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語文課堂語言藝術(shù)是一門大學問,也是提高學生興趣,提升課堂效果的必要途徑。所以,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運用語言的習慣,語言一定要具備形象性和生動性,趣味性也一定要強,還不失規(guī)范,要引導學生、啟發(fā)學生、激勵學生,使其能夠更好地學習本學科。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 語言藝術(shù) 形象生動 趣味幽默 規(guī)范引導
語文是一門工具課,它是學好各門功課的制勝寶典,它又具有人文性,其內(nèi)涵博大精深。高中語文教師如果具有較高的語言功底,課堂上就可以讓學生的詞匯量豐富,知識倍增,從而啟迪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讓學生深深地為祖國的語言所陶醉,可以說,語文課天生重要,教師擁的較好的語言藝術(shù)品是授課必需。
筆者認為,語文課堂首先是教學語言的藝術(shù),教師的語言能力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質(zhì)量。因為語言是講授知識、傳達信息的主要途徑。所以,作為一名一線的高中語文教師,具有一定的語言修養(yǎng)是必備素質(zhì),所以教師除了要具備很高的道德修養(yǎng)外,還要有較高的表達能力,也就是運用語言進行授課的能力。
然而,現(xiàn)實并不樂觀,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水平還是參差不齊的,有一些語文教師還在用一口流利的家鄉(xiāng)話在上課。這就會對學生造成很嚴重的影響,語音把握不精確,沒有辦法傳達課文所表達的情感。還有一些教師一上課就開始長篇大論,照本宣科。這說明教師在語言的運用上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這是一定要改變的狀況。
一、高中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一定要具備形象性特征,吸引學生愛聽。
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一定要具有生動性,從而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帶領(lǐng)孩子走進文本,去真正在品味文本,從而獲得知識和人生的感悟。教師一定要用生動形象化的語言來解釋深刻的道理,深入淺出地講明白。語文教師在講授課文的時候一定要多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夸張和排比等,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完成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用自己生動的語言傳授自己淵博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大幅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語言運用能力。只有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才能高中語文課堂聲情并茂,大放光彩。
二、高中語文教師要讓課堂充滿語言的趣味性,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的語言充滿趣味性是提高學生興趣的最直接途徑。所以教師要提高自己語言的幽默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聽課興趣,擺脫之前填鴨式教學的陰影,變枯燥為有趣,變呆板為生動,讓學生從沒有興致學習到主動學習。學生一般都比較喜歡語言生動、幽默風趣的教師,這樣教學的課堂氛圍是比較活躍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使其溝通順暢,建立一種亦師亦友的關(guān)系,這樣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知識的接受。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有廣博的知識,軼事、笑話信手拈來,對聯(lián)成語出口成章,按著教學的需要做到隨堂把握,以及時地調(diào)節(jié)沉悶的氣氛,達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快其理解講授內(nèi)容,掌握知識的目的。但是,充滿趣味的語言要把握好一個度,它決不能是無聊地侃大山,或者與調(diào)皮學生耍嘴皮子,它要與教師深邃的思想結(jié)合在一起,與當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水乳交融,不能影響課堂的高效率,給學和一以美的享受,得到知識的樂趣。
三、高中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一定要具備規(guī)范性,給學生以良好的語言引導。
教師用語規(guī)范,學生才有可能養(yǎng)成規(guī)范使用語言的好習慣。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使用規(guī)范的普通話來傳遞各類知識,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學生深深地為母語所陶醉。因為漢語運用起來是最具有抑揚頓挫之美的,最優(yōu)美生動及富有表現(xiàn)力,從而使學生通過運用母語來熱愛自己的祖國。但是在真正的語文課堂上,還有一部分教師夾雜著方言的教學,對語音的把握不準確,有一些學生聽起來都理解不了,更不要說透過規(guī)范生動的語言來引導學生欣賞底蘊深厚的中國文化了。這就會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起不到很好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更不要說引導學生學母語,愛母語了。
四、高中語文教師的語言要具有啟發(fā)引導性,讓學生時時跟隨教師的思路在進行。
課堂是讓學生思維產(chǎn)生火花的地方,教師一定要用啟發(fā)性的語言把學生的心靈點亮。而思維的運動是通過驚奇和疑問開始的,所以,教師在課堂要注意設置懸念。筆者在授課過程中總是會先讓學生做好預習,帶著教師預留的任務去看書,如主要內(nèi)容、中心思想、人物特色、寫作妙筆在哪里?只有學生在自助預習的基礎上,教師才可能更好地進行新課講授。語文決不在于填鴨硬灌,而在于不斷引導。筆者在課堂上會對學生進行因勢利導地提問,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講解,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不斷地探求新知識,把握新內(nèi)容,從而提高當堂的教學效率。
五、高中語文教師的語言要具備一定的激勵性,給學生以終生的激勵。
激勵對學生很重要,它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持久的內(nèi)驅(qū)力,從而主動地去學好知識。語文學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人文性,所以它的激勵性是非常強大的,有時一句話會影響孩子一生。教師對學生評價要時候遵循激勵這個原則。高中生的自尊心都特別強,教師要在尊重的基礎上,進行因材施教的激勵。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性格,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不同心理,洞察學生的心靈,掌握得體的激勵技巧。同時,也要把握住一切可以激勵學生的機會,不管是賞識學生還是批評學生,都要注意到語言的激勵性這一特點。對于差一些的學生要以正面鼓勵為主,少批評,多表揚,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任何時候都不能以傷害其心靈,扼殺積極性為目標。高中的課文,在難度、深度和廣度上都有很大地提升,學生學起來會感覺到吃力,如果學生產(chǎn)生不自信時,教師要運用鼓勵性語言對其進行引導,也可以簡約地插入一些名人故事來激發(fā)學生。教師的賞識態(tài)度,激勵性語言會讓學生掃掉心中的陰霾,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學生只有在被肯定、被鼓勵的狀態(tài)下,才會信心百倍地去學習,樹立自信,思維活躍,從而更好地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注意講究語言,運用語言來使課堂變得鮮活、生動,效率更高。要想真正地讓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躍,信心倍增,教師就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使自己的語文趣味幽默又不失規(guī)范,還要具有極強的引導性和激勵性,給學生以美的享受。