創(chuàng)新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和老師們的積極性。
2 農(nóng)村初中英語合作式教學的局限性
一直以來,農(nóng)村的初中英語教學都存在著很大的不足,既包括師資力量的不足,也包括學生學習基礎的不扎實。在新課堂改革以來,農(nóng)村學校的初中英語課堂也開始應用合作式學習教學模式。在農(nóng)村英語課堂教學合作式學習的運用和探索過程中,雖然合作式教學是一種有效地教學模式,但是盲目的借鑒與模仿合作式學習并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根本理念,主要是由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以下三個方面的局限性。
2.1 英語班級現(xiàn)狀
因為英語課堂缺乏教師,很多農(nóng)村學校設置的班級學生人數(shù)相對較多,出現(xiàn)的英語教學模式是集體授課制。學生在課堂中基本上都是語言的被灌輸著,而不是學習者,教師無法照顧到大部分的學生,因此在課堂中會出現(xiàn)一種教師說,學生聽的現(xiàn)象,這是十分不利于學生英語讀、說、寫水平的發(fā)展的。一方面課堂上基本上都是死氣沉沉的,農(nóng)村的英語教學習因為教學用具和師資力量的限制,無法讓學生在課堂時間上有機會進行互動;另一方面在農(nóng)村的整理氣氛下,說英語對于初中生而言是一種十分害羞的事情,學生就更加不會用英語在課余時間和別人交流,只能自顧自的進行自主學習,這種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合作式學習在農(nóng)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開展和實施。
2.2 學生的問題
在合作學習中,關鍵的因素是對學生合作技能和意識的培養(yǎng),合作的技能包括多個方面的能力,如表達、傾聽、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處理人際關系等等方面的能力。有些學生比較喜歡和樂意接受合作學習的方式,但往往苦于與同伴的溝通不能順利進行。因此在討論的過程中花費很多的時間,大家彼此推卸責任,因為不能互相理解和信任對方,導致交流的障礙,不能很好地解決合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負責合作學習的小組長和發(fā)言員沒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也影響了合作學習的進程。同時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加之很多學生故意搗亂課堂,做小動作也影響了合作學習的進行。
2.3 老師的局限性
在農(nóng)村英語課堂教學合作式學習的應用中,教師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行為影響了整個課堂基本環(huán)境和氣氛。由于新課標改革政策的下放,農(nóng)村教師受到國家改革政策的影響,逐漸接受新鮮的教學模式,但是實際上,這些教師對于合作式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深入的了解。
由于農(nóng)村環(huán)境的復雜多樣性,在合作式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教師知識把合作式學習當做一種特征,并沒有充分的實施,有的教師則是認為自己曾經(jīng)的經(jīng)驗和現(xiàn)在的合作式學習教學模式相違背,在應用了一段時間后就不再使用。而有的教師雖然應用了合作式學習教學模式,但卻是盲目的借鑒他人的應用方式,不針對自身的條件進行調整,這樣就導致了合作式教學并未起到其應有的作用。
3 農(nóng)村初中英語合作式學習的改進策略
3.1 提高教師對合作式學習的認識
為了提高農(nóng)村初中英語合作式學習,需要從根本上認識到合作式學習的本質。在當下,不僅是農(nóng)村的初中的英語教師,甚至很多大城市的英語教師都不理解合作式學習的基本原理,都是盲目的借鑒和模仿合作式學習的應用方式,并錯誤地認為合作式學習的原則是優(yōu)等生幫助差等生提高整體班級英語水平。但是在事實上,合作式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僅給差等生提供了便利,而且也提高了優(yōu)等生的學習水平,不僅如此,在生活方面,差等生和優(yōu)等生都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交換資源和信息,這就充分的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作為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提高自我水平,從合作學習的本質入手,將它融入到自身的教學中,而不是盲目的模仿和借鑒。
3.2 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合作學習的本質在于合作,所以在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應當充分的鍛煉自身的合作意識。在大整體方面,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之間的性格進行搭配,讓學生之間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出應有的團隊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對一些實例進行討論,充分地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并讓不同團隊進行競爭,提高獎勵,讓學生有一種集體榮譽感。同時學生在合作式學習過程中能夠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和合作意識,學會使用集體的力量的同時也發(fā)揮出個人的潛力,突破重重險阻,獲得成功。在合作式學習中,英語交流需要互相批評指正語法錯誤和使用不當,同一團隊中的這種互相提高,共同進步的精神能夠在農(nóng)村初中英語合作式學習教學模式中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 劉亞斌.合作學習在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1,(1):100.
[2] 李維平.農(nóng)村初中大班額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J].中學教學參考,2011,(25): 120.
[3] 余優(yōu).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在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嘗試[J].青年與社會,2011,59(1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